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原创历史上李靖是唐朝人,可哪吒却在商朝随武王伐纣

更新时间: 2025-09-15 19:10:15

阅读人数: 178

本文主题: 封神之商朝当总兵

近日,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被誉为国漫之光。在电影中有大量的人物被改编,广受好评,除了该电影的主人公哪吒改动大以外,还有哪吒的父亲也从原著中与哪吒关系剑拔弩张乃至最后决裂变成了一位慈爱的父亲。

哪吒与他的父亲李靖都是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小说中将他们故事的开始设定为商朝,哪吒在商朝就追随姜子牙助武王伐纣了,可历史上的李靖却是在唐朝,这是怎么回事?

都知道在中国神话中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但不是每一个叫李靖的人的儿子都叫哪吒的,唐朝有个叫李靖的人,重名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是很正常的。

如果非要讨论《封神演义》中的李靖与唐朝李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要从两个角度来探讨。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唐朝的李靖(准确说是隋末唐初)是一位名将,饱读兵书,一生征战沙场,用兵如神,据说毫无败绩。在政治上也有良好的表现,在百姓中口碑极好。李靖还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入住凌烟阁,是二十四功臣中的第八位功臣,可以说是名气极大了。

但是唐朝的李靖名气虽说大,可是在商朝的李靖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倒不是因为人家是商朝人,在他之前出生,相反,商朝的李靖出现在人们视线中远比唐朝李靖晚。但是现在的人一提起李靖,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陈塘关总兵李靖,除非没看过《封神演义》。

而商朝的陈塘关总兵李靖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他只是《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塑造的一个小说人物而已。

所以说唐朝的李靖与商朝的陈塘关总兵李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毫无关系,生物学上就更没有联系了。这就像你问我唐朝的李白与撒贝宁的老婆李白之间有什么联系一样。能有什么联系?都是人,还同名算吗?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唐朝的名将李靖是商朝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原型

唐朝的名将李靖英勇无比,帮助唐朝打退敌军,战无不胜,是百姓心中的战神。在民间又有传说他死后灵魂保护百姓,驱逐妖魔鬼怪,老百姓将他当作神仙。

而托塔天王这个中国佛教中神又源自印度佛教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是制服魔众,守护人民财物的代表。在佛教传进中国以后,李靖就成了他在中国的代言人了。而形象也成了: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还会使用宝剑的中国风形象。在佛教中本就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在中国就自然成了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了。

宋代的佛教应该是第一次将李靖与毗沙门天王联系在一起的朝代,或许是因为李靖在民间有极大的影响力,有利于宋代宣传佛教的关系。而后来在《西游记》中李靖和哪吒二人又有客串,等许仲琳写《封神演义》的时候就顺理成章接着用李靖这个名号了。李靖就成了那个著名的陈塘关总兵李靖了。

所以说,从文学的角度看,或许二人是有以某人为原型的关系的。

再说,哪吒在商朝跟随姜子牙助武王伐纣到时候,李靖也不是没有出现啊,不然,削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故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重要的是《西游记》、《封神演义》都是小说,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并不是一切人物都与历史中同名人物有关。

原创历史上李靖是唐朝人,可哪吒却在商朝随武王伐纣

“西游记”中的李靖出现在唐朝,而“封神榜”中讲述的李靖则是商朝末期陈塘关的总兵,这两个故事发生的时代明显不同。这种矛盾反映了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差异,即使两者都提及李靖,却构建了不同的神话体系。

