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六大高僧(排名不分先后)
(334—420),山西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
2. 鸠摩罗什---三藏 法师第一人
(344-413), 祖籍天竺 ,出生于西域 龟兹国(新疆库车)。
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 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 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 。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 、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 大乘 小乘 。精通经藏、律藏、论藏 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 “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3.菩提达摩---中国禅宗的始祖
南北朝时期来到我国的印度高僧,相传达摩是《易筋经》的撰写者,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创造者,将佛教禅宗带入中国的布道者,拥有诸多神奇传说的人物,中国佛教的一世祖师。空相寺是大师弘汉葬身之处,来此寻根问祖古老的空相寺过去是佛门 圣地。
4.智顗---智者大师 、天台大师。
(538-597),中国佛教天台宗实际的创始者。隋代荆州华容(湖北公安县)人。
智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他成为 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法华宗 。他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道理。
5.玄奘---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602-664),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
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至天竺学习佛教。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638—713),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
一天,五祖弘忍集合门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见地,以便付法。大家仰望着神秀,作为东山会下的教授师,神秀并没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于是将偈写在廊下的壁上。惠能知道了,以为神秀偈没有见性,也就作了一偈,请人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墨香佛缘》中国佛学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释大明大法师
法师,俗名张风平,生于一九五五年十一月,河北沧州人,一九九九年在在江西出家。在寺院阿弥陀佛的领悟下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大明法师先学颜后学柳又学魏隶,多宝塔等。有人评价法师作品集百家之长创自家一格,有法无法,无法有法。念佛参禅,得佛加持。法师从不参加评比,法师在全国各地书写十万余幅佛心慧语,随喜结缘,他放弃竟争,远离名闻利养。索字从不收费,还免费邮寄,有求必应。
别人评价,我自己不觉,无拘无束,随其自然。借书法以修真。我认为,借书画以修德。德没有了,就是绣花枕头只念佛,大明法师借书法参禅。修清净心。修文字般若《墨香佛缘》,大明法师现任中国佛学会副主席。
世事浮华,能否静下心来,品一杯淡茶。
人心焦虑,可否闭目静思,去几丝烦恼?
中国最美的尼姑庵,不烧香只种花,来一次就想出家!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中国最美的尼姑庵,中国最文艺的寺庙——
寂照庵,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
寂照庵,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佛国;
寂照庵,一个充满洁净清幽的寺庙。
妙慧法师和其他比丘尼一起背材料,手绘佛像。
如今寺庙到处鸟语花香,充满诗情画意,
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里不同于其他寺庙的“香火旺盛”
妙慧法师至1989年出任寂照庵住持至今
佛什么都不缺,不在乎你一炷香,
妙慧法师不鼓励烧香主要还是因为:
一:香是用普通的锯末子做的,而且制作环境特别差,混合了各种家禽的排泄物,这样的香烧给佛是不敬的;
二:寂照庵位于苍山脚下,森林密集,烧香用火有安全隐患;
三:香点燃后会污染山间空气,还会危及一切微生物的生命,违背佛家仁爱的本意。
空谷回荡的禅语,婉转动听的鸟语
想必每一个来这里的女生都不想离开
都想留下来出家,追随那繁花似锦
几十年的培育才有今天的硕果累累
悟道地址:云南省大理市苍山圣应峰南麓。
相关资讯
中国佛学院讲师宏海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作《楞严经略论》佛学专题讲座
6月23日至25日下午,《中国佛学》主编、中国佛学院讲师宏海法师应邀于普陀山宝陀讲寺普门讲堂作了题目为《楞严经略论》的三场佛学专题讲座,普陀山佛协副会长惟航法师、智宗法师,副秘书长......
上篇:寺院文化和技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