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汕:恒大的光彩无法救赎中国足球
6.15中泰足球惨案后,足球几乎上升到政治层面。由于受到各界尤其是高层的异样关注,加上炒掉卡马乔找到了替死鬼有了出气孔,傅博率队在四国赛上争气,让人们突然对中国足球有了些许期待,似乎中国足球只需要解决卡马乔这个“蠢才”就会出现生机。而强心针则是恒大如秋风扫落叶般把亚洲第一足球大国的柏太阳神干的心服口服。恒大与首尔FC的决战已经被视为中国足球前所未有的“圣战”,是为中国足球雪耻的神圣战场,决赛时与许家印近距离看球的票已经被炒到8800元!
但中国足球不管怎样,也难以取得人们的信任,因为它没有值得信任的元素。东亚四国赛后就有很多提醒,别看傅博的打地面打配合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但朱广沪、高洪波都在这个赛事有过更惊艳表现,最终都因在亚洲杯赛上的失败黯然出局,根本轮不上率队参加世界杯外围赛。尤其恒大靓丽光鲜的背后,半决赛8个球竟然轮不上中国球员进一个,又折射出本土球员不是一般的“低能”。一个严峻的话题虽然不中听但千真万确:恒大的杰出成就其实与中国足球关系并不大!
这个结论确实太不讲情面,哪怕除去4个外援,中国球员也占了大部分。但就是孔卡、穆里奇、埃尔克森区区三个人,就让球队脱胎换骨、逢凶化吉、化腐朽为神奇、旧貌变新颜。尽管形容词多了些,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孔卡在那么多脚的严防下能调配自如、在狭小的空间射出炮弹般的球,穆里奇在与防守队员同时起动的情况下能甩开对手一截儿形成单刀,埃尔克森像脱兔般的敏捷和门前惊人的嗅觉,这一切有哪一个中国球员可以做到?又有哪一个中国球员的表现能和他们接近?与亚洲三流球队印尼的比赛,全然失去了恒大行云流水、层层默契的流畅感觉,整个球队凌乱、缺章法,传球的直不楞登和意图的明显,渗透到禁区的乏术、得势却少有很好的机会,防守的让人揪心,都让球迷徒呼平的一点不冤!傅博赛后说运气欠佳,其实运气不算差,对方最后时刻险些绝杀被曾诚救出已算上帝的眷顾。这样的状态客场打伊拉克想取胜除非运气实在太好。
最受中国球迷厚爱的篮球、足球都进入了一个两难境地,为了联赛出成绩有吸引力必须引进外援,而厉害的外援包打天下最终让中国球员不会进球。无独有偶,前两天北京金隅男篮与欧洲劲旅皇家马德里打得难解难分,球迷都说,这是一个月前在全运会上逮着谁输谁的北京男篮吗?是也不是,说不是就因为多了两个外援让球队判若两队,而全运会上没了马布里的北京男篮把球运到前场都要慢上好几秒,全队没了主心骨顿时一盘散沙,好像不会打球了。
所以必须认识到,俱乐部的水平与国家队的水平是两回事。而名不见经传的印尼队所以给中国队制造不小的麻烦,几个归化球员功不可没。中国该不该也归化?美国可以,日本可以,印尼可以,中国为什么不可以?!
(此文是我给体坛周报写的专栏,今天已经刊登)

原创绝杀巴林,伊万的救赎?中国足球的破局之思
在足球的世界里,每一场比赛的胜负都可能激起一阵风波,尤其是当比赛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球队的命运和主帅的去留时。2025年6月10日,重庆龙兴足球场见证了这样一场充满戏剧张力和争议的比赛——中国男足在主场凭借王钰栋在最后时刻的点球,以1比0击败了巴林。这一胜利不仅让国足避免了小组垫底的尴尬局面,也再次将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的执教前途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了中国足球频繁换帅问题的又一重思考。
对伊万科维奇来说,这场比赛的胜利或许是他继续执教国足的最后希望。在此之前,国足在伊万的带领下成绩低迷,特别是在客场0比1负于印尼后,提前无缘世界杯,导致球迷和媒体对他的执教能力产生了强烈质疑。许多人开始讨论他的去留,声势浩大的下课呼声此起彼伏。在这种压力下,与巴林的这场比赛成为了伊万的“生死战”,胜负直接决定了他的未来。
伊万深知比赛的重要性,他通过补招侯永永和刘祝润两名进攻球员,充分展示了他孤注一掷的决心。国足的进攻一直饱受诟病,9场比赛仅打入6球,进攻乏力成了最大隐患。因此,伊万必须在进攻端有所突破才能取得胜利。比赛中,他在下半场调整了战术,变阵为442的双后腰配置,这一调整让球队逐渐占据了主动。最终,王钰栋冷静的点球帮助国足锁定了胜局,赛后伊万喜上眉梢。这场胜利不仅让他喘了一口气,也为他继续执教国足赢得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或许这是他能够留任的“救命稻草”。
频繁换帅:中国足球的“病急乱投医”
回顾中国足球的历史,换帅的频率堪称惊人。自2002年世界杯以来,国足已经更换了14位主教练,平均每任主帅的执教期限都不超过三年。从施拉普纳、米卢到阿里·哈恩、卡马乔,再到里皮、扬科维奇和伊万科维奇,无论是外籍教练还是本土教练,都未能带领国足迈出质的飞跃。每一次换帅,总是伴随着新的期望和憧憬,然而最终带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和新的重建。
频繁换帅的弊端早已显现。首先,球队缺乏稳定的战术体系和长期规划。每任主帅都有不同的执教理念和战术风格,球员们还未完全适应某一套战术,新教练又带来了不同的要求,这种不断变化使得球队始终未能形成稳定的战术风格与默契。其次,频繁换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没有带来实际成果。反而,国足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逐步下滑,屡屡在关键赛事中陷入困境。
