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

更新时间: 2025-05-15 13:55:41

阅读人数: 111

本文主题: 中国十大公认最好的书

http://news.china.com.cn/txt/2017-01/11/content_40079757.htmnews.china.com.cn1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百道网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在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融合发展:战略与路径”。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代表、图书馆代表以及关注学术出版事业的学者及读者出席了本次年会。2017-01-11 11:48:23.0辛闻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第七届 中国学术 出版 年会 社科文献 十大好书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中国网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10007065221本网独家/enpproperty--> “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1月10日在京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中国网新闻1月11日讯 1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百道网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在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融合发展:战略与路径”。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代表、图书馆代表以及关注学术出版事业的学者及读者出席了本次年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发表了讲话。马援指出,2016年学术出版面临着两大机遇。一是国家的机遇。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向大众普及、传播的媒介,学术出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时代的机遇。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注入了活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讲话。冯宏声指出,此次年会的主题符合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精神,关于融合发展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术出版的发展,数字时代大数据、平台化的文献整合让我们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文献中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就“大数据将重新定义学术出版:融合与路径”发表了主题演讲。谢寿光认为,大数据赋予了传统学术出版以新生:在学术资源整合方面,大数据的应用,在生产领域为学术出版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学术研究服务方面,大数据在生产领域为学术出版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学术成果分享方面,大数据使学术思想、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加倍提升;在存储(积淀)平台方面,大数据进一步挖掘人类交流互动数据,并在交流互动中生产新的知识成为可能。 百度学术创始人曹冰就“数字时代下学术资源建设优化探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曹冰认为,数字时代,互联网让现有的出版产业链变得很好,主要体现在用户获取渠道便捷、传播速度快、用户选择多等方面。然而,当前数字化时代资源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电子化停留在资源表面,知识深度挖掘不够;各出版社数字化情况良莠不齐,真实官网获取成本大;出版单位较多,资源分布零散,缺乏统一集成平台;出版机构品牌露出少,用户对期刊来源感知弱;用户行为数据价值没有充分利用。 此外,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林载爵、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针对相关议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百道网总编辑令嘉女士主持嘉宾对谈环节,嘉宾对谈的主题是“学术图书的数字化营销”。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进、四川新华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践、陕西嘉汇汉唐图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代伟、浙江新华书店集团馆藏图书公司总经理俞峻、众筹网出版行业合伙人张雁就此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议论。 会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还公布了“第八届社科文献十大好书(2016)”。八年来,社科文献年度好书评选活动已成为学界与大众了解学术动态与优秀著作的重要渠道,好书评选的流程也逐年丰富、完善。2016年,社科文献的新书出版规模已超过1500种,经过编辑部申报提名、评委会初选审核、大众读者增补提名与通讯评委复评、专家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16年度“十大好书”。部分获奖作者、译者以及学界专家、媒体同仁,共同参与了盛大的颁奖仪式。 自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次举办“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以来,今年已是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以新锐与前沿的视野获得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业同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同时广受经销商及图书馆代表的好评。 附:第八届社科文献十大好书(2016)(按书名音序排列): 《国际政治中的知识欲望与权力:中国崛起的西方叙事》 《化边之困:20世纪上半期川边康区的政治、社会与族群》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民国卷) 《欧元陷阱:关于泡沫破灭、预算和信仰》 《荣禄与晚清政局》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 《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举行 发布社科文献十大好书

商务印书馆发布2024年1月十大好书-中国社会科学网

  科技与科普类图书方面,“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译丛”和“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丛书”出版,“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译丛”以“创新性、前沿性、经典性、基础性、学科性、可读性”为原则,聚焦国外自然资源治理前沿和基础领域,从自然资源部各司局、各事业单位以及系统内外院士、专家推荐的书目中遴选出10本,从不同维度呈现当前全球自然资源治理前沿的经纬和纵横。“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丛书”基于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成果,聚焦自然资源领域重大基础性问题和难点焦点问题,旨在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从学理、哲理、道理的逻辑线索中寻找解决方案,不断推进自然资源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自然文库”系列上新《蘑菇猎人:探寻北美野生蘑菇的地下世界》,作者兰登·库克将真菌学、饮食文化和户外探险交织在一起,揭秘蘑菇猎人这个鲜为人知但竞争激烈的神秘职业,同时探讨人类行为、经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本书可以说既是一部怪诞的探险纪录片,又是一堂生动的美食烹饪课。

