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时代”作品展播第十四期:童心筑梦
6月24日起,发现新时代: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获奖作品展播正式启动,让那些厚重的历史文化、震撼心灵的人间温暖、广袤大地的无限风景在镜头下、荧幕中绽放出中国故事的魅力。发现新时代: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获奖作品展播第十四期:童心筑梦你是否怀念小时候,无数个听着童话故事甜甜睡去的夜晚?然而,并非每个小天使,都这般幸运。在世界的很多角落里,有些孩子的生活只有贫困匮乏、孤单留守、冷漠忽视,他们甚至因为缺医少药而不能延续生命,在花一样的年纪里无法拥有充满阳光的童年。本期作品展播——童心筑梦——去了解那些为生活在黑暗里的孩子带去温暖的公益项目,感受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用爱为孩子们撑起的美好世界。三等奖作品《脑瘫孤儿的春天 》 点击图片观看作品作品简介:本片通过记录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医院里的脑瘫孤儿的日常生活与康复状态,反映脑瘫孤儿成长情况,展现出脑瘫孤儿的未来与希望这一主题。三等奖作品《溪流成海育青苔》 点击图片观看作品作品简介:一个人,一支团队,5年,50万公里,565个村庄,4800户贫困家庭,1800个孩子。本片讲述了一个以孙建涛为首的爱心志愿者团队帮助贫困儿童的故事,打造一座有爱的小城。412099632020-07-07 10:00:00:0组委会“发现新时代”作品展播第十四期:童心筑梦作品,故事,脑瘫,贫困,生活7531005485作品展播作品展播http://zggsds.china.com.cn/pic/2020-07/07/b3fe5b32-9cd5-4ee4-be7e-afcc4d24085c.jpghttp://zggsds.china.com.cn/pic/2020-07/07/b3fe5b32-9cd5-4ee4-be7e-afcc4d24085c.jpghttp://zggsds.china.com.cn/pic/2020-07/07/b3fe5b32-9cd5-4ee4-be7e-afcc4d24085c.jpghttp://zggsds.china.com.cn/pic/2020-07/07/b3fe5b32-9cd5-4ee4-be7e-afcc4d24085c.jpghttp://zggsds.china.com.cn/2020-07/07/content_41209963.shtmlnull中国网感受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用爱为孩子们撑起的美好世界。1/enpproperty-->

武汉:革命题材现实题材作品成戏剧节主流--湖北文明网
从、李大钊、向警予等革命先辈到黄旭华、张桂梅、王继才等“时代楷模”,都成了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舞台上的主角。正值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以及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反映脱贫攻坚和抗疫精神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主流,近半剧目将真实历史、真实人物搬上舞台。话剧《深海》中的黄旭华(中)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这些历史人物 “讲述”中国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10月26日,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闭幕式剧目、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香山之夜》在线上与观众提前见面。在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夜的重大时刻,与的“超时空内心对话”,让70多年后的人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领导的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明天的历史必然。而在本届戏剧节的开幕演出中,武汉京剧院京剧《母亲》则将葛健豪、向警予、蔡和森这个“革命之家”的故事搬上舞台。武汉楚剧院楚剧《向警予》同样聚焦这位中国共产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妇女运动先驱。京剧中的一家两代矢志不移,楚剧中的忠诚与信仰,从不同维度向观众阐述着中国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备受年轻观众敬爱的“守常先生”则在唐山演艺集团出品的现代评剧《相期吾少年》中“亮相”。与影视作品不同,戏剧从赵纫兰的视角看待李大钊的人生抉择,谱写出“一句话儿不须讲”却“知心一生永未央”的青春诗篇。同样代代相传的江姐故事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创作的川剧《烈火中永生》中重登舞台。此次,江姐依然是红衣、蓝裙、白围巾的经典形象,却在刚烈中平添了几分“川妹子”的温柔,让人们重新感悟永不褪色的“红岩精神”。此外,湖北省京剧院京剧《连心带》改编于发生在湘鄂赣边区的一段真实故事。看完以自己为主角的话剧 黄旭华忍不住哭了10月20日晚,当广东省话剧院话剧《深海》大幕落下,人们惊喜地发现,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正与全场观众一起鼓掌,而他正是剧中演绎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潜”在观众席里看完全剧,黄旭华在人们的簇拥和敬意中低调离开。事后,在与《深海》剧组的见面中,他才说出“我忍不住哭了”。他告诉演员们:“退休的时候,经常听到我的同志们说,将来在子孙面前说起我们过去的故事,一定会告诉他们,我们这一生没有虚度,最后能够如愿,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本届戏剧节舞台上,一批新时代的楷模、建设者都成了聚光灯下的主角。在云南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桂梅老师》中,这位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最新版)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在舞台上独白:“这么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撑我没有倒下?是信仰。”一番话令观众潸然泪下。壮剧《黄文秀》回溯“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天津京剧院京剧《楝树花》演绎了“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驻守黄海前哨开山岛32年的故事。话剧《金色的胡杨》深情怀念了已故“全国最美村官”、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科克墩村原支部书记刘国忠。在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话剧《逆行》中,男主角刘宇先的创作灵感则来源于刘智明、张定宇、张继先等3位抗疫代表人物。此外,京剧《锦绣女儿》的女主角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石丽平为原型,山东梆子《承诺》则将聊城市茌平区财政局扶贫工作组的真实事迹浓缩到一个角色中。(长江日报 记者万旭明)
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人民时评) - 《 人民日报 》当天追 - 电台节目 - 网易云音乐
资讯 《 人民日报 》当天追 第22期 2022-05-17 创建 播放:35次介绍: 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人民时评)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走红说明,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开拓了大众化、生活化的荧屏世界,展现出影视剧制...介绍: 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人民时评)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走红说明,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开拓了大众化、生活化的荧屏世界,展现出影视剧制作的新风貌。《人世间》《山海情》《大江大河》《小舍得》《父母爱情》等电视剧,通过普通人、家常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代洪流,剧中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物,让故事更接地气。 最是真实动人心。金滩村,马得福在西北的风沙中建设家园,带领村民种蘑菇脱贫致富;松山岛,江德福一家在东部的海风中守护着祖国的海疆;“光字片”,周秉昆一家在东北的严寒中维系着平凡家庭的温暖,与时代一起前行……现实题材电视剧呈现着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喜怒哀乐、真实的命运变迁,以鲜活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时代阔步前行的足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走红说明,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 人民是文艺之母。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经久不衰的关键。现实题材电视剧从社会热点、民生关切中获取创作灵感,将人们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生育、养老等话题作为创作主题,并从微观个体的视角进行电视艺术演绎,因而能够让观众有置身剧中的代入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情感共鸣。这说明,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人世间》作为一部以当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时代剧,以周秉昆一家几十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普通人物的命运变迁展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山海情》以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西海固为背景,讲述了人们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人人安居乐业的“金沙滩”的故事,从中可以感受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脉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不仅让宏大叙事通过具体细节变得可知可感,也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出时代进步的奥秘,即每个人的拼搏奋斗,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合力。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流行,说明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在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在人民的奋斗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就能创作出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向世界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展开
相关资讯
拒绝伪现实题材 积极呼应新时代-旗书网
电视剧里充斥了“伪现实题材”,节目盲目跟风,能以现实主义手法呼应时代的作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看都不足。记者昨天在全国两会现场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