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已经出笼”!听听资深班主任给家长的期末建议:“考试归来黄金五问……
交接仪式已经办完,神兽已经出笼!各回各家,各气各妈。在校怎样气老师,回家就怎样气爸妈,家长们请注意血压!为师们需闭关疗伤,准备来年再战。整整29天,愿你们母慈子孝,不要鸡飞狗跳。中饭记得烧,作业记得教;谈话要和蔼,逆反不能叫,记得总微笑。
二三十天和四个月相比,不会太长。 一个孩子和几十个孩子相比,容易得多。
另外,课长也给各位家长提醒本周要做的三件事:
1、考试完别问考的好不好,先给孩子一个大拥抱,再请孩子好好吃一顿,毕竟他们也辛苦一学期了!
2、出成绩后切记要淡定,控制好体内的洪荒之力!
3、看见孩子成绩单要沉得住气,切记孩子是你亲生的,他们不会,是因为遗传了你!
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看期末成绩时家长的胸怀
最后言归正传,给大家分享一位资深班主任老师给家长的期末建议:“考试归来黄金五问”
应该让孩子体验考试带给他们的感受,而不是让他们体验考试带给父母的感受;
因为庆祝是体验到自我满足感后与他人分享快乐。 而奖励意味着作为父母在高高在上地评判他们,抹杀了孩子自我满足感;
3、如果孩子不满意,给予共情和安慰: “看得出来,你很不开心。”“很遗憾你这次考得不满意”。
“看看你平时不用功复习,现在尝到不认真的后果了吧!
4、不管孩子满意还是不满意,都可以再鼓励孩子: “你觉得跟自己以前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而不是拿自己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 因为,让自己越来越好的内动力,是人的本能。 跟自己比产生幸福感,培养成长型思维。
“你觉得可以做什么让下次考试变得更好?咱们一起来想想吧!”
代替孩子体验生活不是家长该做的。但是,支持孩子做得更好,是我们家长的事!

“神兽”出笼,别慌!
今年暑假已经开始,结束时间是8月31日,这个被称作“近十年最长暑假”的60多天,成了一场奇妙的拉锯战:孩子们攥着“放飞自我”的号码牌,家长们却揣着“弯道超车”的焦虑清单。补不补习?放不放任?管不管手机?空调房里的拉锯战还没开始,不少家庭已经弥漫着“EMO”的味道。
是让孩子在补习班中“弯道超车”,还是允许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是要花大钱打造“精英体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成长契机?
别急,先听麓山君来“策一策”这个话题。
高价≠高效:打破暑假的“军备竞赛”迷思
在各大城市的少年宫门口,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们拿着厚厚的课程表,像指挥官一样安排着孩子的每一天。有家长花费数万元为孩子报名海外研学营,结果孩子全程在酒店刷手机,仅带回几张打卡照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沙推出的“免费游泳+社区托管”模式,依托工会和社区资源,为职工子女提供暑期看护、学业辅导等服务,受到家长广泛好评。此外,“跳水皇后”郭晶晶带孩子下田插秧的照片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被认为更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暑假的价值,究竟应该用什么来衡量?
要打造一个既有营养又有趣味的暑假,不妨找到四个维度的平衡点:
在学习方面,与其把孩子塞进填鸭式的补习班,不如来一场“厨房数学”实践。让孩子用200元预算设计一周的家庭采购清单,这比做一百道算术题更能培养数理思维。制作“阅读护照”,每读完一本书就绘制人物关系图,这样的知识内化过程远比机械背诵来得深刻。
健康管理不需要昂贵的私教课程。借鉴谷爱凌的“半小时法则”,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家庭运动——可以是父子登山计时赛,也可以是母女瑜伽打卡。用仪式感对抗惰性,让运动从“任务”变成“期待”。
实践活动更不必追求高大上。从学会做番茄炒蛋开始,到参与社区助老服务,这种阶梯式的成长更能培养责任感。组织孩子在小区摆摊义卖,既能锻炼财商,又能让他们体会到“给予”的快乐。
亲子时光的珍贵之处在于用心而非用钱。“家具交响乐”游戏中,锅碗瓢盆都能变成乐器;“镜子游戏”里,一个鬼脸就能引发全家欢笑。这些零成本的互动,往往能创造最温暖的记忆。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妨设计不同层次的实施方案:
基础版完全零成本:清晨的“家庭奥运会”,用枕头大战和阳台跳绳开启活力一天;夜晚的“星空茶话会”,一边数星星一边讨论《西游记》里的妖怪分类学。这些简单活动既能增进感情,又能激发想象力。
进阶版日均50元预算:让孩子拿着100元去超市进行采购谈判实战,学习如何权衡品质与价格;在小区里搭建“昆虫旅馆”,观察自然界的奇妙建筑师。这些活动培养的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生存智慧。
高光版单次500元内的特别体验:让孩子担任高铁一日游的领队,培养规划能力;参与非遗工坊的古法造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这些适度的高光时刻,会成为孩子记忆中的珍宝。
要实现这样的暑假转型,家长需要完成三个角色的转变:
