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宝玉到底和几个女人有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来说,《红楼梦》中和宝玉有关系的女人多了去了。
但既然打算回答这个问题,就得默认提问者问的是比较“特殊”的关系,尤其是性关系。
第一个给宝玉留下深刻印象的女人是秦可卿。
她是宝玉梦里警幻仙子的妹子,宝玉因为睡在她的房里而发生了第一次梦遗。因此她可以说是宝玉性欲的启蒙者。为什么是她而不是别人,这从她屋子里的陈设可以看得出来。她的屋子陈设颇有情色意味:
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海棠春睡图”是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杨贵妃和唐明皇的典故,丰富了想象,画的一幅《海棠美人图》。
而“杨贵妃”本为唐明皇之子寿王妃子(暗示爬灰),“赵飞燕”淫极(暗示可卿品行),“安禄山”与“杨贵妃”又有着不可名的关系(暗示秦氏与贾珍关系)。
其中“寿昌公主”据说应该是“寿阳公主”,此乃版本错讹所致,因为“含章殿”乃典故中“寿阳公主”所卧(寿阳公主有“桃花妆”之发明,暗示秦氏美艳非常)。
“同昌公主”这个典故不太常见,此人乃唐懿宗爱女,嫁给了韦姓驸马,嫁妆数之不尽,吃穿用度极尽奢华,然而在新婚的第二年,同昌公主在午睡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南齐的 潘玉儿,告诉她要来取回她的九鸾钗。而这九鸾钗是同昌公主经常佩带的饰物,这玉钗上雕着九只鸾凤,每凤一色,各不相同,钗边还刻着“玉儿”两个字。堪称世间奇珍。
同昌公主对这个梦感到奇怪,就告诉了自己的侍女。做梦不久,同昌公主即去世了。唐懿宗悲惜异常,为同昌公主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极其侈豪,史载“以服玩殉葬,每物皆百二十舆。锦绣珠玉,辉焕三十余里。
刘心武据此附会秦可卿乃前朝公主,笔者认为未必,不过从同昌公主的葬礼和秦可卿的葬礼来说,可见贾珍在她身上下的功夫确实非常。
再加上秦氏温柔和顺,身形袅娜,兼具黛玉宝钗之美,小小的宝玉不禁对这个侄儿媳妇产生了好感……沉沉睡去,便做了那样一个将秦可卿当作性欲对象的梦。这么说,秦可卿可以说是贾宝玉的“梦中情人”。
第二个就是宝玉在现实中可以实现的性对象——袭人。
袭人本来就是贾母给宝玉放在屋里的侍妾,贾府历来有在成婚之前将丫鬟放在屋里的惯例,贾琏的小厮兴儿说贾琏原先也有,但后来都被王熙凤打发了。袭人和晴雯就是贾母给宝玉的,似乎是这个意思,不过并没有明说,毕竟那个时候宝玉还小,贾母不便明说,所以后来贾政才会准备又给宝玉其他丫鬟。但是袭人心里会意啊!而且毕竟是自己第一个发现宝玉这种事情的人,她又比宝玉早通人事,所以顺理成章地半推半就了。
说到云雨私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秘授之事。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