古代神话中,我们常听到哪吒被称为“三太子”,这一称谓似乎与皇帝家族中的儿子的地位有些不符。一方面,李靖并非皇帝,另一方面,“太子”通常是由皇帝册封的儿子所使用的称呼,而不是一般的儿子。这一矛盾的称谓源自于古代历史中的称呼体系,特别是在魏晋之前的时期,诸侯王公的儿子也可能被称为太子或者世子。因此,哪吒作为李靖的儿子,在这个称谓上的使用并不违反历史潜规则。 关于李靖的身份,他虽然是道家神仙,但其人物原型却来自于佛教中的北方多闻天王,又称毗沙门天王。李靖在神话中的形象实际上是唐初名将李靖与毗沙门天王的结合体。然而,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西游记”中的李靖出现在唐朝,而“封神榜”中讲述的李靖则是商朝末期陈塘关的总兵,这两个故事发生的时代明显不同。这种矛盾反映了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差异,即使两者都提及李靖,却构建了不同的神话体系。 在考察“太子”这一称谓时,我们需要理解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含义。在皇权神授的传统观念下,皇帝的儿子被称为太子,是合乎礼教的。然而,在“西游记”中,天王已经是天上的神仙,比地上的皇帝更为尊贵。这就使得对于哪吒被称为“三太子”的情形更加合理。即便在世俗观念中,太子通常只有一个,但在这个神话设定中,天王的儿子都可能被称为太子,也能够得到社会的接受。 尽管在“封神榜”中,哪吒最初被称为“三公子”而非“三太子”,这或许是对历史称谓的一种妥协,但在“西游记”中,对“三太子”的称呼更为普遍。这一差异可能是因为两部作品创作时间的先后,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封神榜的作者刚好出生,因此,“西游记”成书的时间要早于“封神榜”。封神榜中的李靖可能借鉴了西游记中李靖的形象,因为在唐朝末期,唐朝的李靖已经被民间神话化。因此,两部作品中的李靖虽然名字相同,却可能是不同的神话体系中的人物。 总的来说,无论是“西游记”中的李靖还是“封神榜”中的李靖,都与唐朝的李靖有一定的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部小说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它们构建了不同的神话体系,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这些神话中,“太子”、“三太子”等称谓的使用并不违背历史潜规则,反而是为了适应各自的故事情境和文学需要。这些称呼在神话中成为角色的标志,也凸显了作者在创作中的智慧和灵活运用。

原创封神演义里,这四位无疑是实力最强的商朝总兵,他们是谁呢?

封神演义里,这四位无疑是纣王麾下实力最强的总兵,堪称四大总兵,他们是谁呢?

孔宣是纣王麾下的三山关总兵,法力高强。不过孔宣不是人,是孔雀修炼成形的妖精。孔宣后来被派去征讨西岐,在金鸡岭和姜子牙大战。孔宣依靠他独门绝技“五色神光”,接连生擒了哪吒、雷震子等多人。杨戬、燃灯道人、陆压三个绝顶高手,也不是孔宣对手。最后还是西方教准提道人出马,才降服了孔宣。论实力,孔宣无疑是纣王麾下最厉害的总兵,也就是第一最强总兵!

张奎是纣王麾下的渑池总兵,武艺高强,会地行术,有一头神奇坐骑。他的夫人高兰英不仅美丽善战,还有法宝太阳神针。他们夫妻同心,共杀了十位周营大将。周武王的两个弟弟、黄飞虎和崇黑虎等五岳、黄飞彪、土行孙,这九位大将都死在张奎手上。

如果说孔宣是生擒最多周将的总兵,张奎则是斩杀周营名将最多的总兵。黄飞虎、崇黑虎、土行孙等实力不凡,都被张奎杀死。张奎最后在杨戬、韦护和杨任三大高手合力下,才被杀死。张奎死后,被封为七杀星。如果单论实力,张奎无疑是纣王麾下第二总兵,仅次于孔宣。

魔礼青是纣王麾下佳梦关的总兵,有三个兄弟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合称魔家四将。后来,魔礼青被封为伐周元帅,是第二路征讨西歧的大军主帅。魔家四将各有一个威力极大的法宝,魔礼青有一把青云剑,只要青云剑一晃,就会黑风卷起,万刃戈矛齐至。另外魔礼红有混元伞,魔礼海有四弦琵琶,魔礼寿有花狐貂都很厉害。

魔家四将依靠四大法宝,多次大败姜子牙的周军。姜子牙不敢迎战,只能坚守不出。后来道德真君派弟子黄天化下山,在杨戬的配合下,黄天化才把魔家四将逐一杀死!魔家四将死后,被封为四大天王。论实力,由于魔礼青要依靠兄弟帮忙,所以排名第三总兵。

张桂芳是纣王麾下青龙关的总兵,武艺高强,法术奇特。他奉命被封为征西元帅,率领军征讨西歧。张桂芳有一绝技,就是唤名落马的法术。他只要喊出敌方的名字,对方必定落马。张桂芳以此大展神威,连擒数人。后来遇到没有魂魄的哪吒,被哪吒打得大败。最终张桂芳在周军众人的围殴下,自尽而亡。张桂芳的法术有一个缺点,就是必须知道对方的名字,否则就没有作用。张桂芳死后,被封为丧门神。张桂芳在纣王的总兵里,按实力,可以排名第四!

标签: 观点评论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