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红学研究领域最新重大发现:刘姥姥女婿一家三代的人名隐喻

更新时间: 2025-08-28 15:13:49

阅读人数: 164

本文主题: 主角收了一家三代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意设计的人名谐音隐喻极多,典型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甄英莲(真应怜)、霍启(祸起)、娇杏(侥幸)、冯渊(逢冤)、秦钟(情种)、詹光(沾光)、单聘任(善骗人)、卜固修(不顾羞)、卜世仁(不是人)……

以上这些是在单一人名中设计了谐音隐喻的,还另有一种谐音隐喻是通过一组相关的人物名称组合谐音成一个词的,最典型的就是贾家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连起来“元迎探惜”的谐音是“原应叹息”的含义。

在以上这两种人名谐音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设计人名谐音时的统一标准:该人名所对应的谐音隐喻是与该人物的性格、命运相呼应相对照的,可谓是严丝合缝、形神兼备。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名字中有谐音隐喻的人物,基本上都不是《红楼梦》全书最核心的主角,都是一些相对次要的角色,全书真正的主角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些名字当然有其深刻的寓意,但并没有谐音梗),以及贾家的绝大多数男男女女的名字里,都是没有明显的谐音隐喻的(注:当然也一直有观点把一些人名牵强附会地做了一些自以为是的谐音隐喻,那都是不足证的)。

这说明作者在设计角色名字的时候,把一些谐音梗放在一些不重要的角色上,把这些人名谐音隐喻当成“引子”,起到暗示、揭露、引导的功能,而不把谐音梗放在真正的主角身上,因为那样就显得轻浮了、浅薄了、油滑了。很显然,曹雪芹懂得这一点。

基于以上的这些认知。近日,我在再次重读《红楼梦》时,读到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突然觉得,咦?作者似乎在这里埋了点什么东西啊?!因为这段文字写得非常奇怪,先贴原文如下: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没有觉得哪里奇怪呢?

我认为非常奇怪值得琢磨的点有:

这家王姓“小小之家”的祖上作过“小小京官”,因而还与王夫人、王熙凤的“金陵王家”攀上了亲戚,但是作者却不提这位“小小京官”的名字,然而却详细地提到了这位“小小京官”的儿子的名字叫“王成”,这是为什么?然而王成也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他刚刚死了,根本没有故事要写他;然后又提到了王成的儿子,但是又只说他的小名“狗儿”,专门不提他的大名,为什么写到王成的时候就写大名,但写到王成的儿子的时候就只说小名?狗儿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已经娶妻生子了,为什么只写他的小名而不说他的大名?以及更可疑的是:为什么作者对狗儿的儿子也只提小名“板儿”不提大名?当然他还是个小孩子只提小名也顺理成章,但是你见过哪个小孩的小名叫“板儿”吗?你读了这么多遍《红楼梦》,你没觉得“板儿”这个小孩名很奇怪吗?

我认为作者曹雪芹在这一段里一定藏有乾坤,为了藏此乾坤,他才不得不如此设计。

曹雪芹如此设计王成一家三代的名字 ,是为了在这一家三代人名身上隐藏一个词,一个对于整部《红楼梦》来说都至关重要的词:

这就是王成一家三代人名组合谐音的含义,也是作者在设计人名时专门把王成用大名而他的儿子、孙子都用了小名的原因。另外, 因为“王成”是“成王”的颠倒,所以儿子“狗儿”(寇)与孙子“板儿”(败)是也是颠倒。

那么,这个谐音组合到底是牵强附会的还是符合人物命运的形神兼备呢?这是很清晰明了的:王成父亲是京城小官,虽然小,但是还能和金陵王家攀上同宗关系,说明1)王成父亲那时还有点身份2)金陵王家那时还没有太盛;所以王成小时候他爸给他起了个很有希望的名字“成”;然而王成终究没有“成”,败家了,“家业萧条”,连在京城里都住不下去了,搬到乡村里住了,真正成了一家农民;王成的儿子更没有成,从小到大都被人叫狗儿,甚至连个大名都没有,应该没有上过学,一辈子务农;狗儿的儿子板儿还小,眼看着也是没有大名、不会去上学的,一辈子也翻不了身了……