毫无疑问,袭人是宝玉第一个性对象,所以被晴雯甩脸子,被黛玉半嘲半酸。
第三个自然是宝玉真正的妻子也即“金玉良缘”之“金”——薛宝钗。
这个是经过了贾母和王夫人等一系列博弈之后的家族最终选择,尽管宝钗不是他真心所爱,却是他名副其实的妻子,是正儿八经的“宝二奶奶”。不过,宝玉对宝钗虽然没有什么爱情,却对她的肉体早有垂涎之意。
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第四个就是贾宝玉最后一位妻子史湘云了。
史湘云和宝玉的关系,是在贾府没落之后的结合。前期宝玉是她的“爱哥哥”,后期贾府落难,史湘云丈夫卫若兰也死了。二人无意间相遇,遂同感伤昔日之事,人事沧桑,已然了悟。史湘云是贾宝玉最后一个妻子。
一时进来归坐,宝玉因笑道:“你该早来,我得了一件好东西,专等你呢。”说着,一面在身上摸掏,掏了半天,呵呀了一声,便问袭人“那个东西你收起来了么?”袭人道:“什么东西?”宝玉道:“前儿得的麒麟。”袭人道:“你天天带在身上的,怎么问我?”宝玉听了,将手一拍说道:“这可丢了,往那里找去!”就要起身自己寻去。
湘云听了,方知是他遗落的,便笑问道:“你几时又有了麒麟了?”宝玉道:“前儿好容易得的呢,不知多早晚丢了,我也糊涂了。”湘云笑道:“幸而是顽的东西,还是这么慌张。”说着,将手一撒,“你瞧瞧,是这个不是?”宝玉一见由不得欢喜非常。
这一回的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而且在这段文字之前,史湘云还同丫鬟翠缕大谈特谈了一顿“阴阳”之论。可见,宝玉的最后一个女人是史湘云。
相反,宝玉最爱的黛玉和晴雯,从始至终都是清净的女儿之身,跟他只有精神上的恋爱关系。在性方面,都是“枉担了虚名”。
因为林黛玉和晴雯性格相似,都是表面上咋咋呼呼,让人疑心,所以从来都在王夫人等人的“监视”范围之内,所以王夫人才会担心她和宝玉有什么“不才”之事,以雷霆之怒赶走了晴雯。而对于黛玉,也是满心里厌恶。宝黛知此,故而有意疏离。谁料爱情就像咳嗽,越用意隐藏,越欲盖弥彰。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人世间就是如此,遗憾是无处不在的。

红楼梦中宝玉与秦钟是什么关系?贾母是如何定义的
秦钟属于贾宝玉的侄子,他们是叔侄辈
秦钟是贾宝玉的侄子辈,贾宝玉在宁国府见秦钟时,他们以叔侄之礼相见。
秦可卿特意嘱咐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年小,倘或言语不防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
见秦钟容貌标致,举止温柔,觉得他可以陪宝玉读书,非常喜欢秦钟。贾母对秦钟说道:“你家住得远,或一时寒热饥饱不便,只管住在我这里,不必限定了。只和你宝叔在一处,别跟着那起不长进的东西们学。”
贾母也确定了秦钟和宝玉的关系是叔侄。
秦钟临终时,贾母将宝玉和秦钟的关系定义为:同窗
秦钟病危,托人来告诉宝玉。宝玉向贾母汇报。
贾母吩咐好生派妥当人跟去,“到那里尽一尽同窗之情就回来,不许多耽搁了。”
贾母这句话大有乾坤。贾母将秦钟定义为宝玉的同窗,而不是侄子。那么,贾母为什么不再认秦钟为亲戚,只当作是宝玉的普通同窗呢?
