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诡谲的心理悬疑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写于1935年,即85年前的悬疑推理小说,其中许多观念和剧情设置,现在读来依然新奇有趣。《脑髓地狱》是日本变格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作,变格派即讲究对人性的黑暗和扭曲进行描绘,使推理小说充满文艺和怪诞之感。脑髓的意思即大脑,全书主要基于书中“创造性”的一项重要理论,即“大脑不是思考的地方”开展。这本小说像是一本订在一起的“证据档案”,它的主体内容由一份宣传册,一份新闻谈话稿,两份学位论文,一份遗书以及心理咨询师的手记构成。在阅读这本日本推理小说的过程中,我仿佛化身为书中失忆的主人公,穿梭在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中,仔细阅读一正一邪(或两个都是邪恶)博士们提供的各种证据和档案,来找寻自己真正的身世。
这是一本经得起推敲的书。在奇幻诡谲的剧情之下,隐藏了作者对这个世间深深的哲思。涉及的领域包含了犯罪心理学,生物进化学,中国和日本历史,宗教,社会学,涉猎之广,钻研之深,让人叹服。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既引导着对话,也同时引导着书中“我”和现实我的思考——每一句话即是真话也是假话;每一个证据都够原始或者经过精心粉饰,孰真孰假只能依赖读者自己的推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十分关注同期的前沿心理学科,文笔中足见对潜意识和社会心理学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积累。提出的观点既符合小说戏剧性的要求也能够自愿其说,因此可以说,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心理小说。

《无忧渡》志怪美学狂飙,国剧“不谈情”也能封神
在国剧的长河中,类型众多,而志怪题材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无忧渡》的出现,无疑为志怪题材的影视剧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可以说,当它的志怪美学杀疯全网时,我们终于迎来了一部堪称 “不谈恋爱” 的国剧天花板级别的作品。
《无忧渡》的志怪美学堪称一绝。从场景搭建来看,剧组斥巨资在象山搭建了一座新城用于拍摄。这座城完美呈现了人妖共存的繁华广平城,古色古香的建筑、热闹非凡的街市,处处透着生活气息。而在夜晚,朦胧的灯光、若隐若现的雾气,又为整个城市增添了神秘的氛围,仿佛随时都会有妖物出没。
剧中对妖物的设计更是精妙绝伦。它们并非简单的恐怖形象,而是兼具了诡异与美感。比如人面鸮,其面部与人相似,却又有着鸟类的身体和翅膀,羽毛的纹理细腻逼真,在月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既让人感到惊悚,又不得不赞叹其造型的独特。还有那九命猫妖,九条尾巴灵动飘逸,每一条尾巴都有着不同的颜色和纹理,象征着它的九条性命,周身散发着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气息。
特效的运用也为志怪美学增色不少。在捉妖的场景中,法术的光芒绚丽夺目,与妖物的攻击特效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场视觉盛宴。
比如宣夜使用剑匣中的离火时,火焰呈现出一种幽蓝的色调,带着丝丝寒气,却又有着强大的破坏力,燃烧时的特效细节满满,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炽热的力量。这些特效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与剧情、场景完美融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人妖共存的奇幻世界。
该剧的剧情分为 6 个志怪单元故事,每个单元都有着独立又精彩的故事。从富家千金半夏因能看见 “子虚乌有的影子” 而戳破堂嫂是妖的秘密,从而引来追杀,与捉妖师宣夜相识开始,两人便卷入了一系列奇情悬案之中。
在碧玉回春案件里,整个案件扑朔迷离。围绕着一颗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碧玉梨,各方势力纷纷登场。有贪婪的富商,妄图利用碧玉梨谋取更大的利益;有被病痛折磨的可怜人,渴望借助它恢复健康。
而这背后,却是妖物精心设计的圈套。宣夜和半夏在调查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线索,每一个线索都看似指向真相,却又总是峰回路转。观众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一同在这错综复杂的线索中寻找答案,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再如九命猫换命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曲折。一只九命猫为了救自己心爱的人,不惜用自己的性命去交换。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换命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九命猫的情感纠葛、人性与妖性的挣扎,都在这个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单元故事之间又有着微妙的联系,通过一些细节和伏笔,逐渐构建起一个宏大的世界观,让观众在看完一个单元后,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下一个单元,探寻更多的秘密。
