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对伊朗最新制裁,直指哈梅内伊
最后关头叫停军事打击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使出了惯用的经济制裁。
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6月24日报道,当天,特朗普宣布将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直指该国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li Khamenei),表示要加大对其施压的力度,并进一步挤压伊朗经济,以报复德黑兰最近的“挑衅行为”。
但是,不少专家批评说,特朗普的新制裁除了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外,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效用。
24日,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召集记者进行了新制裁的签字仪式。特朗普称制裁是“沉重的打击”,并表示制裁将阻止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他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进入国际金融体系。
特朗普说,制裁是“对伊朗日益挑衅的行动做出的强有力和相称的回应”。他补充称,美国将“继续加大”对伊朗的压力。他表示,无论无人机被击落的事件如何,美国都会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
不过尴尬的是,特朗普在说哈梅内伊及其办公室的资产也将受到制裁这句话时,不知怎么的,把“哈梅内伊”(Khamenei)的名字念成了伊朗前任最高领导人“霍梅尼”(Khomeini)。
另外,美国财政部表示,其还将对8名伊朗军事指挥官实施制裁,其中包括一支部队的负责人。美国称,美国的无人机是被该部队击落的。同时,本周晚些时候,伊朗外长扎里夫也会受到制裁。
6月24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对伊朗实施新制裁/视觉中国
美国去年5月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和强化对伊制裁,今年6月7日,美国再次施压,宣布对波斯湾石油化工工业公司及其39家子公司实施制裁,理由是该公司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所属的建筑公司提供金融支持。
路透社24日援引欧洲官员的消息称,法国、英国和德国在6月22日向伊朗递交了外交方针,并警告称如果伊朗不履行其核承诺后果将不堪设想。
特朗普政府经济箭筒里的箭快用完了
《纽约时报》称,新制裁的目的是阻止一些伊朗高级官员使用国际银行系统、欧洲国家或其他国家设立的任何金融工具。
但是,伊朗官员很可能没有在国际银行中持有大量资产,就算有的话也不会利用这些机构进行交易,因此来自新制裁的额外压力很可能微乎其微。
这一轮制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这表明特朗普政府经济箭筒里的箭快用完了。
现在,美国发现自己正处于一场等待的游戏中,它在观察4月底宣布的最新的石油出口禁令,是否会迫使伊朗领导人屈服于美国的要求,以换取经济上的缓解。
批评人士表示,新制裁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效果,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前奥巴马政府中东问题高级官员罗伯特·马利(Robert Malley)表示:“就算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也不过是象征性政治。在任何层面上,这都是不合逻辑的,会适得其反,甚至毫无用处。”
加州研究机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中东问题专家达利亚·达萨·凯伊(Dalia Dassa Kaye)说,“特朗普政府认为,施加最大压力将使伊朗回到谈判桌上来,但相反,这带来的是伊朗的挑衅行动。如果不就解除对伊制裁达成具体协议,这些行动不太可能结束。光说想谈判是不够的。”
就在宣布对伊朗制裁的同一天,特朗普还发了推特,声称美国“不需要”出现在危险航道周边,使用航道的国家应该“自行保护”石油船只:“那么,我们多年以来为什么要为其他国家保护航道,却分文不取呢?在这段通常都很危险的旅程上,各国应该自行保护本国的船只。我们甚至不需要出现在那个地方,因为美国刚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美国对伊朗的要求很简单——放弃核武器,停止支持恐怖主义!”
