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30 00:29:51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意设计的人名谐音隐喻极多,典型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甄英莲(真应怜)、霍启(祸起)、娇杏(侥幸)、冯渊(逢冤)、秦钟(情种)、詹光(沾光)、单聘任(善骗人)、卜固修(不顾羞)、卜世仁(不是人)……
以上这些是在单一人名中设计了谐音隐喻的,还另有一种谐音隐喻是通过一组相关的人物名称组合谐音成一个词的,最典型的就是贾家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连起来“元迎探惜”的谐音是“原应叹息”的含义。
在以上这两种人名谐音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设计人名谐音时的统一标准:该人名所对应的谐音隐喻是与该人物的性格、命运相呼应相对照的,可谓是严丝合缝、形神兼备。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名字中有谐音隐喻的人物,基本上都不是《红楼梦》全书最核心的主角,都是一些相对次要的角色,全书真正的主角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些名字当然有其深刻的寓意,但并没有谐音梗),以及贾家的绝大多数男男女女的名字里,都是没有明显的谐音隐喻的(注:当然也一直有观点把一些人名牵强附会地做了一些自以为是的谐音隐喻,那都是不足证的)。
这说明作者在设计角色名字的时候,把一些谐音梗放在一些不重要的角色上,把这些人名谐音隐喻当成“引子”,起到暗示、揭露、引导的功能,而不把谐音梗放在真正的主角身上,因为那样就显得轻浮了、浅薄了、油滑了。很显然,曹雪芹懂得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