反观金陵王家呢,在王成父亲时还能和人家攀上关系,现在已经成了“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盛得不能再盛了……

所以,我可以100%地下这个结论: 曹雪芹对王成一家三代人名“王成、狗儿、板儿”的设计,就是为了谐音隐喻“成王(王成)败(板)寇(狗)”。

我认为这个发现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甚至是自胡适研究《红楼梦》以来近一百年间红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发现没有之一。因为: 曹雪芹的整部《红楼梦》,写的其实就是这四个字“成王败寇”

另外,与此相关的,曹雪芹的另外一个重要嵌套设计,是对王熙凤的女儿巧儿命运的设计:巧儿的名字是王成的亲家刘姥姥起的,而按照曹雪芹的设计,巧儿最终是嫁给了王成的孙子板儿,巧儿也因此成了贾家家败后唯一得了善终的人。

这是作者对“成王败寇”的反讽,是此处用王成一家三代人名隐喻“成王败寇”的第二层深意!“巧姐”的巧字之巧,真正含义在此。

我说一句不夸张的话:这才是真正看懂《红楼梦》的真正线索。

我的这个发现,是我的首创发现吗?《红楼梦》成书260年来有没有读者和研究者发现了这一个极为重要的“成王败寇”隐喻呢?

我先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一个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号“漫话红楼”在两年前写过一篇专门研究王成一家名字的文章《白话红楼|从王成到王狗儿,王家的凋零史,贾府的前车之鉴》,文章的观点也没有错,但是并没有揭示王成一家三代的名字含有“成王败寇”的谐音隐喻。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了,王成一家三代名字的“成王败寇”隐喻这一重要内涵自《红楼梦》成书至今的260年间是没有被读者发现的。因为如果有人早已经发现了这一点,这一十分重大的隐喻(比“原应叹息”的隐喻重大得多),那么这篇2023年的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公众号文章一定会写到。

为了保险,我又搜了一下学术论文库,包括最新的一些学术论文,比如杨洪霞2022年12月发表在《汉字文化》上的《<红楼梦>人名的归类与文化探析》、傅义春 2025年4月发表在《明清小说研究》上的《<红楼梦>人物命名新探》,在这些“红学研究”的最新相关学术论文里,都没有揭示这一重大隐喻。

我就是发现了《红楼梦》中“成王败寇”谐音隐喻的第一人,260年来的第一人。而这一成果的发现,至少应该是自胡适研究《红楼梦》以来的红楼梦研究领域最重大、最重要的发现。

因为,《红楼梦》一书的真正主旨, 作者写的就是这四个字“成王败寇”,以及对这四个字的讽刺、否定

红学研究领域最新重大发现:刘姥姥女婿一家三代的人名隐喻

一家四口祖孙三代被邻居杀害原因令人发指

原标题:[津云特稿]一家四口祖孙三代被邻居杀害,有何“深仇大恨”?原因令人发指

津云新闻记者张赫洋发自河北沧州

清早,一家四口涉及祖孙三代接连被杀,这样的惨剧近日发生在沧州南皮县马东村一村民家中。

6月19日,南皮县公安局微信公号发布通报称,清晨8时许,南皮县潞灌乡马东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经侦查,李俊廷(男,1955年10月18日出生,南皮县潞灌乡马东村人)有重大嫌疑,逃跑时上身穿浅色横条半袖,下身黑色长裤。身高1.75米左右,体态较胖,中长发,请各单位及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现,如有线索请与南皮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联系。

南皮县公安局协查通报的李俊廷照片

随后,受害者家门口及所在村集结了众多警力,村民们震惊之余纷纷议论此事,当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在受害者家的南侧区域,被警方抓获归案。

一家四口涉及祖孙三代被杀,缘何会发生这样的惨剧?究竟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家有怎样的“深仇大恨”?津云新闻记者赴事发地进行调查。

