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中国十大科幻城市名单发布,武汉入选 - 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 2025-05-15 13:55:57

阅读人数: 884

本文主题: 中国十大科幻作家

10月21日,高校科幻平台青年科幻实验室联合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在世界科幻大会上发布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阶段性成果,其中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南京、重庆、广州、武汉、西安、杭州共同入选中国十大科幻城市。项目团队围绕科幻创意生态、科幻产业发展、科幻文化传播、科幻赋能能力等4个一级指标,资本环境、文化环境、政策支持、产业投入、产业产出等11个二级指标,科幻活动数量、科幻作家数量、科幻企业数量、科幻游戏关注度、科幻信息关注度、科幻粉丝占比、科幻电影票房等32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较为科学客观的科幻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邀请十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指标提供赋分参考。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首席研究员三丰在代表项目团队发布报告时表示:“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科幻的城市,应该具有的特征包括:拥有良好的文化创意生态基础,拥有深厚的科幻文化底蕴和较高水平的科幻认知水平、拥有较为发达的科幻产业,以及拥有科幻融合教育、文旅、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的能力。”项目团队其他成员由赵文杰、曹喆、金禹奋、谢曾豪、杨冰莹、唐国嘉、吴灿彬等人组成,涵盖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本硕博学生。据悉,世界科幻大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创立于1939年,由世界科幻协会主办,是全球最受瞩目、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题活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10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成都举办,成都也因此成为亚洲第二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编辑:李智恒

中国十大科幻城市名单发布,武汉入选 - 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王晋康、韩松、何夕以及大刘,中国科幻作家里的“四大天王”,已经很久没新作品了

【本文来自《真人版《三体》火了,但科幻剧并未成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LittleAnimalObserver生死平衡,颅内审判王晋康的作品,题材很落后,对年青读者来说,已经不讨喜了。另外三位,韩松、何夕以及大刘,再加上王,这四人被谓为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中的“四大天王”。但是,你回忆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老科幻迷的话,这四位,有多久没有新的作品发表了?韩松和何夕早就沉寂多年了,王晋康偶有长篇,但也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刘?自从他的《三体》之后,目前本人只看到过他的一篇中篇新作,而且写得还很一般。相反倒是像江波、七月、宝树、阿缺以及何索夫这类新生代的科幻作家比较活跃,其创作生涯都达到了巅峰,各种题材的作品信手拈来,大有取代老“四大天王”之势。

刘慈欣:世界科幻文学正处在深刻变革的节点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科幻从来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照亮未知的火把。愿我们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能为人类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点亮一盏灯。”科幻作家刘慈欣29日在2025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上如是说。科幻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自传入中国以来,已走过百余年历史。在刘慈欣看来,起源于清末民初的中国科幻文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文学领域中较为边缘的存在,但如今已拥有大量受众,备受各界关注。科幻作品长久以来一直是探索前沿科技未来发展的重要窗口,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着技术的多样形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刘慈欣认为,近年来,科幻作品的题材不断拓展,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探讨愈发深入,技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开始引发大众思考。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不断演变,不仅在科技界引发了轰动,也成为推动科幻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过去一年,从航天技术到量子计算、脑机接口,大家见证了很多令人振奋的科技突破。”他提到,科幻文学的进步,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科幻作家笔下的未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变为现实。刘慈欣对中国科幻充满信心,“中国科幻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当不断向前发展并充满未来感,科技所蕴含的无限可能,将为科幻创作提供最肥沃的土壤。”科幻是面向未来的想象,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但将人类视作一个整体书写对象的科幻作品,更容易获得跨越国界的理解与认同。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作为享誉全球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坦承,从国际视野来看,科幻文学是种能跨越文化、种族和国界的文学题材,所描绘的人类梦想与面临的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议题,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认为,世界科幻文学正处在深刻变革的节点,通过各类国际交流平台,各国科幻创作者和爱好者能够充分交流碰撞思想,这对科幻文学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刘慈欣的作品预言了许多未来场景。比如,发表于2004年的小说《镜子》,讲述了超弦计算机“镜子”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在科技爆发的当下,科幻文学是否会失去“预言”的力量?刘慈欣认为,真正的科幻恰恰刚刚开始。“因为科幻从来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照亮未知的火把。”刘慈欣说,它让我们在人工智能崛起前夜保持警醒,在迈向星辰大海时,铭记“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的初心;让我们以开放的胸怀拥抱变革,同时以清醒的头脑守护人性的光辉。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刘慈欣不忘提醒年轻人脚踏实地:要能够保持好奇心,但不要止步于幻想。真正的星辰大海,既需要工程师的螺丝钉、科学家的公式,又需要每个人脚踏实地的努力。(完)责编:刘瀚潞一审:刘瀚潞二审:周月桂三审:杨又华来源:中国新闻网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