对此,伊朗外长扎里夫24日在其官方推特上回应称,特朗普认为是美国军队在波斯湾没有业务,撤军完全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是百分之百正确的。但他又说,“现在很清楚的是,‘B小队’并不关心美国的利益,
路透社表示,扎里夫提到的这个“B小队”,指的是特朗普身边的鹰派,也就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等对伊朗态度极其强硬的人物,扎里夫此前一直指责他们在将美国拖向战争的深渊。
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的顾问埃塞梅丁·阿什纳(Hesameddin Ashena)在推特上说,美国声称希望在不附加先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谈判,但同时却增加制裁和压力,这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如果美国想要的不仅仅是2015年的核协议,“它必须提供给我们的东西,就不应该只是国际担保协议。”
24日下午,伊朗驻联合国大使拉万奇(Majid Takht Ravanchi)告诉记者,他被禁止参加由美国召集的安理会闭门会议。他还表示,伊朗和美国现在不可能进行对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美为何不打伊朗?张召忠
原标题:特朗普:军事行动暂停不代表取消,伊朗还是要打的
6月20日,就在人们以为美伊就要这么僵持下去的时候,
6月21日,就在人们以为美国要对伊朗动手的时候,,在战机升空、战舰准备就位之后,突然撤销了该命令。
6月22日,就在人们以为这事就这么算了的时候,,据说伊朗的导弹部队计算机系统遭到了美军的病毒袭击。
6月23日,就在人们以为特朗普会继续“”的时候,特朗普不负众望,又开始对伊朗“隔空喊话”:
特朗普在当地时间6月22日(北京时间6月23日)在华盛顿告诉记者,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一直都摆在桌面上”,但他也表明希望尽快与伊朗达成一项能够促进伊朗经济发展的协议。“我们会将这份协议命名为‘让伊朗再度伟大’。”
随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又警告德黑兰,不要把美国最后一分钟取消对伊朗实施报复性打击,错误解读为“软弱”。他说,“我们的军队已经重建一新,随时准备上战场”。
但就在今天,特朗普突然“甩锅”博尔顿,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采访的时候,特朗普称博尔顿为“鹰派”,并且补充道:“如果是博尔顿做主,他会跟全世界对着干。”
特朗普先是对伊朗“咬牙”切齿,一边喊着“伊朗犯了个大错误”,一边给媒体放狠话“你们很快就知道结果了!”结果是什么?特朗普的态度又来了个180°的大转变,称伊朗可能“失误”击落美军,这种替敌国“发言”的操作让美国媒体为之哗然。
或许是考虑到如此“软弱”的发言有损美国的霸(liú)权(máng)形象,于是今天美国政府往上提了提裤腰带,插着腰继续对伊朗放起了狠话;然而特朗普似乎是感觉一味的制造紧张气氛并不妥,于是甩锅给以博尔顿为代表的白宫鹰派代表人物……
这样反复无常的操作,虽说很符合特朗普难以捉摸的性格,但是仍旧让人难以猜透美国对伊朗到底是什么态度?
纵观以往美军在中东地区横行霸道的历史,这可能是第一次美国总统对一个反美的政权态度如此游移不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特朗普下不了打伊朗的决心呢?
其一,无人机到底有没有“越界”,美国心虚了。
在伊朗外长扎里夫先后在社交网站上发布手绘美国无人机航行轨迹、击落地点坐标和在伊朗领海内发现的无人机残骸的时候,美国海军除了死不承认外什么话都不说,如果不是心虚的话,你为什么不敢拿出来自家的无人机航行记录啊?哪怕是造假的记录。
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叙利亚,美国现在还不敢以“莫须有”(洗衣粉)的罪名直接对伊朗发动打击。
其二,伊朗反导系统到底有多厉害,美国不知道。
在得知伊朗把美国无人机打下来的时候,局座是震惊的;在得知在RQ-4A无人机旁边还有一架P-8A反潜机的时候,局座是震惊的;在得知伊朗知道反潜机上有35个人并且还通知这架反潜机改变航向的时候,局座依旧是震惊的!