6月25日下午,沧州南皮县马东村,天气炎热,走出家门闲逛的村民微乎其微,津云记者几经询问,打听到了受害者家的位置,而犯罪嫌疑人李俊廷家正与受害者家毗邻。

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南皮县公安局微信公众号通报,6月19日早晨8点23分,南皮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潞灌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4人死亡。案发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攻坚,当日16时20分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抓获。

经初审,李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现在李俊廷家已经人去屋空,他家属这几日一直不住在这里。”村民王强(化名)一边为津云记者引路一边说道:“受害者家则昨天刚出完殡。”

25日下午,受害者家门口仍有警车与警力,受害者家大门紧闭,警方不允许进入。王强说:“受害者家庭是老实人家,这太老实了就容易受欺负。”

受害者家大门紧闭,警方不允许他人入内

犯罪嫌疑人李俊廷家大门紧锁,屋院内已经没有人。“李俊廷家相对强势一些,不过他家之前也没听说犯过什么大事儿,这次李俊廷一下子杀了邻居一家四口,村民们实在难料想到。”王强皱起了眉头。

25日下午,津云记者在受害者家旁见到了其亲属林芳(化名),林芳眼含泪水,捂着胸口痛苦地回忆:“李俊廷杀害了我的母亲、小侄子、爷爷和奶奶。”

6月19日上午9点,林芳正开车去上班途中,接到了村里邻居打来的电话:“你赶快回来吧,你家里出了些事儿。”由于邻居怕林芳开车时接受不了噩耗而出事,当时并没有细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林芳赶到母亲家,看到门口已经被戒严,全是警察。她才知道家里出了天大的事儿,感到一阵眩晕。林芳说:“母亲家的院子里全是血迹,屋里也有一大滩血,当时我家被杀四口人的尸体已经被警方送出院子了。”

后来林芳才得知,出事那天早上,犯罪嫌疑人李俊廷先是送他自己的孙子、孙女上学,还特意嘱咐老师“放学时一定要我家人亲自接孩子,才可以让孩子走”,随后,李俊廷就直奔林芳母亲家。

那时是早晨8点左右,李俊廷拿了长刀,径直走入林芳母亲家院子内。

“当时我母亲家院子大门没锁,农村人家多不锁门,谁能料想到能出人命。”林芳痛心地说:“李俊廷进入林家院子,看到我母亲正在哄我3岁的侄子玩儿,直接拿刀杀害了我母亲还有小孩子。”

随后,李俊廷又拿刀杀害了在院子内的林芳奶奶。由于林芳的爷爷在地里工作完才回家,清早很累还在屋里睡觉,李俊廷又闯入屋里将林芳爷爷杀害。

“随后,李俊廷从我母亲家院墙翻了出去,把作案的刀也带走了,还换了一身衣服。”林芳说:“当天下午,李俊廷在我母亲家南侧的区域被抓获,有人听到他被抓后交代,当时想着看到村里其他与他家结过怨的人,也准备都杀了。”

“我母亲47岁,小侄子才3岁,爷爷奶奶也是七十出头的年纪。”林芳眼中泛泪:“太残忍了,怎么能就这样杀了我家四口人。”

走在马东村,可以看到这里多是低矮的平房与田地,看不到工厂。

“村里人多是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种地这块算是经济收入的重头。”村民马民(化名)告诉津云记者。

而这起四人被杀惨案的原因,就是与占地种树纠纷相关。“我家实在料想不到,经济纠纷会造成这么大的悲剧。”林芳说。

林芳回忆,早些时候他们俩家并未有什么矛盾,由于李俊廷身体有阵子不好,林芳爷爷还帮过李俊廷家的忙。

今年3月份两家关系出现转折,由于李俊廷家的地和林芳母亲家的地紧挨着,林芳母亲家在把树紧挨着李俊廷家地种植的时候,被李俊廷要求留出一条过道,不能紧挨着这样种树,两家就起了隔阂。

