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7 01:31:16
《水浒传》的结局是个悲剧,却也有那么几位好汉算是笑到了最后。
比如那“没羽箭”张清,别看他已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战死,至少他的爱妻琼英是给他生了个孩子,书中提到他的儿子张节后来还立下累累战功,算是光宗耀祖了。
又如草包宋清,那哥们是作为宋江的弟弟混上梁山,没有一技之长,上山后也只是被宋江安排负责宴会事宜,就是典型的混子,然而他不仅继承了宋江的官职,甚至还得了个有出息的儿子,他儿子宋安平后来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当真让人羡慕。
这不禁让人纳闷,这些配角尚且能开枝散叶,为何如主角一般的武松却绝了后?
当初他为何要杀了那原本应该成为他妻子的玉兰?若他留玉兰一命,他后来的人生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武松这个角色之所以出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强劲的实力,他在景阳冈徒手打虎的桥段确实足够惊艳,但书中强者如云,若只是如此,他不至于火出圈。
这个角色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是非分明,这一点从他初遇宋江时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当时的他可不是什么打虎英雄,只是在柴进府上避难的可怜人,甚至因为脾气性格问题,柴进都有些冷落他了,宋江此时踢到他的火钳柄,他很是生气,差点要打宋江,可当柴进一介绍对方是“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武松对宋江的态度顿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半年以后,孟州,张都监家,当武松在月下看到那个叫玉兰的姑娘时,恍惚间,他蓦然愣住:太像了!太像那个被自己呼为嫂嫂、却又被自己亲手杀死的女人。
往事不堪,却总惹人频频回首……
■虽不曾说出,但武松是爱潘金莲的
初见潘金莲,武松必是吃了一惊。“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眼前的女人,那样的美丽,但美丽的脸上却有着些许的哀愁。
凝视间,那哀愁突然烟消云散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武松发觉,嫂嫂脸上哀愁的消散,竟是因为他的出现。
“(叔叔)何不搬来一家里住?早晚要些汤水吃时,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叔叔却怎地这般见外?自家的骨肉,又不伏侍了别人。”“若得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叔叔是必记心,奴这里专望。”——武松情商颇高,潘金莲这些于叔嫂间实已过头的言语,他如何不明白?
但对嫂嫂的隐隐暧昧,武松的态度是含混的。书中说,“那妇人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只看着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过,只低了头,不恁么理会。”
不理会,对一个满腔只有爱情的女人来说,简直就是默许。
而武松接下来的一个举动,就更令人费解了。“过了数日,武松取出一匹彩色缎子与嫂嫂做衣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