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传奇!国家安全部:揭秘“第一”红色女特工
革命战争年代,有许多伟大的女性怀着对的赤胆忠心,深入龙潭虎穴,历经生死劫难,在隐蔽战线屡建奇功,忠诚履行了一名共产员的神圣使命。今天我们一起来怀念三位女战士的传奇经历,回忆她们在隐蔽战线波澜壮阔、辉煌精彩的非凡人生。安娥:第一位打入国民特务机关的红色女特工安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这首耳熟能详的《卖报歌》,他的词作者叫做安娥,《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名曲也出自她手。谁能想象,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剧作家,还是我第一位打入国民特务机关的红色女特工。安娥,原名张式沅,1905年出生于河北获鹿一个书香之家。她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思想追求进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隔年赴大连开展工人运动,1927年春奉命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安娥和聂耳创作的《卖报歌》1928年,我隐蔽战线专门机构中央特科在国民特务机关调查科(“中统”前身)中发展了重要关系——调查科驻沪特派员鲍君甫(化名杨澄瀛)。1929年,安娥归国到上海参加中央特科工作,根据组织指示,她奉命打入调查科,担任鲍君甫秘书,协助鲍开展情报搜集工作。安娥成为我历史第一位打入国民特务机关的女战士。安娥仿佛天生就带着情报员的天赋。当身着华服时,她是大方优雅的秘书小姐;当她粗布长衫时,又是朴实无华的女青年。在调查科内,安娥的工作卓有成效,及时为组织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安娥自幼熟读古文、诗歌,对文学和音律有着浓厚兴趣,她创作发表各种作品,艺术性、传播性很强,这引起了众多有才之士的关注,其中包括当时颇有名气的《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他为安娥的清秀容颜和大方得体举止所吸引,经过一段时间交流接触,两人相见恨晚,步入爱河。抗战爆发后,安娥又积极奔赴战场,担任战地记者,辗转武汉、重庆、桂林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为和国家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安娥和田汉投身人民文艺事业,不断创作新的作品。胡济邦:第一位正式驻外的女外交官胡济邦她是记者,是外交官,活跃在中国对外交流第一线;她也是隐蔽战线女战士,在无声战场坚守数十载。胡济邦,一位“身兼数职”的多面女性,变换的是不同的身份,不变的是忠贞的信仰。1933年,胡济邦参加的情报工作。她经介绍,到国民兵工署长俞大维家里教其子英语,借助这一有利条件,乘机获得了大量国民核心军事机密,对中央苏区“反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夏,俞大维推荐她到国民外交部护照科工作。不久,组织指示她设法办理16本前往苏联的护照,胡济邦迅速行动,很快拿到了护照。为躲避国民特务的严密监视,她假扮成一位员的情人,以此为借口成功将16本护照送到了组织手中。此事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当面夸赞:“多亏你们搞到了出国的护照!”胡济邦在苏德战场1934年,胡济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1936年,胡济邦被南京国民政府派到国民驻苏联使馆工作,后兼任《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正式派驻国外的女外交官。在苏联期间,她牢记我指示,以公开身份致力于中苏文化交流,同时心系国内局势,为我提供大量帝国主义情报。胡济邦熟练掌握多国语言,采访过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铁托等众多风云人物。二战爆发后,胡济邦主动奔赴前线,成为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女记者。她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前线照片,写出了数篇有关战地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报道,这些资料成为当时国内了解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窗口。陈修良:第一位大城市的女市委书记陈修良1946年,南京作为国民统治中心,被称为“铁桶一样的城市”。国民军政人员多达11万,在册警察近万人,中共南京地下连续遭受8次毁灭性打击,多位我南京市委领导惨遭杀害。关键时刻,组织派遣具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女干部陈修良前往南京担任市委书记。同年,陈修良设立南京情报系统;1948年,又设立南京地下策反系统,两个绝密系统均由她单线联系。在她的领导下,南京地下组织迅速从200多名地下员发展到2000多人,他们在国民内部以及各行各业秘密活动,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得到中央的高度评价。1947年,随着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为减少军民伤亡,中央把地下工作重点放在了策动国民军政人员起义上。陈修良带领南京地下组织迅速响应,先后参与策反了国民轰炸机第八大队愈渤机组、国民海军最先进军舰重庆号、负责保卫南京和安全的国民少将师长王晏清等。解放南京场景,图中女士即为陈修良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拉开帷幕。陈修良领导南京地下,全面出击,配合解放大军的到来。4月23日,南京胜利解放,陈修良作为我历史上第一位大城市的女市委书记,终于结束了惊心动魄的虎穴生涯。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特工任务》导演:让我们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中来-晋城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特工任务》导演:让我们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中来影视作品作为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载体,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安全题材电视连续剧《特工任务》近期圆满收官,受到广大观众的热议与关注,获得收视与口碑双丰收。