随后,李俊廷的妻子还到林芳母亲家特意说了这事儿。“最后我爷爷也同意把地留出过道了,但是李俊廷的妻子还是不满意。当时李俊廷的妻子说自己心脏病刚出院,躺在我母亲家屋里的地面上说自己犯病了,还报警了,让我家赔2000元医疗费。”林芳回忆。

林芳觉得这事儿挺莫名其妙。“李俊廷家挺霸道的,之前听说也圈院子占过别人家地盘。这次找我母亲家赔钱,我母亲家就是考虑到白天家里的儿子出去工作,只剩下母亲、小侄子和爷爷奶奶,怕李俊廷再来我家找麻烦,经过协调后就陪了李俊廷家1500元,他家也同意了。”

占地纠纷从爆发到赔钱一直发生在今年三月份。“你看,我母亲家的地是这块,这边是李俊廷家的地。”林芳带津云记者来到位于其母亲家不远处的种地纠纷地带,两家争论的过道上,还是种着树。“现在是李俊廷家种的树,原本这里是我家种的树,后来我家把树拔了留过道,李俊廷反而种上了树,这些树5年成熟时大概可以收入两万元。”

林芳手指区域为与李俊廷家起矛盾的种树“过道区”

本以为赔了钱又让了过道,就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未料想,6月19日事发前一周,李俊廷又开始在林芳母亲家门口骂人。“起初我母亲家里人没理他,但是他接连骂了好多日。出事儿前一天,我母亲家里人实在受不了,回骂了他,两方起了争执。转天一早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林芳痛苦地说:“这样的事实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一家四口祖孙三代被邻居杀害,有何“深仇大恨”?原因令人发指

清早,一家四口涉及祖孙三代接连被杀,这样的惨剧近日发生在沧州南皮县马东村一村民家中。

6月19日,南皮县公安局微信公号发布通报称,清晨8时许,南皮县潞灌乡马东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经侦查,李俊廷(男,1955年10月18日出生,南皮县潞灌乡马东村人)有重大嫌疑,逃跑时上身穿浅色横条半袖,下身黑色长裤。身高1.75米左右,体态较胖,中长发,请各单位及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现,如有线索请与南皮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联系。

南皮县公安局协查通报的李俊廷照片

随后,受害者家门口及所在村集结了众多警力,村民们震惊之余纷纷议论此事,当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在受害者家的南侧区域,被警方抓获归案。

一家四口涉及祖孙三代被杀,缘何会发生这样的惨剧?究竟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家有怎样的“深仇大恨”?津云新闻记者赴事发地进行调查。

6月25日下午,沧州南皮县马东村,天气炎热,走出家门闲逛的村民微乎其微,津云记者几经询问,打听到了受害者家的位置,而犯罪嫌疑人李俊廷家正与受害者家毗邻。

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南皮县公安局微信公众号通报,6月19日早晨8点23分,南皮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潞灌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4人死亡。案发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攻坚,当日16时20分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抓获。

经初审,李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现在李俊廷家已经人去屋空,他家属这几日一直不住在这里。”村民王强(化名)一边为津云记者引路一边说道:“受害者家则昨天刚出完殡。”

25日下午,受害者家门口仍有警车与警力,受害者家大门紧闭,警方不允许进入。王强说:“受害者家庭是老实人家,这太老实了就容易受欺负。”

受害者家大门紧闭,警方不允许他人入内

犯罪嫌疑人李俊廷家大门紧锁,屋院内已经没有人。“李俊廷家相对强势一些,不过他家之前也没听说犯过什么大事儿,这次李俊廷一下子杀了邻居一家四口,村民们实在难料想到。”王强皱起了眉头。

25日下午,津云记者在受害者家旁见到了其亲属林芳(化名),林芳眼含泪水,捂着胸口痛苦地回忆:“李俊廷杀害了我的母亲、小侄子、爷爷和奶奶。”

