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5-24 12:43:09
6月25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四川绵阳举办2023年度中国网络科技科幻文学创作扶持项目发布活动,10部网络科幻小说从118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创作扶持。会上,中国作协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他表示,此次发布活动是网络文学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网络文学要牢记国之大者,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弘扬科学家精神,优化题材结构,加大科技科幻题材创作,向世界讲好当代中国的好故事,推进文学和科技协同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 去年9月,网络文学中心发布“2023年度中国网络科技科幻文学创作扶持计划”,获得网络文学界广泛关注。截至申报期限,项目共征集到18家网站、15家省市作协申报作品118部。6月17日,经过严格评议和投票,评选出《植物人医生》《大国重器2:智能时代》《穿越微茫》等10部作品,题材涵盖科技创新故事与科学家精神、航空航天、核科技与新能源、未来世界等。入选作品中,《初夏的函数式》聚焦科技工作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卫星研制自立自强的奋斗实践,生动塑造了新老两代科研工作者的人物群像;《植物人医生》以植物人医疗这一特殊领域为背景,在硬核的书写中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一路奔北》以中科院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为原型,展示了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生活工作图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历史纵深感;《赛博封神志》《萤火之城》《大国重器2:智能时代》反映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思考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技术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与伦理变革;《维度》《我不是赛博精神病》《终末的绅士》《穿越微茫》通过对未来世界的想象,探讨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构想宇宙的多样图景,思考生命的意义等人类终极问题。入选作品推介词《初夏的函数式》 作者:风晓樱寒(李宇静) 作品聚焦科技工作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卫星研制自立自强的奋斗实践,表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与人生追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又紧扣时代脉搏,表现当代青年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生动塑造了新老两代科研工作者的人物群像。《植物人医生》 作者:柠檬羽嫣(苏东宁) 作品以植物人医疗这一特殊领域为背景,综合反映绵阳在人工智能、医学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描写极具专业性,在硬核的书写中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语言细腻、细节丰沛、故事性强,通过科学幻想书写,表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索。《大国重器2:智能时代》 作者:银月光华(李遨) 作品以扎实过硬的专业技术描绘,塑造了怀揣崇高科技梦想的热血青年形象,通过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科研人艰辛坎坷的奋斗之路与逐梦历程,让科幻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世界深刻映照,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体现出宽广深邃、睿智前瞻的大国情怀,证明了中国科研的坚韧与担当。《一路奔北》 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李颖娟) 作品以中科院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为原型,通过年轻科研团队在国产卫星导航项目上攻坚克难的征程,塑造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群像,展示了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生活工作图景,表现他们对航天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诚挚热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历史纵深感。《萤火之城》 作者:童童(童敏敏) 作品在生态文学的精神底色中,在科技光芒的辉映下,描绘发达的生物神经技术所营建的科技世界,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传递“有喜有悲有爱的人类世界”带来的力量与温情,引发读者对友情、爱情与责任等人生课题的深刻思考。《我不是赛博精神病》 作者:板斧战士(王威) 作品深刻把握赛博朋克世界的文化内核,在世界设定方面进行大胆拓展,表现了面临绝望环境时从中国本土文化获得力量、以力破巧的斗争思想,扭转了以前赛博朋克作品的颓唐风格,成为近年来“中式克苏鲁”创新性的前沿之作。《维度》 作者:龙骨粥(李易谦) 作品将科幻与推理融为一体,通过跳脱的语言、大开大合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以极具想象力的“重力消失”为故事开端,巧妙连接现实与未来,打开了层层递进的想象空间,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化为勇于作为的担当,展现出对科技发展的边界等问题的深入思索。《穿越微茫》 作者:匪迦(张栩) 作品涉及航天科技、生物科技、智能科技等方面专业知识,通过想象与科技的巧妙融合,讲述全球升温的灾难背景下,人类与AI合作拯救地球的故事,表现出在面对微茫的未来时,人类所体现出的智慧、责任和勇气。作品立意高远,具有警示意义。《终末的绅士》 作者:穿黄衣的阿肥(张驰) 作品将悬疑、克苏鲁、蒸汽朋克、无限流等诸多网文元素融于一炉,以新颖的剧情、精湛的文笔、严谨的逻辑和飞扬的奇思,淋漓尽致展现了末世病态世界的残酷与荒凉,生动表现了人类对抗域外威胁的坚毅勇气和积极探索。《赛博封神志》 作者:羽轩W(翁梦妮)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将赛博朋克与中国神话元素相结合,融“数字生命”“时空穿梭”等硬核科幻设定于一体,探讨AI成为智能生命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在反思AI霸权可能性的同时,讴歌人类不屈的主体精神,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国潮科幻”作品。-->
...快科技3月30日消息,日前,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在大会论坛上,科幻作家刘慈欣谈到了DeepSeek对科幻文学的驱动和发展。据央视财经报道,对于DeepSeek未来是否有可能替代科幻作家的问题,刘慈欣表示,暂时不太会,但是再过10年、20年,从理论上说完全可能代替科幻小说作家。他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去讲,所有人类作家的身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被AI所替代的。在谈到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局面时,刘慈欣称:“我个人认为首先停止自我安慰,坦然去面对技术的冲击以及这种冲击对我们的领域所造成的那种天翻地覆的影响。” 据了解,刘慈欣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三体三部曲”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拾柒文章内容举报
太空电梯最受大众期待【“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发布】10月22日上午,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重磅子活动——“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发布。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江波,著名科幻学者刘兵、严锋、吴岩,评选活动顾问、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及夫人克林克·卡洛琳·乔安,评选活动顾问、美国著名科幻编辑、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编辑尼尔·克拉克等现场分享了评选过程和感受。最终,上榜“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榜单的依次为:太空电梯、赛博空间(虚拟世界或元宇宙)、脑机接口、纳米机器人、生物计算机、人体冬眠、机械外骨骼(动力装甲)、戴森球、量子计算机、脑库。其中,在今年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中惊艳亮相的太空电梯,在公众点赞排名中一马当先,获评“最受大众期待的未来科技”。发布会现场,嘉宾们表示,“十大未来科技”以科幻作品为载体,将进一步拓宽想象力的边界,并帮助不同领域的读者获取很多科技前沿资讯,获得前瞻性的视野,更好地助力科幻作品照进现实生活。-->目前,中国科幻产业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氛围良好,基础扎实,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科幻人群、爱好者人群、粉丝人群,科幻产业产值高达780亿元并持续增长,有力地带动了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乘势而上,本次评选出的“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将通过科幻作品这个载体,继续挖掘新潜力,进一步激发科幻作家的创作灵感,唤起科幻迷群体的持续关注,从而助力科幻产业加速发展,并为科学插上充满想象力的翅膀,进一步助推科学把科幻设想变成现实,孵化出真正改变人类世界的“未来科技”。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华西都市报》2023年10月23日A5版 【编辑:张燕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