伊朗的反导系统到底是什么水平?美国派去的轰炸机和战舰会不会遭到打击?B-52、F-35等“国之重器”的雷达数据万一在战场上被泄露出去,传到俄罗斯那边怎么办?特朗普不得不有所顾虑。
其三,一旦开打,就是一场局部战争。
这一点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剩下的说什么理由都是苍白无力的。诚如局座所言“美国从世界老大到世界老二,就差一场贸易战+一场局部战争了。”“特朗普如果对伊朗发动战争,那就坐实了‘川建国’这个名称。”
从美伊矛盾升级开始,局座就一直坚持一个观点:美国绝对不会对伊朗动武,更不会挑起一场局部战争。
关于未来美伊关系将何去何从,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美国与朝鲜的关系。
朝鲜媒体6月23日报道,继特朗普收到金正恩的亲笔信之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又收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亲笔信。金正恩表示,信中包含良好内容,他将慎重考虑信中有趣的内容。
从一开始的“火箭男”和“疯老头”,到后来的“金委员长”和“特朗普总统”,朝美关系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无论多少次试射和演习,最终两国领导人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
而朝鲜和伊朗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特朗普哪一个提前到来”,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和伊朗打不起来。(Flag已立)
以色列时报:我们等得不耐烦了,伊朗到底打不打啊
由恐慌、焦虑,到如今的不耐烦,以色列时报称:当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后,以色列人的心态反而变得更好了。他们在看着伊朗,然后朝着人在“微笑”,似乎在期待伊朗军队的行动。
不久前,以色列击杀了去伊朗参加“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客人——哈马斯领导人。伊朗多位领导人都声称这是不可饶恕的恐怖行径,是对伊朗国家主权的又一次的侵犯,必须要进行报复。
《观点报》、美国《华尔街日报》、《政客》杂志在内的多家媒体都给出了同样的看法,即:伊朗将会在短期内报复以色列,甚至给出了“就在本周内”的判断。
以色列军方在实施暗杀行动之前,早已做好了预案。首先是要求他的美、欧盟友呼吁、警告伊朗不要报复,若伊朗固执己见非要打击以色列,西方国家就会声称是“伊朗在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
对此,伊朗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拒绝信号。伊朗外长批评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声明中“仅要求伊朗不要报复,却只字不提以色列行驶的恐怖行动”,声称欧洲国家的要求是毫无道理的,不符合国际法。
当要求伊朗不要报复的呼吁被拒绝后,以色列军方做好了应对伊朗打击的各种准备。但伊朗究竟会采用何种规模的报复行动呢?多家以色列媒体认为是“低烈度”的,他们相信伊朗会顾忌美国。
以色列消息报自信地表示: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伊朗的回击行动将是有限的,他们很软弱,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战争——不希望爆发一场与美国纠缠在一起的地区战争。若仅仅是代理人战争,以色列毫不畏惧。
但这种“保证”还是不能完全让人放心!在国际媒体一次又一次声称“袭击可能在今晚发生,也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后,以色列公众对媒体关于伊朗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的报道感到恐惧和疲惫。
英国《金融时报》被以色列人点名是“最会制造焦虑的媒体”。在周一的时候,英国《金融时报》的头条新闻就是爆料“伊朗的袭击很可能就会发生在今晚”,但在文章中又信心不足地说“也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这种伎俩被别的媒体学去了,几乎天天都在预测伊朗的打击行动要来了!更加重要的是,高级官员、政客的警告和媒体头条继续加剧恐慌,不断为敌人何时发动袭击提供新的预测。
这些预言,也可以说是谎言都在第二天被揭穿。但这并没有阻止媒体评论员为即将到来的袭击设定新的日期,当预测出错后,他们又接着给出新的设定——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焦虑。
以色列人受够了,等待死亡比死亡本身要难受得多!一名以色列人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这可能是伊朗发动的一场心理战,目的是让以色列的军事安全和后勤能力处于紧张状态,并动摇以色列居民的信心。
他们已经识破了这种“诡计”,以色列人已经由之前的恐慌、焦虑,转变为如今的不耐烦。“我们在等待敌人(伊朗)攻击我们”,而且已经变得不耐烦了,都在看着伊朗,甚至露出了微笑。
以色列时报还称:伊朗的心理战是徒劳的,以色列公民应该担心的不是我们可能受到的打击,而是政府和军队有没有勇气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潜台词是“伊朗若不打我,我可能要再一次打你了”。
给予以色列人信心,嘲讽伊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特朗普的谈话。这位前总统,很有可能担任下一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说:我将给予以色列赢得胜利所需的支持,我确实希望他们能迅速获胜。
特朗普还批评“拜登和哈里斯数月来在加沙地区呼吁停火的政策”,暗示他若上台,将会给犹太人更多的援助。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豪横,本质就是背后站着美国。特朗普的表态,让他们更加有恃无恐。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相关资讯
特朗普为何迫切想与伊朗达成协议
新华社开罗6月5日电(记者吴宝澍)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除俄乌冲突外,他还与普京讨论了伊朗核问题。特朗普说,普京表示他将参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