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叶普盖尼·奥涅金》|沉醉在古怪的梦里
评《叶普盖尼·奥涅金》|沉醉在古怪的梦里 2024-07-06 12:04 发布于:上海市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版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由立陶宛国宝级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指导。自2013年排演至今,不断收获好评,一度被观众赋予“人生戏剧”“直抵心灵最柔软处的舞台诗”等赞誉。 今年,是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继2017年乌镇戏剧节国内首演、2019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多城巡演后,时隔4年,再度来到中国。 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延续了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对现实、浪漫、命运、诗意等范畴的探究。他近于浪漫主义的悲剧性世界观带给作品唯美且诗意的悲凉。 全剧色彩风格纯度低,如一套莫兰迪色卡,天然的中性调,为故事蒙上一层灰蒙蒙的情绪,与原著作家普希金造就的“多余人”的思想内涵遥相呼应。 沉醉在古怪的梦里 原著《叶普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影响最为深远的长篇诗体小说。小说提笔于1823年,完成于1830年。聚焦该时间段,作家普希金遭遇流放,俄国正值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呼声高涨,而后,1825年12月俄国爆发了十二月人起义事件。 在此动荡背景下,俄国文学第一位“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就此诞生。 贵族青年奥涅金从上流社会来到乡下,却依旧无所适从浑噩度日,拒绝塔季扬娜的情书,重逢后又苦苦追寻。地主长女塔季扬娜则是理想与美好的化身,爱慕奥涅金时大胆写下情书,嫁为人妻时又能拒绝奥涅金的追求,直言:“我爱你,何必对你说谎。但是,既然我已经嫁给他,我就会永远忠于他。”故事就在二人无法改变现状的苦闷历程中展开。相较时下快节奏的娱乐需求来说,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一经开场,就是格格不入的平缓、朦胧和单一。上半场75分钟的时长,仅仅叙述了一句话即可概括的内容——青年奥涅金拒绝了塔季扬娜的情书。扩充的情节无非是奥涅金如何厌倦上流社会生活和触手可及的追捧又流连其中,以及塔季扬娜对待爱情抱有怎样至高无上的纯真遐想。 确实节奏缓慢得,不小心就会昏昏欲睡。里马斯·图米纳斯究竟为什么如此编排? 或许情节推进并非全场的主心骨,反而是行走在舞蹈室把杆上的女孩,过独木桥般,通过夸张、反复等肢体动作,透露出空虚、无意义的舞台氛围,恰好契合19世纪的时代写照才是焦点。 剧中台词说道:“如果你随着岁月的流逝,学会了忍受生活的冷酷,不沉醉在古怪的梦里......他可真了不起”。然而,摇晃不定的镜面,喊着无聊的角色,拉着床架的塔季扬娜都在被怪诞的梦所包裹。 上半场的绝望与平静和当代追求的节奏快感背道而驰,令人难捱。唯有,矗立在舞台后方的整面大镜子一丝不苟地映照出那个时代的人群,还有另一个时代的浮华。 如此看来,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之所以要用75分钟的时长,来构建“无意义”“重复”“平静”就显得可以理解了。 与“平静”相对立的“舞台生命” 与“平静”相对立的,是经由里马斯·图米纳斯编排创造的“舞台生命”,是本文希望寻找的舞台存在的任一物质都具有生命流动的可能性。包括风中翻涌的小书、妄图唤醒死者的乐器、大型车厢装置中的烛光、车板划过雪地的痕迹…… 这也许是里马斯·图米纳斯对于象征手法应用得游刃有余,抑或是物质本身就拥有“一沙一界”的力量。全剧的转折点,奥涅金在决斗时杀死好友连斯基。漫天的大雪飘落,前文所讲述的平缓在这一刻逆转,达到滚滚向前的境地,犹如沉睡的大地忽然被唤醒。 作为最重要的一场死亡戏份,没有出现任何强烈的死亡意象去冲击观众心灵,反而是流浪者弹奏着多姆拉,跪在连斯基的尸体旁,成为大雪纷飞里的支点。 作为唯一可以发出声音的多姆拉担起了“叹息”的任务。拨动琴弦的声响,轻巧得空间再大些就要听不清楚,它妄图叫醒死去的连斯基,不知连斯基的胳膊都已摇摇晃晃没了知觉。 全员停顿,大雪沉默,流浪者此刻究竟是剧中人还是剧外演奏者,我们并不清楚。于是,我们更愿意相信,哀婉的音乐是多姆拉在叹息。 用心观察里马斯·图米纳斯的作品,总会在细节处抓住生命摇曳的形态,发现背后蕴藏的巨大情感内核,以及其烘托出的诗意化戏剧氛围。笑称的话,是连装置和道具都能自带演技登场。 板车拉走连斯基尸体时,划过的巨大雪痕,是否在诉说生命的承重与苦闷。塔季扬娜把所有书摆在地上,风穿堂而过频繁地翻动书页,是否在告诉我们,你看时间在流动。 