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都是一家人》,讲述新时代民族团结新故事(都是一家人)剧评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都是一家人》即将迎来大结局,该剧由景宜担任编剧,王文杰执导,林永健领衔主演,郭达、梅丽古力·艾买提、周惠林、韩与诺、尼加提·吐尔逊主演,侯勇、杨童舒等友情出演。作为中国电视剧史上首部描写城市多民族生活的作品,《都是一家人》将民族生活搬离本土,把不同民族文化放在共同的环境中交流交融,以鲜艳多彩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故事讲述了一群中国奋斗者的传奇经历,在交相辉映中呈现出人的精神升华和民族进步,在城市题材电视剧中独树一帜,展示了当代民族生活的新特点、新内容。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同时,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甚至语言文字,都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在鼓励各民族发展的同时,促进民族间的融洽与协作,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都是一家人》中,军转干部越永强和挂职干部沙尔亮,所工作的单位——云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便是专门服务于民族事务的官方机构。民族事务不好管,比如《都是一家人》的开篇,库尔班和马永福之间的债务纠纷和私人恩怨,就几经协调沟通,才得以陆续解决。身为“民宗局”的工作人员,越永强与沙尔亮也时时深陷巨大的难题,不得已的时候,还要找朋友倾诉,寻求良方,减除压力。同样,作为一部与民族事务相关的电视剧,《都是一家人》在创作与拍摄上,所付诸的心血与努力,也比大部分常规的影视剧作品要多得多。所以,《都是一家人》能够创作完成,能够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播出,并从开播至今,收获来自观众的好评无数,真得是相当的不易,这确实是一部现代题材的力作。随着《都是一家人》剧情的深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作为“新新”工作人员的越永强,虽然初期的工作方式有些粗放,但能够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阅历,也提升着自己的工作水平。且看他为库尔班买电烤箱,帮助库尔班拆除污染严重的旧馕坑,就能发现,这个越永强,已经不是刚刚踏入民宗局的“新手”,无论是从沙尔亮身上汲取经验,还是自己勤动脑、多动手,他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在最新的剧情中越永强又迎来新的工作考验,受高斌影响,阿佤山茶园扶贫项目遇阻,越永强也深陷受贿争议,但无论前路如何坎坷《都是一家人》的民族感情都只会变得更加紧密。民族大团结,绝对不是嘴上说说,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付诸真心、达成谅解、接纳诚意,进而达到偕同发展。《都是一家人》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看剧中的主人公们,如何一步步的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何一步步的让云海市成为了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大花园,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和学习的地方。当然,民族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与奉献,才能收获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与繁荣富强。当库尔班的儿子玉山,在学校之外对着升起的国旗敬礼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深受感动,这样的好少年,值得有更好的未来,这也正是在展开的剧情中,越永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正如总书记所说:“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电视剧《都是一家人》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思想精髓,用一个通俗易懂又趣味性十足的故事,让公众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也更真实的了解,特别是对当下的年轻人而言,《都是一家人》更似一节生动有趣的民族大课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大团结,不仅仅是喊下口号,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需求和习惯,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陇剧《大河东流》讲述了抗战期间,刘记筏客栈女掌柜朱槐花、王记筏客栈掌柜王宝山以民族大义为重,摒弃个人恩怨,组织筏客们克服重重困难,将大批军用物资安全运送到前线,为抗战立下汗马功劳的传奇故事。通过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来透视民族大义,传递了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革命活动为背景,传承和宣扬了红色文化和革命信仰。同时,通过演绎黄河儿女的生活和抗争,以历史眼光关照现实,对甘肃精神进行了时代表达,反映了甘肃人民在抗战时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
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 - 山西省人民政府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民族复兴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大历史观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才能从容走向未来。以大时代观之,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奋斗征程。贯通历史、现在、未来,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史节点,我们要更好读懂今天的中国、开创明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我们力量十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照亮逐梦征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里的千古吟唱,在新时代变成现实。带领人民经过接续奋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千年梦想。“千里共婵娟”的望月怀想,“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终成“嫦娥”揽月的科技硕果。今年6月,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修建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今天,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超越先辈设想。新时代的中国,每一天都在书写奇迹、创造历史。拥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中国人民,一棒接着一棒跑,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新时代洪流。正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上,我们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我们底气十足。从京津冀协同到长三角一体化,从长江经济带到黄河流域……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9场有关区域发展的座谈会,推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C919国产大飞机加快商用、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全球占比超七成,重型燃气轮机、汽车智能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继突破……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活力激越澎湃。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端牢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掌握发展主动权。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改革正是全社会活力涌流的奥秘所在。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我们信心十足。建设体育强国,推动全民健身,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建设健康中国,推进全民健康,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6岁……综合国力与民生福祉相生相长,新时代中国力量充分彰显,亿万人民更加自信。脱贫攻坚精神照亮山乡巨变,探月精神熔铸于勇攀科技高峰,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展现忠诚、执着、朴实的精神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新时代中国精神奋发昂扬,亿万人民更加自立。从北京冬奥会发出“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到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海外……传承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新时代中国形象可信可爱可敬,亿万人民更加自强。立自力更生的志气、硬自强不息的骨气、长独立自主的底气,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我们定力十足。22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西部陆海新通道通江达海……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对外的“磁吸力”日益增强。从肯尼亚蒙内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先后通车运营,到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吸引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非携手共逐现代化之梦,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标注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南方时刻”。把中国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践充分表明,“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引领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明天的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二十大对“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围绕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我们要用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我们通过奋斗,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在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期待广大青年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历史在砥砺中前行,时代在奋斗中书写。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