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美国记者:中国变化像科幻小说 人们更漂亮(图)-搜狐新闻

更新时间: 2025-05-15 13:58:41

阅读人数: 629

本文主题: 中国科幻小说网

前普利策新闻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美国《纽约时报》总编辑托平日前在纽约接受中新社专访。图为他在纽约郊外的家中陈列着周恩来总理的照片。中新社发李静 摄“新旧中国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部科幻小说。”八十七岁的西默.托平回忆起六十年来历次访问中国的情形,如是总结。托平是第一位报道南京解放的外国记者,是一九四九年后采访周恩来的首批美国记者,也是中国六十年变化的见证人。“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对中国感兴趣,”托平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这种兴趣一直保持至今。过去六十年里,我都记不清去过多少次中国。”托平说他对中国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在他位于纽约郊区的住所里,随处可见中国题材的照片。两幅周恩来的头像与他岳父、前加拿大驻华领事切斯特·朗宁的像片陈列在门厅的书柜上。门厅另一侧的墙上则悬挂着托平一家的唐装全家福。托平曾任普利策新闻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美国《纽约时报》总编辑。一九五九年加入《纽约时报》之前,他在美联社担任驻外记者长达十三年。他曾在英国、德国、俄罗斯、黎巴嫩、沙特、澳大利亚、古巴等二十多个国家发回新闻报道。而在托平看来,报道南京解放,是他五十六年职业生涯中最引以为傲的经历。托平在纽约上高中的时候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从那以后便立下志向要去中国当记者。出于对斯诺的崇拜以及对中国的向往,高中毕业后,托平选择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理由很简单,那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去过中国,而斯诺也曾在那里就读。”  一九四六年,二十四岁的托平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成为了一名常驻中国的记者。“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0年,我在中国见到是战争、废墟、难民、光秃秃的土地;一九七一年回去的时候,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二00三年以后我见到的中国,那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即使是南京,那座曾经极为熟悉的城市,也让托平和他夫人奥黛丽感到吃惊。“二00三年重回南京,我们已找不到六十年前的痕迹:小小的夫子庙被建成一个大公园,扬子江上搭着大桥,街上到处是绿树……我们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以前住过的地方,西康路二十一号,那里已经变成银行的办公楼。”奥黛丽则更多注意到了中国民众的变化。“外貌上,中国人更高,更漂亮了。六十年前,我在南京未曾遇见比我高的女孩,现在却比比皆是。中国人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总是表现乐观,他们的行为举止中常常带着一种骄傲,对国家的骄傲。”托平理解这种骄傲。他说,“六十年里,中国人已经实现了等一辈人的梦想,即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之一。”托平不认为短期内中国能够赶超美国,但不否认在更远的未来存在这种可能性。“我对中国的未来很有信心,我相信中国能够最终解决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农村人口迁移、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加大、水资源短缺等。”托平相信,中美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两个国家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奥巴马已经表示希望与中国发展全面合作关系,我认为他是认真的。”他还相信,更多美国人会像自己一样对中国着迷。“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学习中文;每年数百万美国人去中国旅游和访问;尤其在看到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普通美国人都会对中国人充满钦佩。”(记者李静) (来源:中新社)

