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四大家
精选回答 刘慈欣以一套《三体》封神,基本奠定了目前中国科幻领域第一人的地位。在刘慈欣没有封神之前,他与其他三位科幻作家有中国科幻领域四大天王的合称。其他三人分别是王晋康、何夕、韩松。王晋康代表作:《地火》《亚当归来》《生命之歌》何夕原名何宏伟,代表作:《六道众生》《异域》韩松代表作:《人造人》《没有答案的旅程》 温馨提示:本答案【中国科幻四大家】由作者爱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中国作家再获雨果奖,科幻ip五年涨10倍--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三体》作者刘慈欣向数娱梦工厂表示, “目前中国可以保持创作的科幻作家数量仅仅只有30人左右,而科幻IP的授权金价格相比于五年前保守算来增加了10倍,交易频率也变的更高了。”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继去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今年80后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再次夺得雨果奖。虽然有《三体》和《北京折叠》两部科幻大作先后斩获国际一流大奖,但中国的科幻IP的创作土壤却并不能让外界感到乐观。“目前中国可以保持创作的科幻作家数量仅仅只有30人左右,而科幻IP的授权金价格相比于五年前保守算来增加了10倍,交易频率也变的更高了。”8月22日,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三体》作者刘慈欣在接受数娱梦工厂采访时感慨说。目前,《北京折叠》已经收入进小说合集出版,而影视版权则已经卖给了一名韩裔美国人。《北京折叠》全文仅2万余字,讲述了未来阶层固化之后的北京,时空被分成三个空间供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使用,时空作为刚性资源被按照阶层等级递减分配。每过 24 小时,北京就会翻转、折叠,以使三个空间的人物理隔绝,穿越阶层被视为非法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郝景芳讲了一个来自第三空间的清洁工老刀因为穿越空间所经历的传奇的一天。有趣的是,《北京折叠》的译者刘宇昆同样是《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现居美国,本人也是一名出色的科幻小说家,同时是第一个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两个世界科幻小说大奖的华裔作家。在《三体》和《北京折叠》的获奖过程中,刘宇昆的国际化翻译在中国科幻作品屡获大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从《三体》到《北京折叠》,中国科幻作品屡获大奖之后,是否意味着科幻IP即将迎来新的风口呢?雨果奖的背后华裔力量说起《北京折叠》收获雨果奖的经历,译者刘宇昆所贡献的专业和国际化的翻译同样颇为重要。事实上在此之前,刘宇昆此前翻译的《丽江的鱼儿们》,《三体》都曾获奖(《丽江的鱼儿们》曾获第二届科幻奇幻翻译奖最佳短篇奖,《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的最佳长篇故事奖)。刘宇昆出生于 1976 年,英文名Ken Liu,8岁时随家人迁居美国,后来考进哈佛大学学习英美文学,同时跨学科选修了计算机课程,毕业后做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再后来,他考取哈佛法学院,现在波士顿从事诉讼顾问工作,专攻高科技专利案件。(图为刘宇昆)业余时间的刘宇昆是一名科幻作家,代表作品为《手中纸、心中爱》和《物哀》。正是前作使得刘宇昆同时获得了星云奖短篇故事奖和雨果奖的最佳短片故事奖,也是第一个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两个世界科幻小说大奖的华裔作家。从2011年起,刘宇昆开始帮助国内科幻作家陈揪帆翻译作品,首部作品便是后来获奖的《丽江的鱼儿们》。之后刘宇昆又在接下来的数年中翻译了包括《三体》在内的4部长篇科幻小说和包括《北京折叠》在内的40余部中短篇科幻小说。截至目前,刘宇昆仍是中国科幻中译英的过程中最好的译者。现在的刘宇昆不仅自己在做翻译,还积极推动发展中文科幻的英文翻译渠道,同时帮忙启动了 Clarkesworld 杂志的中文科幻项目。科幻IP的中国现状:头部内容5年涨10倍随着中国科幻作品屡获国际大奖,科幻IP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一线科幻作家的作品被哄抢,交易频率和授权金价格水涨船高;而网文泛科幻IP市场热度则十分稳定,甚至还存在被看空的可能。两级分化日益严重。上一届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告诉数娱梦工厂,目前全国保持创作的科幻作家数量仅在30人左右。与此同时,科幻IP的授权金价格相比于五年前保守算来增加了10倍,交易频率也变得更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头部科幻IP的影视化进程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便呈现加速之势,且清一色采取了高举高打的电影策略。