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妙书,妙人

更新时间: 2025-07-05 16:30:13

阅读人数: 111

本文主题: 万欲妙体书评万欲妙体书评

       因为诲淫的关系,《金瓶梅》这本书在国内很少有人关注,即便关注,重点也不在市井食货,连带的相关研究资料也很少。     我以前确实是带着反叛的心理去看的《金瓶梅》,你越禁止,我越要去看,买了套删节很多的词话本,还要在网络上把删节部分补全。本人文学素养有限,看这种古白话通常半懂不懂(删节部分除外),后来又买了几本网上能找到的金瓶梅研究来看,慢慢读出些味道。     这本书到处都没有货,最后下了一个pdf扫描版,读了一晚上,长了不少知识,也常常笑得喷饭,实在是本妙书。     一本严肃正经从小说中分析明代风俗的书能写得如此浅白有趣,有点奇怪,十分难得。书里讲到什么东西,知道得多的,就旁征博引,用白话讲古,顺便告诉你些为人处事的道理。知道得不多的,就直说自己也不大明白,或者让读者自己查《辞海》。搞学问的讽刺起人来,语言辛辣,骂人不带脏字,还让人捧腹。     作者偶发惊人之语,让人很好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种东西。可惜谷歌了作者名字,只找到这本书,没有相关介绍。下面引一段原文,以娱同好。    “……人类有一种特性,会因为某一方面的成功而生出全面的精神膨胀。比如,一个台上亮相台下有人捧的服装女模,尽管只是高中的文化水平,还有被人不小心踩了脚要骂街的思想境界,可是,她在展示台上的出色表现,在杂志上的漂亮形象,会使她的精神膨胀,产生无所不能的幻觉……《金瓶梅》里写的尽是见不得人的丑事,没有什么光明人物,但风格雄健,气魄震人。西门庆之流的商人,恶也恶得像个男人。《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品格虽好,性情却像个娘们儿……”     如果文如其人,那么对这位作者,我一时觉得他是看不惯新鲜事物的酸儒,一时又觉出他对人性对生活的热情和赞美,实在是个妙人。

妙书,妙人

奇妙的世界

    收到这本书,觉得确实分惊奇,现在这种掌上型的绘本已经属于濒临动物了,写书评这一本确实觉得有些意犹未尽,真的期待是一套。   有时候不得不从心底佩服这些外国儿童作家,能够绘制出如此有趣,并且能够让小朋友学到什么的好书,,而我们国内的这种确实数之寥寥,孩子们如何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本书里,所有的虚拟人物都是人性的一种,抑或是人心深处的不为人知的感觉,作者将这些罗列出来,就是要向小朋友传达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有这些小习惯并不可怕,我们只要能够纠正就是好孩子。   想起德国的一本优秀的绘本《父与子》,里面的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趣和引起思考的,父亲和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不为人知的小问题,甚至是比较顽固的问题,如何取得有效的沟通,其实就是在轻松和有趣的观赏过程中得到了学习,这就是一种比较直管的教育。   奇先生和妙小姐也许是从中学到了什么,将这些有趣的东西化为一个个有趣的人物,将这些东西如同放大镜下的蚂蚁一般,这是让孩子自己去分辨对错的好办法。

科普之妙存乎一心

自从有了娃之后,每一名家长在刷手机的时候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给娃找书,把许多精力用在了广撒网上,找书单、查豆瓣、搜评论,从故事绘本到科普书籍,从传统文化到学科语数外,从某宝报价到网络团购,还没有经烂熟于心,已经殚精竭虑,苦不堪言了。

目的只有一个,找好书,不好的书、滥竽充数的书通通不要,这个过程很考验家长的眼光,自然也交了不少学费,时间一长自己也捉摸了一些好书的标准,那就是“用心”。

这两个字看起来比较玄乎,但做起来还真不容易。市场上滥竽充数的书很多,科普书想做得好,“权威”两个字当然不让,你说的话得是真的,不能错。所以你得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不一定非得是教授,最起码也得是科研人员吧。

以这套知名系列《小亮老师博物课》为例,作者张辰亮,硕士毕业于是中国农业大学,专业是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背景没得说,又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博物》的副主编,这些都是高品质的工作平台相当强大,本身就带有光环,这套书一面世,你不注意都难。

所以,未见其书,先闻其名,这样的书你得先留意一下,毕竟熟悉作者或者了解内情的人第一时间安利了,这本书不会差到哪里去。其次就是看包装,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最起码的审美感得具备,说不出哪里好,最起码得感觉到好。就像这套系列的科普绘本,我第一感觉就是,和国家地理杂志有点像,确实在视觉设计上下功夫了。

一名好的科普作家,一定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而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感觉到,他是蹲下来,和小朋友平视角讲故事,而不是高高在上,散发出一种俯视的态度。

以《叹为观止的自然现象》中《月亮小时候有故事吗》为例,作者先从自己小时候对月亮的观察切入,然后说自己在澳大利亚观察到什么样的月亮,在夹叙夹议中说出月球的相关知识,又叙述了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如何看待月亮。先是述说文化,然后图文并茂,展现“月球是从哪里来的”等天文知识,最后的一页,是“自然观察笔记”区域,在成功激起孩子好奇心之后,鼓励孩子们亲自观察,这样就验证了书上的内容,让这些知识最终入脑入心。

因此你会发现,作者确实用心了,尽可能地通俗、接地气,寓教于乐,而且知识是多维度的,不仅有天文,还有人文情怀,很立体、很发散,就算家长们涨知识,知识点也足够了,再往深一点,就是偏专业的学习了 。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满意的一点,就是“接近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其中。提到石头的时候,作者鼓励观察和收藏;提到海洋生物的时候,作者希望小朋友关爱和保护。

科普之妙,存乎一心。知识权威、图片精美传神、讲故事的手法、接地气、知识点多、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习惯、三观正....你能想象到的科普书的优点,这套书几乎都具备了,而且还能感受出作者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科普的道路上,他会继续走下去,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知心大哥哥。

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里都有作家偶像,我小时候特别崇拜郑渊洁,因为在书里我不光学到了一些知识,还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这套书除了成为孩子探索自然的启蒙老师,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如何同自然相处。字里行间的体现出的大爱,也许是我喜欢这套书的最重要的原因。

开心的是,家里的小朋友已经把书放在了床头上,每天睡前翻一番,她多了一个小伙伴,老父亲的焦虑也缓解了一分。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