美国记者:中国变化像科幻小说 人们更漂亮(图)-搜狐新闻

科幻微小说丨被赶出地球的人-中国科普网

AI制图。科幻微小说2500年的地球,已经被折腾得千疮百孔:大片大片的蓝色大海沦为污黑死寂的废水池,海里的最后一批生物死于非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大部分消失,寒带森林因气温升高而干枯,热带树木因为气温下降而冻死;沙漠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绿色土地;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大气也变得浑浊不清,炽热而又变味儿的气体烧灼着人类的皮肤,稀薄的氧气使所有残存的动物气喘吁吁。人类也在大量死亡,但又束手无策。原因是,主宰世界经济的权力已集中在“三大巨头”之手——一个家族囊括了全球所有工业,一个家族掌握了世界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一个家族控制了世界人造能源(地下能源早已开采利用殆尽)全部股权。尽管都知道工业废水是江海污染的主要源头,汽车尾气是空气变质的凶手,能源利用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人们(包括政府)也拿他们无可奈何。虽然要求“三大巨头”停止生产、减少污染的强烈呼声不绝于耳,也根本无济于事,强制停产更不可行,因为他们是所有国家的主要纳税人,并掌握着世界经济的主导权,所以只能听之任之。在人类面临灭绝的生死关头,“三大巨头”却无动于衷:“产业是祖辈打下来的,能败在我们手里吗?”“笑话,停产,我们靠什么赚钱?”“灭绝?恐龙不是已灭过一回吗?要死大家一起死好啦!”面对“三大巨头”的唯利是图,人类只能望天兴叹……一天,世界首席科学家欧阳超前先生发表一项报告,在距离地球若干光年的河外星系,发现了一颗适宜地球人类生存的星球。为了保存地球上的文明成果,他建议火速移民。不过,欧阳超前也坦言,由于路途太遥远,即使乘坐最快的光速飞船,也需要数十年。因此,这无疑是一次单向旅行。而飞船也必须具备供人类正常生活的条件,它不仅要空间大,还要功能齐全。为了提高运载效率,需要建造可容纳数千人的巨大飞船。好在科学已经解决了所有技术问题,但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这份科学报告给人类带来了一线光明,也让“三大巨头”跃跃欲试。为了成为第一批移民,“三大巨头”倾囊相助,世界所有重量级科学家全部投入光速飞船的设计研究中。他们首先建造了1万台巨型发射塔,按100×100的规格分布在方圆10公里的地面;然后在每台发射塔上安装一支最先进的巨型火箭。接着,在火箭上方组装特大型宇宙飞船,在这艘10平方公里面积的飞船里,生活环境与地球相差无几,人造太阳、人造月亮,山水树木等一应俱全,环境优美,氧气富足。按照欧阳超前的设想,飞船可一次移民3000人。设想遭到了“三大巨头”的否决:“合着该我们倾家荡产,却在为他人作嫁衣?”“如果不把我们的业务扩展到外星球,就是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喝西北风?”“必须把机器和生产线带到飞船上去,不然,我们待在飞船里干什么?”在“三大巨头”的施压下,欧阳超前被迫改变计划,飞船不再运载移民,而是装满了生产设备、汽车和人造能源。飞船即将发射前,“三大巨头”各自带着家眷,以及经过精心挑选的数百名技术工人走进了飞船……欧阳超前一声令下,1万支火箭同时点火,只听一声震撼地球的巨响,飞船徐徐飞上了灰色的天际,消失在茫茫太空,向着既定的目标飞去……“三大巨头”终于被赶出了地球,人们欢欣鼓舞。100年后,地球上的空气变得清新,海水重新蔚蓝,许多生物再现了踪迹,人类又恢复了正常生活。至于那艘宇宙飞船,随着欧阳超前先生作古,已无人提及了。然而,通过那艘宇宙飞船的回收装置,科学家惊讶地看到,那个星球的环境也已经千疮百孔……(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持人点评地球是一切生命共有的家园!你是否对它深怀敬畏之心,尊重、顺应并保护它呢?是选择做它的“客人”还是“主人”?科幻微小说《被赶出地球的人》给出了巧妙回答:唯利是图耗尽地球资源的“三大巨头”,终被热爱地球家园的人类所唾弃!不得不提,作者若金之波(本名金波)不愧是著名微型小说家,用1500字驾驭如此宏大科幻题材也是游刃有余,通篇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对地球“祸祸者”没透露丝毫驱赶之意,而是当“三大巨头”争先恐后乘上——代表人民智慧的世界首席科学家欧阳超前为他们打造的最后礼物——移民外星飞船,震撼升空的当儿,全球人民才欢呼雀跃。就连文中唯一的“赶”字,也不是从人们嘴里发出的,而是暗示了众望所归的心声。尤其是小说折射出的“欧·亨利式结尾”奇效,读后令人久久难以忘怀。1890142024-04-12 12:05:32:0若金之波科幻微小说丨被赶出地球的人4月22日,我们将迎来第55个世界地球日。谁拿地球当“客栈”?谁视地球为“家园”?请看——39639科幻世界科幻世界http://www.kepu.gov.cn/sci-fi/pic/2024-04/12/189014_a46230be-33d8-4798-81e0-cb0fa02e54e0.jpghttp://www.kepu.gov.cn/sci-fi/pic/2024-04/12/189014_a46230be-33d8-4798-81e0-cb0fa02e54e0.jpghttp://www.kepu.gov.cn/sci-fi/pic/2024-04/12/189014_a46230be-33d8-4798-81e0-cb0fa02e54e0.jpghttp://www.kepu.gov.cn/sci-fi/pic/2024-04/12/189014_a46230be-33d8-4798-81e0-cb0fa02e54e0.jpghttp://www.kepu.gov.cn/sci-fi/2024-04/12/content_189014.htmlnull科普时报101/enpproperty-->