中国十大楷书欣赏,你最喜欢哪件?|楷书|瘗鹤铭|颜勤礼碑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正楷,出之于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中国十大楷书”包括了书法史上《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瘗鹤铭》《崔敬邕墓志》《智永真书千字文》《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頫妙严寺记》等最著名的楷书法帖,从中既可见楷书发展轨迹,又各具经典性。  1、三国时期钟繇《宣示表》    史载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书,二曰章程书,三曰行狎书。钟繇最负盛名的《宣示表》《荐季直表》俱为章程书。章程书即为正书,钟繇也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宣示表》真迹不传,刻本见于《淳化阁帖》《大观帖》《绛帖》等,宋时亦有单刻本行世。  本书刊印《宣示表》三种,选用朵云轩藏《宋拓晋唐小楷帖九种》、上海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宋拓泉州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大观帖》明王世贞藏本,俱传世精拓,堪称最佳组合。本书附《荐季直表》选用朵云轩藏《真赏斋帖》、王壮弘发现之唐宋墨迹摹本民国照片孤本,可资学习互证。  2、东晋王羲之《黄庭经》    “书圣”王羲之兼善诸体,尤工小楷。《黄庭经》笔力惊绝,点画荡漾空际,回互成趣,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影响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诸大家。俗称《换鹅帖》,传书史佳话。  本书附王献之书《洛神赋十三行》,字法端劲,趣向整严,被称为“小楷极则”,以资学习互证。《黄庭经》特刊用朵云轩藏《宋拓晋唐小楷帖九种》,其法度谨严,气逸质宕,意态秀美。《洛神赋十三行》亦朵云轩藏清早期拓本。  3、南朝陶弘景《瘗鹤铭》    《瘗鹤铭》书体虽为真书,却具行书韵味,笔势流动圆畅,体格宽博开朗,点画劲净,是南朝铭刻书法中罕见的大字作品,被誉为“大字之祖”。  《瘗鹤铭》拓本有水前本、水后本之分,水前本因椎拓不易,极为稀见。本书刊印水前本和水后本各一,水前本为清李国松旧藏明拓本,水后本为清沈韵初旧藏清代出水后精拓本,均为稀见佳拓。今藏上海图书馆。本书附《瘗鹤铭》整拓,可观原作整体神采。  4、《董美人墓志》    这是一件追思董美人生平事迹的随葬刻石。董美人(公元578年--公元597年),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的妃妾,汴州人士,名、字不详。董氏于开皇十七年病逝,终年十九岁。杨秀对其感情颇深,遂撰文哀悼,刻为墓志随葬。墓志于清代嘉庆年间在陕西兴平县出土,楷书21行,行23字,被称为《美人董氏墓志铭》,又称《董美人墓志》。原石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毁于兵燹。拓本流传稀少。  隋人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是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津梁。《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这一点,属隋代墓志中的上品佳作,堪称“隋志小楷第一”,开唐代钟绍京一路小楷之先河。其书法布局平正舒朗、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笔法精劲含蓄,清雅婉丽。从字体面目看,楷法纯一,隶意脱尽,已与晋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但是可以看到部分的外方里圆、华美坚挺的笔致,给人以清朗爽劲,古意未尽的感觉。  该墓志对后世影响极大,唐初的一些著名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多取法于隋代墓志书体。清代中叶以来,更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垂爱,视为学习楷书书法范本之一。  5、智永《真书千字文》    隋僧智永以“退笔冢”“铁门限”著称,曾写《千字文》八百本,分施江东诸寺,其在笔法传承上树立了法度典范,是唐人“尚法”风气的先声。传世《真草千字文》墨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传世刻本亦有“关中本”“宝墨轩本”及董其昌《戏鸿堂法帖》翻刻本等,其中以“关中本”为优。  本书刊印《真书千字文》传世墨迹本全本真书,配朵云轩藏旧拓智永《真草千字文》关中本真书部分影印,为独特组合,资学习互证。  6、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初唐四大家”之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结构独异,自成一家,称为“欧体”。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历来为世人所重,被誉为“楷法极则”。此碑传世拓本以宋拓为佳。  本书刊印《九成宫醴泉铭》为南宋拓本,“栉”字未损,先后由高凤翰、郭廷翕、吴式芬、龚心钊等递藏,字口丰实饱满,墨色浓淡变化,如镜而润,为不可多得之佳拓,为首次原色全本精印。本书附《九成宫醴泉铭》整拓,以观整体神采。  7、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唐代书法之“广大教化主”褚遂良,其楷书瘦润华逸,刚柔相济,一变魏晋流风。其博涉文史,书法初学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终法二王,精于楷书。其早期风格多刚健朴拙,后逐渐演化为清雅灵润、秀劲舒展的自家风姿。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一出,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有唐楷书始有门户可寻。  《雁塔圣教序》特刊用朵云轩藏明末精拓本,有曾熙题签及边跋。今首次原貌原色精印出版。本书附《雁塔圣教序》整拓,以观整体神采。  8、颜真卿《颜勤礼碑》    代表盛唐气象的颜真卿楷书朴拙雄浑,大气磅礴,被称为“颜体”。其《颜勤礼碑》真通篆隶,笔势圆劲,气态质厚,如端人正士,不可亵视。此碑宋时见传,宋人《金石録》《集古録》等书均有著録,但其后石佚,民国年间重新出土于西安。  《颜勤礼碑》特刊用朵云轩藏陈运彰本,帖中盖有数方陈运彰收藏印,另有朱孝臧题签,徐行跋,为民国碑石出土后早期拓本,现首次原色全本影印。本书附《颜勤礼碑》整拓,以观原作整体神采。  9、柳公权《玄秘塔碑》    以“心正则笔正”笔谏著称书史的柳公权,其楷书劲健遒逸,自成一家,世称“柳体”。其书法初始柳氏家学,后出入颜真卿,兼收欧阳询的峭劲、虞世南的圆融、褚遂良的疏朗,取精用弘,神明变化,遂以方拓峭险,而别开生面。其最负盛名之《玄秘塔碑》笔法刚劲严整,八法具存,如正人端士,特立廷陛而不可屈挠。  《玄秘塔碑》特刊用上海图书馆藏宋代精拓本,清徐渭仁旧藏。本书附《玄秘塔碑》整拓,可观原作整体神采。  10、元代赵孟頫《妙严寺记》    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其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其楷书世称“赵体”。赵孟頫楷书初从钟繇、智永得法,以真行相通之晋人笔法绝去颜真卿、柳公权顿挫之笔。中年后参入李邕之用笔,增加飞动之势与峭拔之力,以一种既风姿流动又沉稳遒劲的楷书迥异于前人。  《妙严寺记》为赵孟頫楷书代表作,其笔力柔劲,备极楷则,有端雅雄逸之气,具有极高艺术水平。《妙严寺记》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