秦可卿已经死了,贾家和秦家的姻亲关系自动解除
秦可卿在贾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秦可卿一死,贾家和秦家的姻亲关系就自动解除了,秦家和贾家再无瓜葛。
如果秦钟和宝玉没有一起读书,有同窗关系,大约不会告诉贾府秦钟的消息。秦钟病危,也没见贾蓉。秦钟死了,是贾母拿出银子给办理的丧事。按理说贾蓉应该出现在秦钟的丧礼上,毕竟他是姐夫。可是书里并没有写贾蓉。显然贾蓉已经不认秦钟为小舅子了。
不认贾府为亲戚,贾府失去一个强有力的联盟。林黛玉在贾府住着,就仿佛是一个质子,让林如海不能抛弃贾府。
在法律上,秦可卿还是贾府的宗妇,进贾府的祠堂。可是,在贾母的心里已经不认秦可卿为贾府的孙媳妇了。秦可卿与 的关系,是大逆不道的。贾母站在贾府的角度,不会怪罪贾珍,会怪秦可卿,认为秦可卿是狐媚子勾引贾珍,败坏贾府名声。贾母心里不认秦可卿为重孙媳妇。
秦可卿既然不是贾府的媳妇,秦可卿的弟弟自然也不是贾府的亲戚,更不是宝玉的侄子,只是宝玉的一个同窗而已。
贾母厌恶秦钟的为人,不认秦钟为亲戚
秦钟是一个有漂亮外表的小坏蛋。
第一,以身作则,挑唆宝玉喜爱风流、温柔的小学生。
秦钟和标致风流的香怜玉爱的交往, 就心生爱慕,握住蒋玉菡的手,两人又交换了汗巾。
给秦可卿送殡途中在二丫头家更衣,秦钟和宝玉遇见了一个健康的乡下姑娘。
秦钟暗拉宝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宝玉一把推开,笑道:“该死的,再胡说,我就打了。”
欣赏姑娘。如果没有宝玉阻止,秦钟很可能去勾引二丫头。如果那样,二丫头可能就是第二个智能。
智能经常跟着师傅到荣国府走动,化些银子。秦钟和宝玉一起读书时,也经常在荣国府留宿。他们在贾府遇见了。智能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秦钟相中了智能的鲜艳妩媚。
宝玉在老太太屋里,发现秦钟搂着智能。
给秦可卿送殡,秦钟和宝玉、凤姐住在馒头庵,这正是智能的地界,秦钟得趣馒头庵,背地里,与智能有多少幽期密约,也没有尽述。
秦钟的父亲秦业,年近七旬,为了秦钟能出人头地,特意东挪西凑地送他到贾府的义学读书。没想到,秦钟把书读到了狗肚子里。连礼义廉耻都忘了,在姐姐出殡时,与小尼姑私通。小尼姑都找到家里来了,老人家悔不当初,他撵走了小尼姑,把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没几天就死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秦钟的风流韵事传开后,一定又被扒出了以前的种种不好。贾母因此厌恶了秦钟,不认秦钟为亲戚。其目的是撇清贾府和秦家的关系,避免秦家的风流事,影响贾府的名誉。
贾母不忍心让宝玉留下终生遗憾,她让宝玉以同窗之礼送秦钟
秦钟虽然有种种不是,让贾母讨厌,可是毕竟贾母喜欢过他,而且宝玉视秦钟为知己。贾母不忍心阻止宝玉送秦钟,只好让宝玉尽一尽同窗之情就回来。秦钟死后,贾母有给了几十两银子操办丧事,成全了宝玉和秦钟的友谊。
贾母是一个聪明的老太太,她知道,水只能疏导,不能堵塞。如果贾母不让宝玉去见秦钟最后一面,那么宝玉一生都不会放下秦钟。如今贾母让宝玉以同窗的身份去看秦钟,既避免承认秦钟和贾府的关系,又能让宝玉没有任何遗憾。他送了同窗最后一程,又对同窗尽力了。该做的,都做了,宝玉亦无可如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新解红楼梦扒灰真相,贾宝玉和秦可卿成亲,曹雪芹写出三层含义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被警幻仙子授予夫妻“云雨”之道,与可卿仙子(秦可卿)成亲。现实中秦可卿是贾宝玉的侄儿媳妇,曹雪芹为什么会安排她与贾宝玉成亲,并发生夫妻之情呢?其实曹雪芹主要想表达三个意思。
《红楼梦》一说就是宝黛爱情,金玉良姻。其实“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宝黛爱情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时,林黛玉只有十岁左右,对刚刚进入两性意识觉醒的贾宝玉来说,根本没有异样的情愫。同样,十三岁的薛宝钗也不能。
