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24 17:48:07
化学杀人宝典——评《化工女王的逆袭》
读完紫金陈的《化工女王的逆袭》,从头到尾回顾一遍,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书名并不是特别准确。因为“化工女王”甘佳宁早早就领了盒饭,在开篇阶段就退出了故事舞台,即便逆袭也就那么一下,成为了昙花一现,并没有参与后面的连环杀人案。如果抬举我,让我给这本书换个名,我建议叫《化工X丝的逆袭》。因为书中的主角陈进,长得其貌不扬,心理有点自卑,还暗恋班花,是个名副其实的X丝——至少当初上学时是这样。 《化工女王的逆袭》,在故事情节上中规中矩,讲述的是由一起冤案引发被害人家属及其朋友采取一系列极端报复行为,并最终达到以暴制暴,并保护弱者免受二次伤害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各有各的苦恼,也各有各的弱点,不管是顺风顺水的达官显赫,还是困难坎坷的基层百姓,似乎永远都有倒霉的事情跟着他们。从上帝视角望去,就是一副人艰不拆的景色。 然而,不管环境怎样,想要做的事情还得去做,想要达到的目标,还得为之努力。这也能反映出人类这种生物还是有一定韧性和执着的——即便长得再丑,也不能阻止我对美的追求,即便压迫再沉重,也不能扑灭我反抗的火焰——书中的主角陈进就是如此。 陈进的作案手法,应为本书的最大亮点。虽然技术含量不算太高,但是所有的作案手法,都是通过自己制作化学武器,并且每次杀人原理不重复,至少跟其它同类推理小说相比,还是带有很浓郁的实验室味道的。 从甘佳宁自制TNT炸药与对方同归于尽,到陈进先后用氢氧化钠烧毁300万,再到用尼古丁、氰化物、砒霜等等杀人于无形。几次作案无疑给读者——尤其是高考复习阶段的读者补了一堂生动的化学课。这让我想起了《甄嬛传》里面安陵容自杀时吃的苦杏仁的桥段。(生杏仁中有种有毒成分叫氰甙,它在胃肠道中水解后可放出剧毒成分氢氰酸。氢氰酸能很快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作用于人体各部分细胞,使细胞不能正常呼吸,组织普遍缺氧。氢氰酸作用于呼吸和心血管中枢,会导致这些中枢的麻痹而死亡。) 不过话说回来,掌握了大量而且扎实的化学知识,不把它用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却用来杀人,多少有点偏激和阴暗。希望各位学霸们端正态度,否则就十分危险,这要比手里握着把枪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进对甘佳宁的爱,与《嫌疑人X的献身中》中石神对靖子的爱如出一辙。而两部作品不同的是,后者强调的是不能滥杀无辜,因为社会上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正当理由。而前者给我的启发是人的行为不能逾越法律。 在书中的开局和结尾,作为检察官的徐增二次仰望法院建筑物上的两个大字——“法律”,第一次是因为自己受到外界压力,对本该以“故意杀人”罪名起诉的案件,却以“故意伤害”起诉,从而感到愧对“法律”;第二次,也就是陈进死后,再次仰望“法律”,则应该想到,一连串的悲剧起因都是因为最初执法者没有依法执法,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造成的。对此,他应该感到无比的悔恨——也许当初执法人员没有刑讯逼供,或者自己坚定立场,及时告发陈进,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遇害。虽然那些人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私刑也是违背法律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警察王格东,他实在是个悲情人物。他坚持正义,不玩权术,不搞不正之风,出淤泥而不染,而且能力出众,又有老领导点拨,但是万万没想到,最后他也没有个好结果。合上书,我在想,作者这么安排,用意何在呢?
...元宇宙,是风口还是“虎口”,是机会还是“泡沫”?26日举办的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多位业界专家、企业代表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元宇宙犹如一枚抛向空中、仍在急剧翻转、尚未落地的硬币。
对于元宇宙的概念和内涵,业界尚无定论。较常见提法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有专家形象比喻:“元宇宙能让人类一切梦想全部在感知中实现”。正如科幻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男主角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后,瞬间就能进入“绿洲”——一个自己设计、逼真的虚拟游戏世界。
这样的场景不只在电影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找到。通过虚拟会议空间,学者可在独具古风的场景里进行高端学术讨论;戴上VR眼镜,歌迷就能“亲临”演唱会现场,虚拟替身动作神情会随现实真身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认为,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需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及实体世界内容进行大量改造,会推动创作、计算、体验、决策、商业等方面的升级。
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元宇宙产业专委会预测,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300亿元左右,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可突破2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