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展望行致远,接续奋斗谋新篇丨北海市图书馆2023年十大亮点 - 图片新闻 - 北海市人民政府 -
一、建引领,赋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夯实理论武装思想,创建“书润廉心”特色品牌,大力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家庭、清廉乡村等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推动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建设做出贡献。在2023年北海市直机关“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我馆支部荣获市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二、以评促建,蝉联“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 以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为契机,推进阵地服务高效化。2023年,馆藏总量达到395981册,数字资源本地存储量20TB;接待读者70万多人次,借还图书21万多册次,电子书等数字资源阅读点击量超百万次;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约300余场,受惠读者约20万人次。继2018年以来再次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三、提质增效,完善青少年儿童服务体系 不断探索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文化服务新途径,积极发挥“青少年维权岗”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和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推进青少年文化权益保障工作。2023年北海市图书馆“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顺利通过复核,推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绘本阅读服务探索研究——以广西北海市图书馆为例》案例入选202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征集活动交流名单。 四、军民连心,荣获“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多年来立足本职积极拓展文化拥军服务,图书流通点全覆盖驻市部队,累计调拨流通图书2万余册,年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进军营20余场次,累计安置退役军人8名、随军家属6名;部队官兵支援我馆开展国防安全教育、整理过期刊物、雨灾排水救援等系列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举措,丰富双拥文化内涵底蕴,2023年荣获“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北海市拥军联盟成员单位”等荣誉称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北海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等领导先后到我馆就双拥工作开展调研座谈。 五、再创佳绩,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 “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再发力,截至目前联盟内共有8家市级图书馆、图书馆分馆49家、城市智慧书房、高铁读书驿站28家、图书流通点410个,基本建成经济区范围内“公共图书馆群”。其中北海大道城市智慧书房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广西旅游协会授予“2023年广西夜读空间品牌”;《涠洲岛“海岛智慧书房〞》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广西公共文化新空间十大优秀案例”;推送的《区域协作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为例》入选202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前5名,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交流案例。多次受邀到浙江、新疆、广东等地做经验交流发言。 六、服务升级,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北海站重启 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北海站升级改造后重启。融合高铁文化和海洋元素,设置车站变迁、有声图书、铁路悦读好书榜、旅伴文库、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等,以自助式智能书柜的形式呈现,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访报道;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特别致信感谢;《广西高铁读书驿站》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广西公共文化新空间十大优秀案例”。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北海站 七、传承历史,推进《文献活映》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我馆录制宣传“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文献活映》系列短视频共34集,其中2023年该项目已完成10集。并在北海广播电视台微信视频号、“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被中共自治区纪委机关、中共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文联评为“全区优秀廉洁文化作品”。 八、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选派优秀读者走出国门开展文化交流体验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馆员走出国门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后,首次选派读者走出国门参加文化交流,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倡议的创新举措。 九、阵地建设,获评“广西科普教育基地” 以科学普及长效阅读为基本模式,以科普宣讲活动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全民科学普及教育,8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广西科普教育基地”。 十、走读广西,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精彩纷呈 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共计1000余人参加,获各类媒体争相报道。依托联盟开展“走读广西”系列活动,其中《走读广西——“遇见”诗和远方》《走读广西——行走与阅读交融,激活北海优秀文旅资源》《走读广西——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展播形式 带读者饱阅北海文化》等3个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奋进新征程•走读广西”优秀案例,《走读广西——<文献活映>走进典籍里的北海》案例荣获自治区文旅厅“奋进新征程•走读广西”十佳案例。“4.23世界读书日”系列主题活动