贾宝玉在秦可卿死前,有事没事丢下林妹妹宝姐姐去到宁国府。秦可卿有限的几次出场贾宝玉都在。更是在秦可卿安排他睡觉时给秦可卿出了大难题:准备好的书房不住,秦可卿如何安排他?给贾母送回去绝不可能。宁国府再大也没有比准备好的书房更好的地方,只有贾珍和贾蓉的房间。秦可卿不可能安排贾宝玉睡贾珍房间,就只能安排住她与贾蓉的婚房。这正中贾宝玉下怀!有人说贾宝玉十一二岁有这算计?他若没想法,就不会非要睡午觉了,怎么以前不睡?很难说贾宝玉不是有意为之。
贾宝玉得偿所愿睡进秦可卿房间,一闭眼就做了个旖旎奇幻的梦,并在太虚幻境梦中与化身可卿仙子的秦可卿结成夫妻。种种线索都表示贾宝玉少年时的梦中情人就是秦可卿。
贾宝玉就像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小男孩,对成熟美丽的女主角有一种觉醒的爱慕之情。这种情感是每一个男孩子在成长到两性觉醒期间都会遇到,不涉及伦理道德,却刻骨铭心。
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感情,在他心中是一段美好。但曹雪芹如此设计情节,当然不会无的放矢。
贾宝玉对侄儿媳妇秦可卿产生了莫名的情愫,在秦可卿的判词中,曹雪芹用了“漫言不肖皆荣出”指明。“不肖”突出不伦之情,是曹雪芹真正下笔的“扒灰”,贾宝玉这个小叔叔才是“扒灰”货真价实的当事人。
当然,“扒灰”是《红楼梦》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曹雪芹借贾宝玉明着“扒灰”,背后影射贾珍对秦可卿觊觎的禽兽行径。秦可卿与贾珍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其实,从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暗恋,以及偷偷接近伺机进入秦可卿房间的描写,很容易梳理贾珍对秦可卿的险恶意图。
秦可卿万万想不到贾宝玉这个孩子小叔叔会对自己产生不伦之情,就像她也想不到公公贾珍会对她有禽兽之念。判词中曹雪芹用“造衅开端实在宁”揭开贾珍与秦可卿“扒灰”真相。所谓“造衅”,不是通奸,而是制造机会,暴起发难的“强暴”之意。秦可卿天香楼上最可能被贾珍强暴而羞愤自尽,二人绝非通奸关系。
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秦可卿结为夫妻的“扒灰”行径,影射贾珍对秦可卿“扒灰”。完整的呈现出天香楼秦可卿的悲剧全过程。
最后说一点关于“扒灰”的题外话。之前有对宁国府的设定做过点评,认为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府,借鉴了明朝的某些故事设定。
比方爱炼丹的贾敬与嘉靖皇帝极其类似。
胡闹的贾珍又像嘉靖的堂兄正德皇帝。
“箕裘颓堕皆从敬”,影射的是正德皇帝的父亲历史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没有嫔妃的明孝宗弘治皇帝,贾敬也是红楼梦唯一没有提到有姬妾的贾家男主人。
贾敬的哥哥贾敷八九岁去世,与建文帝朱允炆的哥哥七八岁去世也类似。
宁荣二国公府为什么南京也有一座相同的?也有影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意。
个人并不同意《红楼梦》隐藏历史的观点!其实是借历史讲故事。像靖难之役这种事,曹雪芹借用“扒灰”这个词写出来讽刺一下特别有意思。
(第五回)有一个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
朱棣靖难之役,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就是“往侄儿房间睡觉”。曹雪芹借“扒灰”讽刺朱棣“不肖”,属于正统文人对大逆不道之人的嘲讽。
当然,《红楼梦》不为了隐写历史,借题发挥而已。能想到的博一乐,想不到也不影响《红楼梦》阅读,理解故事。万万不能沉溺其中非要与历史挂钩,那是红学专家们的事。阅读《红楼梦》还要从原文内容出发理解故事。
以上观点基于《红楼梦》80回文本为基础,80回后续书仅供参考,不作评论依据。文中观点为君笺雅侃红楼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红楼梦》程乙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