异曲同工的片段,还有塔季扬娜离开乡下时木桥拆景和马车搭景同时进行,既完成了换场的实质性任务,又体现出美好往事不复存在的另一重冲击。女孩们认命似的钻入马车,锤子叮叮咣咣地封上大门,密不透风的车窗,烛火摇摆不定,一会燃起,一会又熄灭,反倒是熄灭的时间更久一些。 富有冲击力的“舞台生命”牢牢驻扎在原著的“无能为力”感之上。前者动,后者静;前者向阳,后者悲怆。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的舞台就在动静、快慢的节奏间,起起伏伏,交织走向既定的幻想现实主义世界。最后,当塔季扬娜拒绝奥涅金的追求,请求他远离自己时。去世的奶妈被安排躺在舞台正中间,塔季扬娜缓缓道来:“我愿立刻抛弃舞会上的破衣裳......只要能让我回到那个第一次见到你的地方,回到那座卑微的坟墓,那儿安葬着我可怜的奶妈......如今那里只有十字架和一片荒凉......”一切到此结束。 如果她就是狠下心安葬掉自己的过去,也就罢了。偏偏主题曲《Old French Song》响起,她相拥着一只崇高的熊,再次起舞登场。原来,与熊共舞的少女,心中不曾放下过乡间的一切…… 从葬送到期盼,两场戏短短地衔接,就能造就一次伟大的遗憾,陷入一场古怪的梦境。 也许,这就是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值得被人们喜爱与品味的原因之一吧。 -劇終- 阿才鹅 开垦整齐的麦田 落笔于2024年6月30日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歌剧厅观看后 配图为剧照 摄影 塔苏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更多阅读可点击 金士杰| 张艾嘉 |林怀民 |刘敏涛 佟欣雨 |丁一滕 |杨易 |方俊杰 史依弘 |蒋瑞征|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冯英|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张晋浩 张志林|方书剑 |张会芳|古佳妮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普希金选集 第五卷 叶普盖尼.奥涅金 诗体长篇小说
图文详情普希金选集 第五卷 叶普盖尼.奥涅金 诗体长篇小说 举报作者: 不详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1985 装帧: 平装 作者: 不详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1985 装帧: 平装 售价¥5.00 品相八五品 优惠满包邮优惠满减券发货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请选择所在地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延迟发货说明时间:说明:上书时间2023-03-29 数量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立即购买加入购物车收藏分享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叶甫盖尼·奥涅金 (豆瓣)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一七九九——一八三七)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高峰,就是从普希金开始的。 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部诗体作品,自然具有诗歌的抒情性;但它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所以作者把它叫做“小说”。一八二三年动笔时,普希金的创作正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八年后,《叶甫盖尼·奥涅金》于一八三○年完成。它总结了作者一八三一年以前的全部创作经验,以后普希金就转入了散文写作。这种创作方法和文体的变化,和社会背景是有关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四章写于十二月人起义之前,基调比较明朗;从第五章起,调子变得阴郁、低沉起来,故事也越来越向悲剧性的结尾发展。这些正是时代气氛的反映。
相关资讯
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普希金是俄罗斯最著名的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说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国文学之始祖”,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普盖尼·奥涅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