说《无忧渡》“不谈恋爱”,并非是男女主之间没有感情,而是他们的感情线不同于传统国剧中那种直白、浓烈的爱情。宣夜和半夏之间的感情,是在一次次共同经历奇情悬案中逐渐滋生的,细腻而克制。
从人面鸮案相遇,宣夜出于责任心帮助半夏解决了家中的妖怪嫂嫂,保全了她家人的安全。但这件事本来就是他需要做的,他原本就应了广平城肖大人的委托,帮半夏只能说是顺手。而半夏也因一开始不相信妖的防备,到亲眼所见的半信半疑,再到感到危机时的主动帮助,她的态度也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步一步成长的。
在后续的相处中,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去地下城之前,一个试探 “你要陪我去吗”,另一个也试探 “你还有其他的人选吗”,如此小心翼翼,自带结界。当半夏得知宣夜每次使用剑匣都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尤其是在团圆客栈用完离火之后,宣夜刚染的头发又白了几分,原来用了离火损耗的是寿元。
这个时候半夏的愧疚达到了顶峰,出于对宣夜的爱护及心疼,她无法再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花钱请宣夜帮助自己找人,甚至开始自责自己的拖累。而宣夜也有回应,他会安慰半夏捉妖本就是自己的选择的职责,要是害怕他早就只单纯做一个医师了。他会说,即便不是帮助你,我也会帮助别人。
他们的感情没有一见钟情的突兀,也没有强行撒糖的尴尬,而是通过一个个细节,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感情的变化。这种感情线的处理,没有喧宾夺主,而是很好地服务于剧情,让观众更加关注剧中的奇情悬案和志怪世界的构建。
《无忧渡》凭借其出色的志怪美学、精彩绝伦的剧情以及独特的感情线处理,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剧中的佼佼者。它为志怪题材的影视剧树立了新的标杆,也让观众看到了国剧在创新和突破上的无限可能,实乃一部不可多得的 “不谈恋爱” 的国剧天花板级别的佳作。
《天启异闻录》:奇幻轶事,诡谲怪谈外,皆是人心盘算
这座岛上不少居民一种怪病,得了病的人皮肤上会长出异灰鳞,
还有骇人的巨型怪物会袭击人类,
这听起来或许不算稀奇,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带有这两个元素的不在少数。但如果,故事发生的时代,既不是今天,也不是未来,而是距今三百多年的天启年间呢?
是不是听起来既新鲜,又有点意思了?
天启三年,辽东军民开荒筑堡拱卫宁远边城,但是朝中反对的声音却层出不穷。
此时,恰逢宁海堡流出怪病传言,官员们纷纷上书,称在辽东筑堡恐怕是触怒了天意。
于是,锦衣卫褚思镜奉命彻查宁海堡疫病一事。这本不是什么特别的差事,无非就是查清是否有怪病,但奇怪的是其他人的反应。
褚思镜带着文书前来,按理来说调查应该得到全力配合,却在调查时处处受到掣肘。
来到生病士兵的居所,他明明看到生了病的士兵身上长有灰鳞,却被以“这是皮肤病”搪塞过去。
当他问道,是否有人病亡,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但是明明前几天,才有士兵抬着病亡的人掩埋。
从生病的人身上没找到突破口,他把调查的重点放在了衣食住行。宁海堡近海,士兵们却宁可以腥臊的狼肉为食,也不吃鱼,这让人不禁生疑。
而被问到的人也是含含糊糊,闪烁其词。
更离奇的是,深夜出现在宁海堡的乌暮岛岛民中,有人叫出了他的姓。
不出意外,当他想要追上岛民的脚步,又一次被拦下了。
可见,不是他不想查清真相复命,而是有人不想让他知道真相。
所幸,当地官员派遣了武官伯颜助他调查,只要不是违法和有损宁海堡的事情,伯颜都愿意帮他办。
也是在伯颜的帮助下,他成功游到了乌暮岛。
乌暮岛上,不仅没能解开关于怪病的谜团,反而让他屡次身陷险境和迷雾中。
同样地,岛上居民明明可以以鱼为食,却无人捕鱼,以致全岛都陷入饥荒中,如果被人发现捕鱼,便是犯了禁忌。不仅如此,海里的鱼离开了水并不会死。
再比如,他们见到的“怪物”,被部分乌暮岛人奉为守卫者,唤作黑鹮,而这些黑鹮甚至还会变成人的模样。
与之相对的,乌暮岛上还有一群人,信奉与之敌对的横公。
有困惑,当然也有收获。从那个喊出他姓的女孩口中,褚思镜获知了自己弟弟的消息。当初,他病重在身,朝廷的事差却落到他的头上,是弟弟替他去的,而这一去就再也没了踪迹……
所以他来到这里,一是为了完成查询怪病的差事,二是为了找寻弟弟的下落,种种迹象也显示,他的弟弟与乌暮岛也有关联。
小小的乌暮岛,看似不起眼,却存在着黑鹮与横公两大对立的力量,同时还与朝中力量的对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褚思镜和弟弟扯上了联系。
怪病为何会形成?黑鹮与横公的背后利益集团是那两方?褚思镜一路上所遇到的怪事如何解释?相信只有等到结局才会揭晓谜底。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把我们设置成星标哦
相关资讯
极端化:《庄子》谲诡怪异风格之成因
《庄子》一书,思想惊世骇俗,艺术手法怪出尘端。为表现其骇俗思想,其艺术手法的使用往往趋于极端化。在此略陈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东云见鳞、西云见爪:隐显思想的极端化手法 庄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