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08 14:01:00
系列中最喜欢的一本。作者显然不怕标题透;标题透了都能让人目瞪口呆。评论不知为何不能发出,先聊聊天文起名这个话题吧。
遍布星空的奇幻名词多数都来自古典(希腊罗马)。过去读到萨根”暗淡蓝点”时,为着每章开头引用古诗文的浪漫情怀而感动过(“在特里同的海边,我吐露自己的心声“…) 最近因为”其主之声”读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怀疑科普作品是引用古诗文的重灾区。 “太空漫游”里提到,天体命名向公众大大科普了希腊神话。当我认真想着地球周围飘着的天体,它们的西方名字本意都是什么时,有时可以酝酿出头晕目眩之感:银色的信使、金色的爱神、铁锈色的战神;众情人环绕的朱庇特大神,伊娥、伽倪墨德、欧罗巴,还有地球的木星探测器朱诺;食子的农神萨图恩和他的泰坦诸神;被推翻的天神克洛诺斯;海神和他的特里同;过小的冥王和过大的摆渡人喀戎;矮行星谷神、妊神、灶神。太阳系外喜闻乐见的半人马座比邻星三星,螺旋星系仙女座安德洛墨达… 天体命名如同给孩子起名,不但引起联想还能带偏情绪。“星际穿越”的黑洞”卡冈图亚”典出拉伯雷”巨人传”(中世纪,已经不是古典了);按同一系列命名的原则,那么同星系就会有”庞大古埃”、”巴汝奇”、”约翰修士”… 这个星系就会变得喜感。让我给黑洞起名的话,就叫”斯库拉”、”卡律布狄斯”吧,”奥德赛”里吞噬过客的海怪;”希腊不缺怪物”。”欧律狄刻””俄耳甫斯””哈德斯”(让我想到卡尔维诺”宇宙奇趣”里一个故事”新欧律狄刻”),不但是希腊系,还是希腊系中最为阴森的幽冥系,因此一开始就给我强烈的不祥之感。 过度联想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人的心理,尤其是故事里科考队成员这样的人物,因为科学知识背景越强,越不可能对文艺、浪漫乃至宗教情怀完全免疫。主角所吐槽的CETI和SETI专家们也许也该考虑到这层心理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