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十大公认最好的书

更新时间: 2025-05-23 07:39:50

站內所有关于中国十大公认最好的书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中国十大公认最好的书有关的所有知识

2023年度央视读书精选十大好书我喜欢这本(丝路:行走的植物(入选“中国好书”2023年8月榜单))书评

2023年度央视读书精选了十大好书:《星空与半棵树》《欢迎来到人间》《西高地行记》《文艺欣赏七论》《自我突围》《素锦的香港往事》《命悬一线,我不放手》《向西而歌: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丝路:行走的植物》在这个含金量极高的书单中,我最喜欢的当属《丝路:行走的植物》。过去的几年间,由于种种原因,我被困在原地不能远行,忽然就爱上了读那些关于远方的故事。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看起来好像都与我有关,但是我凝滞的眼,只能遥望那些或绚丽或雄伟的风景,直到生活中大部分细节回归正常场域,我才能也随之回归正常状态。在这本《丝路》中,我们可以读到丝绸之路上的二十多种植物,作者以生动有趣的笔触为这些植物进行文字塑像,力图使我们即使没能亲身经历,依然能够获得沉浸式地欣赏体验——植物是静的,恰好可以安定我们今天的“动”,安定我们浮躁焦虑的心。葡萄:生命饮料之树吐峪沟是吐鲁番火焰山中的一个峡谷,作者称它为“两个圣地的圣地”——左侧山坡上是艾斯哈布·凯海富麻扎,深入峡谷,右边山坡上则是吐鲁番盆地规模最大、开凿时间最长的千佛洞,留下了蜂巢般的石窟遗址。村庄和葡萄园就坐落在这样一个背景里,信仰的光芒在这里交相辉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于是整个大漠边疆,都散发着夹杂着葡萄香气的苍凉和寂寥。在吐鲁番,死亡变得超乎寻常地敏感,它是四处弥漫的可以用来呼吸的空气,是一块块坚不可摧的活化石。死去的吐鲁番那么沉重,活着的葡萄每一天都像在为吐鲁番的重生努力。胡杨:沙漠的挽歌和节日奥尔罕·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红》这样说:我不想成为一棵树本身,而想成为它的意义。我第一次对胡杨有深刻印象,是听刀郎的歌,后来我总对这种号称“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心生敬畏和爱重。昔日的楼兰已不复存在,沙漠吞噬了无数城镇、生命和传奇,留下了历史的回声,但是也留下了胡杨,这大漠中沉默的精灵,这世袭的宁静。本书作者用多学科、跨文化的方法,结合田野调查、文史举证,带我们进入关于丝路植物的静寂时空。

...

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

http://news.china.com.cn/txt/2017-01/11/content_40079757.htmnews.china.com.cn1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百道网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在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融合发展:战略与路径”。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代表、图书馆代表以及关注学术出版事业的学者及读者出席了本次年会。2017-01-11 11:48:23.0辛闻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第七届 中国学术 出版 年会 社科文献 十大好书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中国网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10007065221本网独家/enpproperty--> “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1月10日在京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中国网新闻1月11日讯 1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百道网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在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融合发展:战略与路径”。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代表、图书馆代表以及关注学术出版事业的学者及读者出席了本次年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发表了讲话。马援指出,2016年学术出版面临着两大机遇。一是国家的机遇。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向大众普及、传播的媒介,学术出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时代的机遇。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注入了活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讲话。冯宏声指出,此次年会的主题符合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精神,关于融合发展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术出版的发展,数字时代大数据、平台化的文献整合让我们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文献中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就“大数据将重新定义学术出版:融合与路径”发表了主题演讲。谢寿光认为,大数据赋予了传统学术出版以新生:在学术资源整合方面,大数据的应用,在生产领域为学术出版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学术研究服务方面,大数据在生产领域为学术出版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学术成果分享方面,大数据使学术思想、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加倍提升;在存储(积淀)平台方面,大数据进一步挖掘人类交流互动数据,并在交流互动中生产新的知识成为可能。 百度学术创始人曹冰就“数字时代下学术资源建设优化探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曹冰认为,数字时代,互联网让现有的出版产业链变得很好,主要体现在用户获取渠道便捷、传播速度快、用户选择多等方面。然而,当前数字化时代资源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电子化停留在资源表面,知识深度挖掘不够;各出版社数字化情况良莠不齐,真实官网获取成本大;出版单位较多,资源分布零散,缺乏统一集成平台;出版机构品牌露出少,用户对期刊来源感知弱;用户行为数据价值没有充分利用。 此外,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林载爵、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针对相关议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百道网总编辑令嘉女士主持嘉宾对谈环节,嘉宾对谈的主题是“学术图书的数字化营销”。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进、四川新华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践、陕西嘉汇汉唐图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代伟、浙江新华书店集团馆藏图书公司总经理俞峻、众筹网出版行业合伙人张雁就此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议论。 会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还公布了“第八届社科文献十大好书(2016)”。八年来,社科文献年度好书评选活动已成为学界与大众了解学术动态与优秀著作的重要渠道,好书评选的流程也逐年丰富、完善。2016年,社科文献的新书出版规模已超过1500种,经过编辑部申报提名、评委会初选审核、大众读者增补提名与通讯评委复评、专家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16年度“十大好书”。部分获奖作者、译者以及学界专家、媒体同仁,共同参与了盛大的颁奖仪式。 自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次举办“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以来,今年已是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以新锐与前沿的视野获得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业同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同时广受经销商及图书馆代表的好评。 附:第八届社科文献十大好书(2016)(按书名音序排列): 《国际政治中的知识欲望与权力:中国崛起的西方叙事》 《化边之困:20世纪上半期川边康区的政治、社会与族群》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民国卷) 《欧元陷阱:关于泡沫破灭、预算和信仰》 《荣禄与晚清政局》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 《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