这部当代国家安全题材的电视剧何以被称为“年度黑马”?精彩的剧情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专访导演赵宝刚,请他讲述《特工任务》背后的创作历程。问: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当代国家安全题材的电视剧?答: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也一直有一个拍摄国安题材电视剧的心愿,因为当代国安题材的剧比较稀缺,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值得讴歌。问:《特工任务》从2015年就开始筹备,最初想通过这部作品向观众传达什么理念?答:《特工任务》原名《青年特工》,剧本中规中矩,一直没找到突破口。后来了解到,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犯罪不断增加,隐蔽性强,未来虚拟世界犯罪将成为防范重点。而且人们与虚拟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实生活得不到满足,就开始在虚拟世界寻求精神刺激,给了间谍可乘之机。随着犯罪手段越来越高科技,我们国安的侦破手段也在与时俱进,后来我选择以网络安全为切入口,塑造了现实和网络两个平行的世界,也希望通过这个片子,能够对观众有警示作用,提醒观众明白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的一部分。 问:《特工任务》塑造的国家安全干警身上有哪些特质?答:本剧着重塑造的国安干警,并不是电影大片里飞天遁地的“超人”,他们的行事作风忠诚、睿智、冷静。本剧的间谍斗争,是“智斗”“文斗”,打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身为侦查员,必须敢闯、敢做、敢想象、敢拼搏,时刻要保持神经紧绷,在面对诱惑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与理智判断,一刻也不能松懈、心软,否则间谍就会钻空子,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问:很多观众称赞,剧中体现的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很专业。您是如何处理工作专业化与创作艺术化之间的关系的?答:这要感谢主管部门对创作的支持指导。这部剧创作的每一阶段,大到调查手段、专业术语,小到警徽样式、审讯着装等方面,他们都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中肯的建议。艺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又必须高于真实。我们结合实际案例,在传统谍战剧的基础上作出了全新尝试,虚构出了“特工任务”这个载体,以沉浸式玩法构建了一个平行世界,这也是本剧的一大艺术化创新之处。问:9月25日,您带领《特工任务》的几位主演到清华大学路演、宣传国家安全知识,是希望向学生们传达什么样的信息?答:近些年,我看到一些案例,年轻人在网络上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蒙蔽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感觉十分痛心。这部戏的初衷就是希望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当代年轻人尤其是正式进入社会之前的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意识,引导大家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选择去清华大学和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手势舞等方式,对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进行了推广,我们也呼吁广大青年学生在看剧之余,能关注我们国家安全部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中来。问:您对今后当代国家安全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有何建议和希望? 答:国家安全机关目前也非常重视当代国安影视创作,未来希望相关部门能分享更多专业案例,给予更专业性的指导,让更多更高维度的涉及国家安全的事件能搬上荧幕,刻画好隐蔽战线干警们的精神风貌,传递主流价值和正能量。
苏联传奇女特工去世 曾“潜伏”西方国家30多年
穆卡谢夫妇新华社今日上午专电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21日宣布,苏联时期著名“鸳鸯特工”的女主角伊丽莎白·穆卡谢19日去世,终年97岁。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她与丈夫米哈伊尔·穆卡谢一道“潜伏”西方国家30多年,为苏联对外情报作出突出贡献。自上世纪40年代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时期,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工作的米哈伊尔和伊丽莎白分别以“泽弗”和“叶尔扎”为代号,转战美国和欧洲多国,以不同身份隐居,为苏联秘密搜集情报。“在他们简单的化名下,他们为国家工作了超过半个世纪,忠诚却又默默无闻,有时甚至拿生命去冒险,”俄罗斯多家新闻媒体21日援引对外情报局发言人谢尔盖·伊万诺夫的评价报道,“愿他们永远铭记在子孙后代心中”。伊丽莎白的丈夫米哈伊尔去年去世,终年101岁。尽管俄罗斯官方评价穆卡谢夫妇为苏联时期最突出的情报夫妇,但他们担任间谍时的细节鲜为人知。法新社21日报道,伊丽莎白出身贫苦,幼年随家人逃荒至塔什干地区。1939年至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丽莎白受命前往美国洛杉矶,而米哈伊尔当时则化身为苏联驻洛杉矶领馆副领事。报道说,伊丽莎白1955年前往某个西欧国家“潜伏”,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秘密行动。这个西欧国家的名称至今仍未解密。 穆卡谢夫妇1977年返回莫斯科定居,伊丽莎白主要负责培养新特工,期间撰写了不少有关特工技能的书籍。
相关资讯
007:特工谱写的特工故事 | 中国国家地理网
最近,一条娱乐新闻引发了大讨论:风靡全球的谍战电影“007”系列要换主演了,从现任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手中接过这个传奇代号的,或许将是一位黑人女性。该系列“连载”了半个多世纪,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