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5年山村支教

更新时间: 2025-05-19 07:31:49

站內所有关于2015年山村支教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2015年山村支教有关的所有知识

11年义务支教 用爱沐浴山村孩子

来自洞口县黄桥镇的侯长亮,2011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偏远山村义务支教11年,为那里的孩子送去爱和教育。1月6日,侯长亮获评2022年12月份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用情家访,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2011年,侯长亮来到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尤齐小学支教,交通不便、没有信号、学校条件差,这些他都能想到,也做足了心理准备。 可是有两种情况远超出了侯长亮的想象,一是大石山区石漠化非常严重,非常缺水,每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侯长亮支教的学校全校师生只能使用楼顶上存起来的雨水。另一种情况是瑶族学生辍学率太高,三年级就开始有学生辍学,到六年级小学毕业,一个班的辍学率可达一半,有些甚至高达三分之二。 为了减少学生辍学,侯长亮除了用心教学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家访。不管学生家有多远,山路有多难爬,侯长亮都会到每个学生家中了解情况,与学生父母沟通,并经常利用周末和学生家长一起干农活。因为这些努力,他所教的班级学生读完初中也没有一个人辍学,创造了该学校的“奇迹”。他的先进事迹,2015年被广西媒体报道。他被评为广西公民楷模十大新闻人物。但侯长亮担心媒体的声音太多,会干扰他静心支教,不利于更深地了解偏远山村教育情况,于是他选择2015年8月底离开了广西,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支教。用爱教学,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 贵州省毕节市交通不便,侯长亮支教的学校有七百多个学生,却只有十几位老师,而且隔壁村的小学也缺老师,有一个学期,侯长亮每天都要在两个小学上课,上午在一个学校,下午去另一个学校。后经所有老师努力,两年后,当地为两个学校共招考了八位在编老师。 学校缺老师的问题解决了,侯长亮觉得应该前往更需要他的地方。2017年8月,他和妻子来到了云南省昭通市的向阳小学,这里属于高寒山区,村里道路都是泥泞小路。学校有一百五十多个学生,四个年级共四个班级,只有三位代课老师。因新的校园还在建设中,学生只能在村民家里上课。教学开展不久后侯长亮发现,该校三、四年级绝大部分学生基础非常差,于是他找出一年级的教材,从拼音、十以内的加减法开始教学。每天放学后,侯长亮把基础差的学生组织起来学习一个小时。此外,侯长亮夫妇还经常穿着雨鞋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去家访,辅导学生学习。连续数年,侯长亮夫妇执教的班级学习成绩都在乡镇排前三名。 除了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侯长亮夫妇还从网上募集电子琴、陶笛、橡皮泥、颜料、各类球、篮球架等物资,并自费修建乒乓球桌,丰富学生的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等课程。用力募集,只为孩子们需要课外书 支教时间越久,侯长亮越知道乡村教育的艰难,越知道个人力量的有限,他开始借助媒体的力量来传播偏远山村教育的真实情况和乡村孩子需要的帮助。 在向阳小学,新修的学校没有课外书,侯长亮通过网络募集课外书。因为没有通路,包裹只能寄到山下,侯长亮夫妇多次从村民家借背篓去山下背课外书,山路非常难走,每次爬上山需要三个小时。侯长亮从山下背课外书的事情,在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他和妻子支教的故事开始被大家所知。 2020年11月,侯长亮夫妇选支教的学校和学生一起拍婚纱照,为山村教育代言,这一暖心的举动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用心思考,教会孩子自强不息 随着媒体的报道,侯长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募捐到的物资也越来越多,侯长亮发现有些学生和村民对捐赠物资产生依赖,有的甚至直接开口索要,这样对教育是有害而无益的。 于是他们开始有选择性地为孩子们进行募捐,除课外书或教学必需的东西外,他们不募集物资和金钱。同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们树立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思想。学生们每年春天都会去山上采竹笋售卖,用挣来的钱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管多么辛苦,侯长亮都跟着学生一起上山劳作,同时把孩子们这些自力更生能力结合到教学中来,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通过付出获得回报。 后来,侯长亮又发起了“好好读书,奖励小猪”的捐赠活动,即学校通过募捐小猪来奖励成绩突出的学生,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其家长产生“读书有出息”的自豪感。给学生奖励小猪的事情成了网络热点,不仅帮助到了学生及家里,也引发社会各界对“怎样做才是真正意义的帮助”的思考。(编辑:李碧玉)

...
相关标签:
2016现代军事小说 2017年50部巅峰玄幻小说 2017年玄幻小说排行榜 2017评分最高的玄幻小说 2018公认十大最好看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