2014年11月,中影以电影项目推介会的形式公布了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的电影改编计划,投资金额均超过4000万美元2015年4月,游族影业召开《三体》发布会,并于更早之前的3月18日正式启动《三体》的拍摄计划2016年6月,元力影业宣布将投资20亿打造青少年科幻片,而启动IP便是墨熊的《混沌之城》,据悉,该片由刘慈欣担任监制 而刘慈欣认为,科幻IP会面向更多的媒体形式,除了电影,未来的方向还包括电视、网剧、VR、游戏、舞台剧等等。值得关注的是,在创作门槛更低的网文泛科幻领域,IP市场的交易热度则十分稳定。天下书盟的版权运营总监何旻在接受数娱梦工厂采访时认为,网文泛科幻IP的内容出口是电视剧,网剧和网大,这与头部科幻IP的电影操作策略截然不同。“电视剧受广电总局的政策影响明显,例如随着弘扬主旋律的政策出台,下半年电视剧的创作风潮普遍转向正剧,对于泛科幻IP需求下降。而网剧和网大的创作发行则主要受公司风格和制片成本的影响,市场较为稳定。因此,在网剧和网大增量不大,电视剧创作转移的过程中,网文泛科幻IP反而存在被看空的风险。” 何旻表示。3动画能否超越真人剧成为科幻IP的乐土?如果仔细观察中国头部科幻IP的开发之路,不论是《三体》还是《混沌之城》,往往走的是由小说到电影的直接开发路径,其实在小说和电影中间仍有巨大的产业空间。许多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动画相比真人剧更有望成为科幻IP孵化的关键一环。因为相比真人剧而言,动画由于摆脱了真人和现实场景的束缚,反而能够在科幻IP的改编上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可实现性。例如日本的《攻壳机动队》、《来自新世界》等知名科幻IP均是从动画起家。著名科幻动画《纳米核心》的出品方、海岸线动画CEO鲁俊向数娱梦工厂表示:“以动画为载体进行科幻IP的连载具有更强的粘性,后期爆发力也更强,例如日本的《攻壳机动队》。此外,动画观众接纳度也更高。对于中国主流观众的现状而言,对于真人科幻剧这一载体的认知尚未建立起来,仍属小众范畴。而科幻题材作品在二次元中的观众教育已经完善,实现风险更低。”事实上,目前国内在真人科幻网剧/网大的制作过程中,已经暴露出制作成本过高,特效不达标等多种问题。此前游族影业出品,投资过亿的《三体》电影,正是由于各种问题导致延期。科幻动画大作、《双月之城》出品方龙沧文化CEO黄汇欣在接受数娱梦工厂采访时认为,通过动画载体能够突破科幻IP在剧作上的两大瓶颈:一为高视觉特效成本的瓶颈,二为持续产出效率的瓶颈。前者能够在相同视觉特效前提下,实现制作成本更低;后者则保证了这种效率的稳定性,且剧集可持续更新。转自:http://www.jiemian.com/article/814549.html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致敬世界经典:中国科幻作家的谦虚和自信—新闻—科学网
致敬世界经典:中国科幻作家的谦虚和自信 如果要你选一部科幻经典作品会选哪部,原因是什么?科幻作家、科幻研究学者飞氘让30位知名科幻作家来“表态”——选择并评价一部他们心中的科幻经典,最终结集成《想象科学:科幻文学经典撷英》(以下简称《想象科学》)一书。飞氘表示,“一方面是希望了解这些作家自己受到了哪些科幻经典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它成为一个推荐,让更多热爱阅读的朋友通过作家的眼光和分析,去了解和走进更多的世界科幻经典”。 比学术论文有趣 不久前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各类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想象科学》中的部分作家会聚在“世界经典与中国科幻”论坛上,就这一主题进行了畅谈。 科幻作家韩松直指本书的价值所在,“第一次,这么多的中国作家集中在一起评论世界经典,我读到了谦虚,另外我从中间读到了深深的自信”。 科幻作家韩松发言。 科幻作家宝树说对《想象科学》一书印象深刻的是每位推荐作家的写作风格完全不一样,有的写得像严谨的学术论文,有的写得像随笔,有的写得像读书书记,通过他们推荐的经典作品能反映出作家们的特色特点,其中有出乎他意料的,“比如说陈梓均是一位写硬科幻的作家,但是他喜欢的是介于科幻和奇幻之间的《来自新世界》。所以说,这本书带有很深的个人特色”。 ? 科幻作家宝树发言。 科幻作家吴霜表示,通过《想象科学》一书可以让读者知道科幻是什么、有哪些经典作品,以及它们好在哪里,而且“比一般的学术论文集更加有趣。” 阅读的资源和阅读快乐的资源 “经典是用来超越的,但经典也是百年以后去回溯它还能够获得更多思考的。” 科幻作家双翅目说自己非常喜欢“世界经典与中国科幻”这个主题,她推荐的是英国科幻小说大师W.奥拉夫·斯塔普雷顿的作品《最后与最初的人:临近与遥远未来的故事》。这是一部近100年前的小说,双翅目前两年读这部作品时发现,“20世纪许多科幻的观点和所说的‘梗’都能在书中找到,所以说,经典事实上是一个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科幻作家对于经典的解读,获得阅读的资源和阅读快乐的资源”。 科幻作家顾适致敬的是美国科幻作家特德·姜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他表示,“他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呼吸》。我相信每一代的科幻作家都会从前辈那里不断学习,这是一个传承过程,而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每个人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创新”。 