要善用“三镜法则”:用“望远镜”看待成长,允许孩子有20%的时间看似虚度;用“显微镜”发现闪光点,比如摆摊时一次勇敢的吆喝;用“哈哈镜”化解冲突,把争执变成“表情包模仿赛”。
要掌握话语转换的艺术。把“别玩手机了”变成“要不要挑战镜子游戏?”,将“快写作业”转化为“采购清单需要你算折扣哦”。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达到了目的,又维护了亲子关系。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成为“脚手架”而非“监工”——在孩子需要时提供支持,在他们探索时给予空间。就像优秀的园丁知道,过度修剪反而会伤害植物的生命力。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教育焦虑的时代,我们或许需要重新理解暑假的意义。最好的假期,应该像一幅中国画——既有工笔勾勒的知识学习,也有写意留白的自由探索;既要接触远方的星辰大海,也要深耕社区的方寸田园。
当家长放下“监工”的鞭子,拾起“玩伴”的跳绳;当教育从银行转账变成共同体验,我们会发现:暑假最珍贵的馈赠,就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褶皱里。就像一棵树的成长,需要的不是精密的模具,而是阳光雨露的滋养,和自由伸展的空间。
封印“神兽”!超长寒假喜迎补充作业……
和你家娃斗智斗勇,电量还剩几格?
在今天下午的上海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教委主任陆靖介绍,为满足寒假延长期间我市初中及小学学生的学习需求,市教委已经在统一组织编制《寒假生活(补充版)》,并将于2月中旬以数字资源的形式通过学校下发到每一个学生,包括尚未返回上海的学生。
海岸君从负责这套《寒假生活(补充版)》编写的上海教育出版社获悉,《寒假生活(补充版)》供义务教育九个年级的学生学习2-3周,全部编制工作在10天内完成。该社于2月1日接到市教委通知后,经过充分讨论,当天就形成了编写方案,并通过微信群开展工作。
2月2日,责编团队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艺术等学科向全市优秀作者进行约稿,并根据当前特殊情况,设置了防病防疫知识、室内体育、心理健康以及劳动教育等专栏,邀请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华东师大心理教育团队、上海市体育教材编写团队进行编写和指导,使青少年学生既能学习到学科知识又能在特定时期做好自我保护、促进身心健康。
据悉,这份延长版《寒假生活》预计于2月10前完成编制。
需要说明的是,《寒假生活(补充版)》与原《寒假生活》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高中学校也会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适量适当的学习和作业资料。
消息一出,海岸君仿佛听到了学生的哀嚎,看见了父母的围笑。
卫生防疫(一年级):我是健康小卫士
1、和父母一起复习“六步洗手法”,把手洗干净吧!
2、读读小伙伴编的《洗手歌》,你也可以试着编一编。
想一想:为了战胜病毒,我们还该怎么做?
劳动技术(六年级):书架图书的归位
日积月累的灰尘,已经让我们忘记了书架早先的颜色了。把书架上的图书先都撤下,拿块干净的抹布,好好给书架擦洗一番。因为只是灰尘,没有厨房的油腻,擦洗工作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艰难。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也顿时敞亮了起来。干净的书架必然增添我们阅读的乐趣。
准备:在家中硬质的地板或床上进行练习;准备一个闹钟或计时器。
方法:在俯撑姿势下做到“一直线、两垂直、三平行”,即头部、背部、臀部、脚跟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两上臂(肩肘连线)同时垂直于地面上;双臂、双腿和双脚三部位相互保持平行,双脚踩地,身体紧绷、离开地面,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
评价:计时,每次尽量保持5分钟以上或和家人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
1、和自己比一比,看一看每天保持的时间是否增加?
2、和家人赛一赛、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更长?
心理健康(二年级):我的心情便利贴
灾害和疾病突然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会发生变化,有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害怕、难过,有时候是因为受到了爸爸妈妈、周围邻居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影响。这次疫情发生后,你有哪些心情和平时不一样?请你在家人的帮助下,按照下面的样子制作一个“情绪大树”,把你感受到的情绪,如开心、难过、害怕等等,写在便利贴上,然后粘贴到树冠合适的位置上,再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作 者| 陆梓华 郜 阳 陆佳慧
图 片 | 网 络 采访对象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