北京:中考语文新增科幻小说阅读

北京教育考试院昨天公布,2017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已出炉,将于近期发布。今年本市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实验探究两大核心能力,其中语文增加文言文、科幻小说两类阅读样题,还设计了以读书实践、跨学科知识为背景的写实和想象类作文样题;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探究分值均有增加,化学还删减了部分知识点和题型。语文 想象类作文评分有标准语文《考试说明》增加基础运用和阅读类样题,替换部分阅读和写作样题。在基础运用部分,增加在学习生活情境中考查词语、古诗理解和运用的样题;在阅读部分,增加文言文、科幻小说两类阅读样题;“作家作品”中增加国内外名家作品,有助于考生扩大阅读视野。参考样题选择社会热点类材料,以选词填空、解词简答的形式,综合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在作文部分,根据题目写作的部分样题替换为以读书实践、跨学科知识为背景的写实和想象类作文。参考样题答案中,对想象类作文的评分标准提出进一步要求,有助于作文教学的指导与评价。数学 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数学《考试说明》调整知识要求,梳理能力要求,替换部分参考样题,进一步体现注重基础、能力立意的原则。知识要求方面,调整“反比例函数”和“抽样与数据分析”的内容要求;对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的描述进行梳理,将“根据特定问题,分析运算条件”调整为“根据特定问题,观察、分析运算条件”,将“整理、分析数据”调整为“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参考样题将11道题目调整为2016年中考试题,并附考查目标。英语 完形填空重点考实词英语《考试说明》主要对参考样题进行更换和修订。单项填空、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的部分样题采用2016年中考试题;阅读理解样题全部更换为2016年中考试题,包括阅读选择、阅读还原和阅读回答。其中单项填空题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夯实基础;完形填空题重点考查实词,旨在考查考生在上下文中理解和运用常用词汇的能力;书面表达题突出选做的考查形式。物理 实验探究题拆为两部分物理《考试说明》增加实验探究题目分值,由2016年的48分增加到50分,题型拆分为“实验选择题”和“实验解答题”两部分。考试内容新增“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家庭电路的频率”,考试目标均为“了解”;部分参考样题有所调整,选取近年中考试题,倡导科普阅读和科技实践活动。化学 减知识点化学《考试说明》适当减少考试内容,同时加强实验和实践类内容的考查,考试内容条目精简到70多条。具体知识点方面,删减“硬水和软水、结晶、合金”等一些非重点内容;参考样题中,删除实际应用定量分析题型,但是对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考查仍旧保留,适当降低考查难度;去掉专门的计算题,让考生更多地感受科学的本质,增强对科学的理解。实验探究部分,将“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修订为“科学探究”,并将原来的约22分增加到约26分,使初中化学教学关注实验探究,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记者 任敏)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