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揭晓,《深海余烬》获最佳科幻网络小说|银河奖
转自:上观新闻3月25日,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在四川荥经揭晓,13部网络文学作品入围并最终斩获4项大奖,入围数量和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阅文作家“远瞳”的《深海余烬》获最佳科幻网络小说,“天瑞说符”作品《泰坦无人声》获得最佳原创图书奖,“卖报小郎君”的《灵境行者》与“会说话的肘子”的《夜的命名术》获最具改编潜力奖。4部作品均连载于起点读书App,这也是阅文集团旗下作品连续六届获得中国科幻领域的最高奖项。同天,《科幻世界》联合四川大学中国科幻研究院共同发布《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简称白皮书)。《深海余烬》获得最佳科幻网络小说,《泰坦无人声》获得最佳原创图书奖,《灵境行者》《夜的命名术》获最具改编潜力奖。科幻网文作家年轻化、高学历“银河奖”设立于1985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科幻奖项,也是公认的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三体》《流浪地球》《与吾同在》《穿越土星环》等知名科幻小说都曾斩获银河奖。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等一大批科幻名家从银河奖中走出,因此,银河奖又被外界称为“中国科幻作家的摇篮”。白皮书显示,科幻网文作家呈现爆发式增长,并呈现出年轻化、学历高的趋势。2022年,共计有超4.2万起点作家创作了科幻网络文学;其中,首次创作便选择科幻题材的作家中,72%为“00后”;超7成科幻品类签约作家为本科在读及以上学历;广东、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四川这一中国科幻重镇,仍然是新增作家分布最多的几个省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网络文学讲好中国科幻的新故事。”阅文集团内容运营部总经理杨沾表示。2022年,起点中文网发布了42080部科幻网络文学作品,原创科幻网络文学作品签约量增长30%,是热门品类增长的第一名,规模仅次于传统网文品类中的玄幻、都市题材。在互联网这一天然具有“年轻化”标签的活动场域中,“95后”“00后”正快速涌入科幻网络文学的生产与传播过程,科幻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年轻人接触科幻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读者生态方面,科幻网文正在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种网文品类。以起点为例,自2021年起,月均有近半数的读者追更科幻题材网文;2022年科幻品类阅读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9.73%,位居起点全品类题材中阅读用户增长首位。此外,2022年近70%的科幻品类阅读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40%左右为本科及以上学历,30%左右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消费能力强的读者也有着更强的付费意愿。2022年,起点科幻品类的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近118%,付费阅读转化比高达25%,均为起点全品类网文题材第一名。科幻网文IP改编率高科幻网文的版权开发也在加速推进。截至2022年底,入围本届“银河奖”的作品中,IP改编率近5成。许多热门科幻网文被改编为有声剧、动漫、影视剧。例如,《星域四万年》《黎明之剑》已改编为动画,《夜的命名术》《第一序列》《泰坦无人声》《繁星降临》等作品已改编成漫画。在喜马拉雅平台,《夜的命名术》有声剧播放量超11亿,《灵境行者》有声剧播放量超4亿。在输出海外方面,一批经典国产科幻网络文学亮相国际平台,成为中国文化出海浪潮中的“弄潮儿”。2022年,以《地球纪元》《第一序列》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幻网文,首次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超级神基因》《超神机械师》等作品也先后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海外传播榜”,在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圈粉”无数。如今,科幻网文作为网络文学五大题材类型之一,越发受到主流奖项的认可,并逐渐成为科幻小说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越来越多科幻网文凭借其创新性与趣味性,摘获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重磅奖项。白皮书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形成了题材多样化、类型多元化的内容格局,在书写“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中国想象”的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年轻人通过撰写独具特色的“中国科幻”,不断向世界传递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阅文集团提供]article_adlist-->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科幻最高奖揭晓 《机器之门》获最佳长篇小说奖-中新网
