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求学十年 泰国姑娘毕业回国立志传播中医药文化 - 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婉婷,恭喜你!希望你回国后继续传播好中医药文化。”6月12日上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该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姚群峰轻轻为2019级中医内科学硕士毕业生詹婉婷将帽穗拨到左边,并向她送上祝福。詹婉婷(中)和家人在毕业典礼上的合影詹婉婷来自泰国佛统市。2013年在姐姐詹婉玉推荐下,她和哥哥詹楠一起来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从本科到研究生毕业,这位泰国姑娘已在武汉求学十年。学校邀请往届毕业生、学生家长代表等参加毕业典礼,詹婉婷的爸爸、妈妈、阿姨和姐姐专程从泰国来到武汉,和她一同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其间,爸爸詹伯特不停用手机记录下女儿和毕业典礼的精彩瞬间。在汉求学十年,立志回泰国传播中医药文化詹婉婷在整理药材詹婉婷来自泰国的“中医世家”。大约100年前,她的曾祖父从中国移居泰国,将中医带到了当地。20多年前,詹伯特在佛统市开了一家名为“詹医堂”的中泰结合医疗诊所。姐弟仨自幼便看着爸爸用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疗法救死扶伤,爸爸为患者望闻问切的身影和药房浓浓的药香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姐弟仨逐渐对中国和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长大后都选择来到神农和李时珍的故乡——湖北求学,期待传承父亲衣钵,将中医药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土地。“中医蛮扎实!”普通话极地道的詹婉婷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时不时会蹦出一两句武汉话。在汉求学十年,詹婉婷像海绵一样在校园课堂、医院门诊、临床实践中不断汲取着中医知识。“去年到现在,我每周都会跟随导师陶春晖教授出诊。除此之外,我还向学校推拿学教研室主任齐凤军教授,省中医院呼吸科王鹏教授、推拿康复科刘民夫老师,市第一医院张唐法教授、潘静教授等很多专家学习过。他们像蜡烛一样照耀我,对我倾囊而授。”提到自己的老师和门诊学习的经历,詹婉婷一个个如数家珍。提及自己的泰国弟子,老师齐凤军言语间充满感动和不舍:“婉婷是个好孩子。她特别好学,针灸推拿、埋线治疗、火针等中医外治法学得很快。希望她回到家乡继续传播中医,将它发扬光大。”“神奇”是詹婉婷对自己在中国学习中医经历的形容词。詹婉婷平日时不时会和同学们相互讨论并切磋针灸、推拿等技能。记得读本科时,一位同学上火比较严重,詹婉婷望闻问切后,用自己学到的针灸在同学身上小心地“试验”了一把。虽然下针时她紧张得汗水浸透了衣服,但事后同学感觉效果很好,直夸“詹医生医术高明”。詹婉婷说:“我运用所学的中医手段治好了同学的病,当时内心激动不已,觉得中医真的很神奇。”这些年,她把专家们的诊疗手法以及独到见解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方便时时温习和借鉴。这几大摞笔记本也将随她回到泰国,为她在家乡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如今,姐姐哥哥已经学成先行回泰国行医,爸爸的中医诊所也在当地拓展到了3家。詹婉婷准备毕业后也回到泰国,和家人一起行医,用在中国学到的中医实践技能为病人解除病痛。全家上阵为中医“代言”,足迹遍布泰国30多座城市全家在武汉游玩作为“中医世家”,詹婉婷笑称自己全家都是“中医药文化代言人”。据詹伯特介绍,除了日常诊疗工作,他们一家几乎每半个月都会到泰国各地进行中医义诊服务,至今已坚持了15年,足迹遍布泰国30多座城市,用这种方式向当地居民传播中医药文化。“婉婷15岁起,就在假期里主动和我一起到全国各地义诊服务。上大学前,熬制膏方、针灸推拿、埋线治疗、中泰医结合等在她手上都能运用自如。”詹伯特口述,詹婉婷翻译,向记者讲述他们的故事。2019年暑假,詹伯特和女儿作为中医代表,前往老挝为当地居民义诊。义诊之余,父女俩主动向当地居民介绍中医疗法和养生科普。其间,詹婉婷发现同行的志愿者林女士手腕直不起来,使不上劲,就自告奋勇帮她针灸和按摩,很快见效。“今天早上我的手腕还只能弯着,现在可以伸得很直了。我非常感谢詹医生,中医太有魅力了。”到现在,詹婉婷还记得林女士高高举起右手,笑容和煦地向周围人感叹中医疗法神奇的场景。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詹伯特将几个词重复了多次,经詹婉婷翻译得知,是“医生”和“幸福”。“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行医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帮助人类解除病痛,让他们带着微笑回家。”詹婉婷告诉记者。中国四大国粹迷上了俩,兄妹都是“太极高手”詹婉婷与哥哥詹楠在泰国教居民打太极拳除了学习中医,詹婉婷在课余时间渐渐爱上了中国传统武术,兄妹俩现在都可谓是“太极高手”。“最初练习太极拳只是为了陪哥哥,同时辅助自己更好地学习针灸治疗。中国四大国粹里,我的爱好不仅有中医,还多了一个中华武术。”詹婉婷朗声笑道。作为神农、李时珍和武当山的故乡,湖北的中医和武术氛围浓厚。在大学老师的启发下,詹婉婷和哥哥一起加入了校武术协会。哥哥詹楠在校期间曾获湖北省第二十九届大学生武术比赛留学生男子组太极拳冠军,第三十届太极拳、太极剑冠军。詹婉婷也不甘示弱,太极拳、太极剑、三路长拳和太极扇……各路动作都打得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她不仅成为校武术协会教练,还获得了全省第二十九届、第三十届大学生武术比赛留学生女子组太极拳冠军。“泰拳刚猛迅捷,比较耗费气力,老年人练会有些吃不消。而太极拳老少皆宜,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修养身心,有益于康复。回国后,我在行医的同时还会继续教周边居民打太极。”詹婉婷介绍,在泰国,太极拳十分受欢迎,上到耄耋老人,下到青年小伙,都热衷于和她一起打拳健身。她总告诉他们,这些治疗方法、健身拳法都来自她的第二故乡——武汉。在充满药香的课堂教室里、在洁净无尘的医院病房中,和一群肤色各异、国籍不同的年轻人一起,或聆听老师讲解《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或轻捻银针练习针灸技法,或模仿专家神奇的按摩正骨手法……回忆在汉求学的十年,詹婉婷眼里的泪花熠熠闪烁。她说:“我在爸爸的中医诊所里长大,从小很喜欢闻药香味儿,向往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跟武汉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讲武汉话、吃热干面,是我在中国最开心的记忆。毕业后,我将回到泰国行医,把我在武汉学到的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传播给我家乡的人们。”编辑:熊展平