6月19日上午9点,林芳正开车去上班途中,接到了村里邻居打来的电话:“你赶快回来吧,你家里出了些事儿。”由于邻居怕林芳开车时接受不了噩耗而出事,当时并没有细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林芳赶到母亲家,看到门口已经被戒严,全是警察。她才知道家里出了天大的事儿,感到一阵眩晕。林芳说:“母亲家的院子里全是血迹,屋里也有一大滩血,当时我家被杀四口人的尸体已经被警方送出院子了。”

后来林芳才得知,出事那天早上,犯罪嫌疑人李俊廷先是送他自己的孙子、孙女上学,还特意嘱咐老师“放学时一定要我家人亲自接孩子,才可以让孩子走”,随后,李俊廷就直奔林芳母亲家。

那时是早晨8点左右,李俊廷拿了长刀,径直走入林芳母亲家院子内。

“当时我母亲家院子大门没锁,农村人家多不锁门,谁能料想到能出人命。”林芳痛心地说:“李俊廷进入林家院子,看到我母亲正在哄我3岁的侄子玩儿,直接拿刀杀害了我母亲还有小孩子。”

随后,李俊廷又拿刀杀害了在院子内的林芳奶奶。由于林芳的爷爷在地里工作完才回家,清早很累还在屋里睡觉,李俊廷又闯入屋里将林芳爷爷杀害。

“随后,李俊廷从我母亲家院墙翻了出去,把作案的刀也带走了,还换了一身衣服。”林芳说:“当天下午,李俊廷在我母亲家南侧的区域被抓获,有人听到他被抓后交代,当时想着看到村里其他与他家结过怨的人,也准备都杀了。”

“我母亲47岁,小侄子才3岁,爷爷奶奶也是七十出头的年纪。”林芳眼中泛泪:“太残忍了,怎么能就这样杀了我家四口人。”

走在马东村,可以看到这里多是低矮的平房与田地,看不到工厂。

“村里人多是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种地这块算是经济收入的重头。”村民马民(化名)告诉津云记者。

而这起四人被杀惨案的原因,就是与占地种树纠纷相关。“我家实在料想不到,经济纠纷会造成这么大的悲剧。”林芳说。

林芳回忆,早些时候他们俩家并未有什么矛盾,由于李俊廷身体有阵子不好,林芳爷爷还帮过李俊廷家的忙。

今年3月份两家关系出现转折,由于李俊廷家的地和林芳母亲家的地紧挨着,林芳母亲家在把树紧挨着李俊廷家地种植的时候,被李俊廷要求留出一条过道,不能紧挨着这样种树,两家就起了隔阂。

随后,李俊廷的妻子还到林芳母亲家特意说了这事儿。“最后我爷爷也同意把地留出过道了,但是李俊廷的妻子还是不满意。当时李俊廷的妻子说自己心脏病刚出院,躺在我母亲家屋里的地面上说自己犯病了,还报警了,让我家赔2000元医疗费。”林芳回忆。

林芳觉得这事儿挺莫名其妙。“李俊廷家挺霸道的,之前听说也圈院子占过别人家地盘。这次找我母亲家赔钱,我母亲家就是考虑到白天家里的儿子出去工作,只剩下母亲、小侄子和爷爷奶奶,怕李俊廷再来我家找麻烦,经过协调后就陪了李俊廷家1500元,他家也同意了。”

占地纠纷从爆发到赔钱一直发生在今年三月份。“你看,我母亲家的地是这块,这边是李俊廷家的地。”林芳带津云记者来到位于其母亲家不远处的种地纠纷地带,两家争论的过道上,还是种着树。“现在是李俊廷家种的树,原本这里是我家种的树,后来我家把树拔了留过道,李俊廷反而种上了树,这些树5年成熟时大概可以收入两万元。”

林芳手指区域为与李俊廷家起矛盾的种树“过道区”

本以为赔了钱又让了过道,就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未料想,6月19日事发前一周,李俊廷又开始在林芳母亲家门口骂人。“起初我母亲家里人没理他,但是他接连骂了好多日。出事儿前一天,我母亲家里人实在受不了,回骂了他,两方起了争执。转天一早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林芳痛苦地说:“这样的事实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