中新网成都11月23日电 (王鹏)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22日晚在成都举行,这一奖项被誉为中国科幻最高奖项,代表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当晚,中国“硬科幻”作家江波凭《机器之门》获得本届“银河奖”最重量级的奖项“最佳长篇小说”。江波生于七十年代末,2003年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研究生毕业。2003年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处女作《最后的游戏》。图为颁奖典礼现场。 钟欣 摄评委会认为,《机器之门》是一部宏大的未来战争史诗,作者以厚重而充满吸引力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人机结合的奇异世界,描绘了人类与机械之间的残酷争斗,在这个世界中,人性的复杂与挣扎、机械的冷酷与强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第30届“银河奖”获奖名单。 钟欣 摄本次颁奖典礼颁出包括最佳长篇小说、最佳中篇小说、最佳短篇小说、最佳新人奖、最佳美术奖、最受欢迎外国作家、最佳原创图书、最佳引进图书、最佳相关图书、最佳编辑、最佳游戏等大奖。刘慈欣入选“银河科幻名人堂”特别荣誉。此外,为支持成都申办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也为庆祝《中国科幻》杂志发展40年,今年的“银河奖”还首次设立了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同舟共济勋章等奖项,以表彰为中国科幻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鼓励科幻作品产业化、多元化发展,不断促进中国科幻向前进步。(完)-->【编辑:刘湃】
新一届“中国科幻最高奖”出炉
3月25日晚,第33届银河奖颁奖典礼在雅安荥经举行,多项大奖出炉。银河奖由科幻世界杂志社创办于1985年,历经38年历史,助力中国科幻写作从稚嫩走向成熟,素有“中国科幻最高奖”之美誉。 银河奖传统奖项围绕杂志图书领域设立,后增设最佳科幻游戏奖、最佳科幻团体奖、最佳科幻改编作品奖、最佳微电影奖等项,努力将更多、更全面的科幻文化产品纳入中国科幻生态体系。 据了解,今年最佳长篇小说奖暂时空缺,最佳中篇小说奖由鲁般的《新贵》与东方晓灿的《末日独白》夺得,最佳短篇小说奖颁发给王诺诺的《图灵大排档》、夏笳的《灵隐寺僧》、贾煜的《龙门阵》、阿缺的《2039:脑机时代》和谢云宁的《一生都在吹泡泡的人》,任青被评选为年度最佳新人。 “见历史、创未来”为本届银河奖一大亮点。银河奖创始人杨潇、谭楷亲至现场,并表示将推出《杨潇回忆录》《谭楷回忆录》,并于今年10月首发,献礼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这两本回忆录详细回顾他们创办《科幻世界》、银河奖并一路创业的历史、经验、感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银河奖致力于发掘新人,为中国科幻的明天奠基铺路。”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本届银河奖延续传统,并更侧重于年轻作者的个人风格与创新开拓。 据了解,本届银河奖获奖作者呈现年轻化趋势。除了夏笳、谢云宁、阿缺等“老熟人”外,还有杨晚晴、王诺诺、鲁般、天瑞说符等科幻新星,如东方晓灿、贾煜等一众作者则是初次获奖的“潜力股”。 本届银河奖同样紧随国内科幻发展方向作出变动,设立最具改编潜力奖、最佳科幻渠道奖两个全新奖项,希望鼓励国产科幻IP全面开发、高品质开发,进一步推动科幻文化普及。 除了两个全新奖项,银河奖颁奖典礼上还发布了“网络科幻文学白皮书”,系统讲解网络科幻文学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揭开这一潜力领域的神秘面纱。 科幻文化向来具有启迪科学兴趣、普及科学精神的特殊作用。如何将“科幻热”与“科学热”结合?银河奖交出的答卷是“想象力教育工程”。“通过科普科幻的深度融合,提升全省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这是属于科幻文化的一年,也是中国科幻新纪元的开始。就在今年10月,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和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将在成都举办,届时来自全球的科幻作家、科幻爱好者都将会聚成都,共享科幻盛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文/图 2023-03-26 00:00:00:0奏响世界科幻大会的前章1124010http://www.cdrb.com.cn/epaper/cdrbpc/202303/26/c112401.html1新一届“中国科幻最高奖”出炉/enpproperty-->
相关资讯
花落谁家?“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揭晓
9月28日,被誉为“中国科幻最高奖”的第35届银河奖颁奖仪式在成都市成华区天府国际动漫城举行,备受关注的银河奖获奖名单揭晓,展现了中国科幻文学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中国科幻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