商务印书馆3月十大好书发布 《红色气质》线上首发-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应妮)商务印书馆“踏春·读书:月度新书发布会”8日晚在线举办。2022年3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正式发布:《红色气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众神的怪兽:在历史和思想丛林里的食人动物》《伟大的考古学家》《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买与不买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时代实践》《叶斯柏森论语音》《发展地理学导论》《唐宋禅籍俗成语研究》入选。大众类图书引领“游读”新风尚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商务印书馆也推出了众多自然博物科普类好书。《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是一本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观鸟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观鸟宝典。时隔22年后,商务印书馆推出全新修订版,作者马敬能增加了1448条鸣声二维码、2831条识别要点标识,并对大部分的鸣声进行了文字描述,读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聆听鸟鸣声。新版本更加适合入门爱好者查询使用。消费时代,支配我们的究竟是商业逻辑还是内在需求?《买与不买的心理学》从日常生活的经典场景与案例出发,勾画出“占有欲”与消费行为的心理机制,给予了心理学与哲学侧面的阐释。本书作者德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延斯·弗斯特,巧妙拆解购买行为背后的核心诉求,同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消费行为本身的多元与复杂性。考古学本身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伟大的考古学家》另辟蹊径,通过讲述70位对现代考古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学家的人生经历,勾勒出考古学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轨迹。无论作为考古学普及读物还是作为考古史、科学史著作,本书都具有极高的价值。《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是一部写给“吃货”的艺术史,也是一场“活色生香”的时空旅行。在人类历史上,食物从来都不只为了果腹。食物关乎滋味,更关乎健康、关乎哲学、关乎信仰。本书以绘画艺术作为切入点,讲述“吃饭”这件事在人类历史中的演变以及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左)等人在直播间共同为广大读者分享月度好书 商务印书馆供图《红色气质》线上首发:谱写中国共产的精神底色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红色气质》一书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以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照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其中多幅照片是首次公开发布。该书展示了一代代共产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儒雅、信仰坚定的革命者瞿秋白,大义凛然的方志敏,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可爱的人,塞罕坝上坚守的三代人,冲在抗疫第一线的那些面孔……一代代中国共产人锻造出共通的精神气质,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在直播间,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与读者分享了书中的故事。他表示,的二十大即将在今年召开。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共产将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学术类图书丰富读者精神生活本月,商务印书馆还推出了多种语言文化类图书。《东亚诗经汇函》对两千年来东亚数量庞大的宝贵文献进行筛选、汇综、梳理,从而形成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诗经》汇注本,无论对于东亚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还是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唐宋禅籍俗成语研究》通过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唐宋禅籍中出现的1759条俗成语,得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结论和规律性的认识,对深化唐宋禅籍俗成语面貌的认识,丰富近代汉语的研究内容,推动汉语语汇史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新近推出的《语言的科学》《语言的进化生物学探索》《叶斯柏森论语音》《职场日语情景会话速成》等图书,也可满足语言学习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此外,商务印书馆3月还推出了《发展地理学导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概览(修订本)》《社会心理学的时代实践》《反思剑桥》等多种图书,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丰富读者精神生活。(完)-->【编辑:周驰】
中国风水书籍中的十大名著
展开全文风水学理论,起源于古代,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地理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风水学的精髓义理。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风水书籍中的十大名著。中国风水书籍中的十大名著1、中国风水第一书《宅经》《宅经》也称《黄帝宅经》,相传为黄帝所著。《宅经》讲述了人与住宅的和谐;人与天地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宇宙的和谐。此书认为宅是阴阳之枢纽,首次将住宅分为“阴宅”和“阳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2、中国风水文化之宗《葬经》《葬经》也称《葬书》,是西晋郭璞所著。郭璞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葬书》奠定了中国风水“葬乘生气”的理论基础,受后人世代风水师的推崇,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的鼻祖。3、形势派风水权威圣典《撼龙经》《撼龙经》为唐代杨筠松所著。杨筠松是风水形法派的鼻祖,被历代形法派风水学家尊为宗师。《撼龙经》具体分析寻龙捉脉之法,指导怎样选择聚气旺财之地,是龙脉风水最权威的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也是历代研究风水学者必读之书。4、理气派风水创世代表《催官篇》《催官篇》为宋代赖布衣撰。赖布衣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一。《催官篇》继承总结了古代地理风水学术概论,研发和补遗前人之不足,独创编写了龙的规律。详细的描述龙的作用和缺点,以及龙的祸福相关论说,把龙、穴、砂、水、局表露无遗。是地理阴阳学术的一部风水经典名著。5、唐代形法派风水代表作《雪心赋》《雪心赋》系唐朝卜应天所著。《雪心赋》详论五行生克、吉凶互易,词理明快,引人入境,便于后学者观览。是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著,是形势法(峦头法)风水的经典作品。6、形法派专论山龙的代表作《博山篇》《博山篇》是唐末五代风水大师黄妙应,集毕生之所学所著的风水宝典。该书专论山龙,是形法派的代表作。深入的辨析了龙、砂、穴、水、明堂等风水要素,对人的福禄造成的重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风水勘舆书籍中很具权威性的名著。7、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葬经翼》《葬经翼》是明代缪希雍编著而成。该书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该书将医学中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流程,收纳和移植到传统风水理论中,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了我国的风水理论体系。8、明代专论水法的代表作《水龙经》《水龙经》为明末清初蒋大鸿所著。古人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看一个地方的风水好不好,“水”的优劣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水龙经》专论水龙的各种形态以及吉凶取舍,详细论述了阴阳二宅识水、辨水、立局的各种方法,在诸多风水著作中,堪称一绝,是研究水龙风水的必读之本。9、阳宅风水八宅派代表作《八宅明镜》《八宅明镜》是由杨筠松撰,顾吾序“箬冠道人”编著,八宅明镜就是“八宅法”,它把人与宅分成八类,再归纳为东西两大类,即东四命适合住东四宅,西四命适合住西四宅。是流传最久、影响最广、阅读人数最多的一本阳宅风水书籍。在中国古代堪舆领域中独占鳌头,久盛不衰。10、明代阳宅理论集大成的代表作《阳宅十书》《阳宅十书》是明代王君荣编著。该书精选当时最盛行的堪舆著述,将其汇总而成,是明代一部专论阳宅内形和宅外形各种吉凶情况的典范之作。小结:风水学,可谓博大精深,又有些神秘和遥远。但只要细心研读,以上这十部经典风水名著,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中国风水学的流脉与精髓。
相关资讯
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
1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百道网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在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融合发展:战略与路径”。百余位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