科幻作家杨平推荐的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大机器要停止运转了》,这也是一部近120年前的作品,写于20世纪初,那个时代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剧烈的变化,新的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冲击他们原有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他联系到当下,“我们现在同样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都在不断地撞击我们,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在我们之后展开,在这个新的时代里面会有什么样新的观点、新的想法,都是当下的我们很难预料的,因此现在重新读这部作品,会发现很有意思,作家在这里面设想的很多东西可以在现在的互联网上看到,可以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看到很多影子”。 一条鱼怎么能想象出坐飞机里的人的感受 对选择的经典作品的原因,作家们有各自不同的缘由。 科幻作家赵海虹选评的是日本科幻作家藤崎慎吾的一篇小说《萤女》,并说“特别有意思”,这篇小说结合了日本轻小说及日本推理小说的模式,“用特别科学的方式,非常科学地建立在科学论文之上的想象,构建出来的一个内容”。 ? 科幻作家赵海虹发言。 吴霜推荐的是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它是电影《疯狂外星人》的原著,但原著和电影完全不一样。她喜欢上科幻并痴迷科幻就是因为这篇小说。“小时候不懂事,只能做到尊重老师,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没有发自内心的觉得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篇小说把老师的职业放在宇宙的层面,用文明传承的角度去表现时,当时我很震撼”。 科幻作家谢云宁2003年大学三年级时读到美国科幻作家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当时《科幻世界》连载了这部小说。他读后非常震撼,用小说里面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一条鱼怎么能想象出坐飞机里的人的感受”。“20多年过去了,弗诺·文奇的小说都进入中国市场,令人欣喜。” 科幻作家刘洋开始写作之后,看科幻小说的视角从以前单纯的欣赏变成学习,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写,如果自己来写从这个角度要怎么推进等,所以他选评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头环制造者》是从创作的角度来出发来分析的,“主要是从他的设定去分析。科幻小说里面有很多的设定,我发现菲利普·迪克经常不管不顾地向读者抛出一个又一个设定,这种设定的呈现方式有什么好处、和其他科幻作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我对此做了分析”。 科幻作家江波推荐的是美国作家雷·布雷德伯里的《霜与火》,“他的小说非常有艺术性,同时他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就是把人的一生浓缩在短短的8天里,从婴儿开始,然后经历青少年、成年到最后的衰老,故事很有意思,虽然只是在8天中发生的,却突然有了一种史诗的感觉”。 ? 活动现场作家合影。 作为《想象科学》一书的主编和论坛的组织者,飞氘是第一次参加世界科幻大会,作为一个科幻迷,他想象中的世界科幻大会,就是一个来自不同国家、各个地区、说着各种语言的科幻迷一起交流他们对科幻的热爱。 “今天中国科幻发展得比以前繁荣兴旺很多”,飞氘表示,其结果给人们带来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在这个非常好的契机和发展的时代,最期待的是不断地看到好的科幻作品被创造出来;二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被创造出来的前提,是我们对于已经影响了很多代人的、伟大的世界各地的科幻经典的阅读、学习、模仿、借鉴和超越。“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还需要更多地对世界科幻学习和借鉴。” ? 现场提问。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相关资讯
中国十大科幻城市名单发布,武汉入选 - 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10月21日,高校科幻平台青年科幻实验室联合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在世界科幻大会上发布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阶段性成果,其中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南京、重庆、广州、武汉、西安、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