龟甲又称为“血板”,服用后能治4种病!男女都受用
作者:陈文东龟甲是常用的补阴药之一。龟也是古代人们眼中的“神物”,所以古人对其生活作息和规律多有研究,《本草纲目》记载:“龟以春夏出蛰脱甲,秋冬藏穴导引,故灵而多寿。”张世南《质龟论》记载:“龟老则神,年至八百,反大如钱。夏则游于香荷,冬则藏于藕节。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在荷心,状甚分明。人见此气,勿辄惊动,但潜含油管噀之,即不能遁形矣。 或云∶龟闻铁声则伏,被蚊叮则死。香油抹眼,则入水不沉。老桑煮之则易烂。皆物理制伏之妙也。”龟甲的历史故事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龟甲就是乌龟的那层厚厚的壳,乌龟全靠这层盔甲来躲避自然界的天敌,稍有动静,就立刻把头、尾和四肢都缩进壳里去,人们常常喜欢拿这个来开胆小的人的玩笑,说是“缩头乌龟”,更有民间骂人往往以“龟”相称,总之,在我们的生活里,龟是受人嘲弄和轻视的对象。但你知道吗?这只是龟现在的命运,在中国古代,龟曾是吉祥的代称,被认为是一种沟通天与地的神物,地位相当尊崇。《礼记·礼运》记载:“何谓之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龟居然能与麒麟、凤凰和龙这些传说中的动物相提并列,其地位之高可见一斑。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这样的记载:“甲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长,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而理以法地。”“上”是指龟背,“下”是指龟腹,意思是甲虫类的物种有三百六十种,以神龟为长,龟背甲隆起而有纹路,象征天象;龟腹平坦有纹理象征地貌。或许今天我们看来有些可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这么一个时期,龟是被视为天地之象的象征而受到特别的尊敬。而且,龟身上所笼罩的神秘色彩因为被古人用于占卜而大大的增强了。龟甲的来源和功效来源: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称为“血板”。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者,称为“烫板”。产地:河北、陕西、河南、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性味:甘、寒;归肾、肝、心经。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止血。龟甲的服用龟甲的功效是滋阴潜阳,益肾补心,养血止血。因此,它可用于:1、肝肾阴虚所致的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风动证。长于滋补肾阴,滋养肝阴,兼能潜阳,常与天冬、白芍、牡蛎等同用。2、肾虚筋骨痿弱。常与熟地、知母、黄柏、锁阳等同用。3、阴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常与石菖蒲、远志、龙骨等同用。4、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尤宜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常与生地、黄芩、地榆等同用。另外,本品经砂炒醋淬后,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并除去腥气,便于制剂。版权说明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本文图片来源于39健康网,已获正式授权。精彩推荐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心血管知识?快来关注「胡世云主任」公众号(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还可以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频道哦!
岐黄医家·名医访谈 | 周永学:中医高手真的都在民间吗? 西安新闻网
乐活 / 康养 岐黄医家·名医访谈 | 周永学:中医高手真的都在民间吗?2024-04-17 11:13:46来源:来源: 西安报业全媒体编辑:邴璞 2024-04-17 11:13字体:小中大分享到: -->分享到:周永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导师、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周永学:(1)中医高手真的都在民间吗?(2)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68812862024-04-17 11:13:46:0岐黄医家·名医访谈 | 周永学:中医高手真的都在民间吗?74632康养康养https://www.xiancn.com/pic/2024-04/17/6881286_f415282a-b190-4c20-98bc-5752b40bfe32.jpghttps://www.xiancn.com/pic/2024-04/17/6881286_f415282a-b190-4c20-98bc-5752b40bfe32.jpg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4-04/17/content_6881286.htmnull100/enpproperty-->长按二维码,识别分享文章!【编辑:邴璞】阅读上一篇:岐黄医家 名医访谈:王三虎
相关资讯
【百姓课堂第829期】来威图,打通“任督二脉”变成”武林高手”!
腰疼?颈椎不适?头昏脑胀?这是因为你任督二脉不通!任督二脉是小说中的常客了,那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素问》中说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中医看来,身体阴阳平衡,就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