回眸展望行致远,接续奋斗谋新篇丨北海市图书馆2023年十大亮点 - 图片新闻 - 北海市人民政府 -

  一、建引领,赋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夯实理论武装思想,创建“书润廉心”特色品牌,大力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家庭、清廉乡村等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推动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建设做出贡献。在2023年北海市直机关“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我馆支部荣获市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二、以评促建,蝉联“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  以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为契机,推进阵地服务高效化。2023年,馆藏总量达到395981册,数字资源本地存储量20TB;接待读者70万多人次,借还图书21万多册次,电子书等数字资源阅读点击量超百万次;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约300余场,受惠读者约20万人次。继2018年以来再次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三、提质增效,完善青少年儿童服务体系  不断探索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文化服务新途径,积极发挥“青少年维权岗”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和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推进青少年文化权益保障工作。2023年北海市图书馆“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顺利通过复核,推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绘本阅读服务探索研究——以广西北海市图书馆为例》案例入选202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征集活动交流名单。  四、军民连心,荣获“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多年来立足本职积极拓展文化拥军服务,图书流通点全覆盖驻市部队,累计调拨流通图书2万余册,年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进军营20余场次,累计安置退役军人8名、随军家属6名;部队官兵支援我馆开展国防安全教育、整理过期刊物、雨灾排水救援等系列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举措,丰富双拥文化内涵底蕴,2023年荣获“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北海市拥军联盟成员单位”等荣誉称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北海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等领导先后到我馆就双拥工作开展调研座谈。  五、再创佳绩,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  “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再发力,截至目前联盟内共有8家市级图书馆、图书馆分馆49家、城市智慧书房、高铁读书驿站28家、图书流通点410个,基本建成经济区范围内“公共图书馆群”。其中北海大道城市智慧书房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广西旅游协会授予“2023年广西夜读空间品牌”;《涠洲岛“海岛智慧书房〞》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广西公共文化新空间十大优秀案例”;推送的《区域协作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为例》入选202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前5名,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交流案例。多次受邀到浙江、新疆、广东等地做经验交流发言。  六、服务升级,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北海站重启  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北海站升级改造后重启。融合高铁文化和海洋元素,设置车站变迁、有声图书、铁路悦读好书榜、旅伴文库、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等,以自助式智能书柜的形式呈现,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访报道;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特别致信感谢;《广西高铁读书驿站》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广西公共文化新空间十大优秀案例”。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北海站  七、传承历史,推进《文献活映》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我馆录制宣传“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文献活映》系列短视频共34集,其中2023年该项目已完成10集。并在北海广播电视台微信视频号、“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被中共自治区纪委机关、中共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文联评为“全区优秀廉洁文化作品”。  八、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选派优秀读者走出国门开展文化交流体验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馆员走出国门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后,首次选派读者走出国门参加文化交流,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倡议的创新举措。  九、阵地建设,获评“广西科普教育基地”  以科学普及长效阅读为基本模式,以科普宣讲活动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全民科学普及教育,8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广西科普教育基地”。  十、走读广西,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精彩纷呈  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共计1000余人参加,获各类媒体争相报道。依托联盟开展“走读广西”系列活动,其中《走读广西——“遇见”诗和远方》《走读广西——行走与阅读交融,激活北海优秀文旅资源》《走读广西——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展播形式 带读者饱阅北海文化》等3个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奋进新征程•走读广西”优秀案例,《走读广西——<文献活映>走进典籍里的北海》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奋进新征程•走读广西”十佳案例。“4.23世界读书日”系列主题活动

...
相关标签:
中国十大军旅作家 中国十大名著精装第二辑 中国十大小说网站排名 中国十大必看小说 中国十大悬疑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