中国足球的问题绝不仅仅在于频繁换帅。青训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优秀足球人才的匮乏。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从事足球事业心存疑虑,因为目前体教分离的现状让足球难以成为他们的优先选择。而随着联赛的金元泡沫破裂,整体竞争力大幅下滑,无法为国家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此外,归化政策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非血缘归化球员面临文化隔阂和认同感问题,往往难以与团队融为一体。
在国足的管理文化方面,决策层过于急功近利,面对成绩不佳时,往往习惯性地将责任推给主教练,而忽视了对球队整体战略和管理体系的深刻反思与改进。这种“甩锅式管理”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容易消磨球迷对中国足球的信心。
中国足球要实现真正的崛起,首先需要摒弃“换帅思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管理层应具备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选帅时要注重教练能否建设体系、培养人才和推动改革,而不只是看重短期的成绩。
与此同时,必须大力发展青训,完善体教融合机制,为更多孩子提供接触和参与足球的机会,为中国足球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除此之外,还应规范和提升联赛的管理,增强联赛的竞技水平和商业价值,从而为国家队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支持。
日本和韩国足球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足球借鉴。他们通过长期投入青训、完善制度建设和推动职业化,逐步建立起了稳固的足球根基。即使在换帅的情况下,球队的战术风格和人才供应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中国足球应当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扎实推进系统性重建。
对于国足来说,绝杀巴林是一场荣誉之战的胜利;对伊万科维奇而言,这可能是他继续执教的机会。但对中国足球而言,这场比赛只是漫长重建道路上的一个小小插曲。唯有摒弃频繁换帅的恶性循环,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中国足球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足球报:王霜一度想过放弃足球,贾指导促其完成自我救赎
虎扑04月15日讯 今日,《足球》报刊文揭露了一些女足翻盘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其中谈到了王霜曾经想过放弃足球,但主教练贾秀全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她完成了自我救赎。
王霜刚刚从大巴黎回到国内以后,她的状态并不是很好,体重暴增,训练不系统,导致跟整个其他女足很难融入到一起。但是贾秀全并没有放弃王霜,相反,但是如何用好王霜是要花费很多心思的,尤其是当王霜给自己背负很多枷锁的时候,她的个人优势就得不到明显的体现了,世界杯后她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是她对自己训练要求就更高了,主教练贾秀全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她完成了自我救赎。
对此,王霜真情流露地说:“在我心里,贾导就像我的父亲,严厉,但很慈祥,不管我状态怎样,他都没有抛弃我、放弃我。 我一度都想过放弃足球,是他帮我重新唤回了对足球的热情与自信。
“针对我的特点,贾导对我的伤病恢复给了指导,对力量和体能训练给了指导,我打入的第二个进球就是每天加练的结果。这一切教练组肯定都看在眼里的。”王霜说,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贾导能够带领大家用这样一种方式出线,所有人都对他心怀敬意,而王霜始终不认为这是自己独自的功劳。
世界杯打德国的时候,上半场王霜在替补席,下半场她替换出场发挥得也不好。可是当0比2落后韩国女足的时候,同样是逆境,也同样需要进球,王霜就做到了。
“我觉得两个阶段,最大的不同,就是我跟队友们的配合更熟练了,我也更理解了团队足球的涵义。 我的进球有意义,是因为唐佳丽的门线救险,小白的最后神扑,最后时刻大家防守信念的坚定,以及决不放弃的统一意志。 赛后我收到了很多夸奖,这一切都是因为有队友们的帮助,有教练的信任, 我激动的不是那两个进球,而是不管多么难,我们都不曾放弃。
认真看过比赛的人也会发现,王霜因为拼得太凶,在临近加时赛前她的体能已经接近极限,但是主教练丝毫没有把她换下的意思。哪怕我们都知道,最终大概率是要靠体能拖垮对手,但是主教练贾秀全还要坚定地把王霜继续留在场上。因为作为灵魂人物,她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有人说是王霜拯救了贾秀全,然而在王霜看来,是主教练贾秀全让她看到了一个更好的更自信的自己。
相关资讯
浪子回头换金球!登贝莱:天赋与救赎的足球之旅
2017年,巴萨在内马尔转会巴黎后,毫不犹豫地以创纪录的1.35亿欧元将登贝莱从多特引进,令其成为全球第三贵球员。 2022年,登贝莱与巴萨完成了最后一份合同,期间他的表现逐渐回升,13次助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