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寻找传说中的“秦淮八绝”
,又到南京,几次到南京都流连于南京遮阴蔽日的梧桐大道、六朝古都的文化风貌,却没有一次认真的去寻找那些真正属于文化另一面的南京小吃,所以这次出发南京之前就给自己的这次短暂的旅程定下了一个基调:我要去寻找真正属于南京的那些小吃!
南京小吃主要的集中地有夫子庙、狮子桥(在 路附近)、甘家大院等,其中夫子庙地区的“秦淮八绝”是最具代表的南京小吃。所谓“秦淮八绝”,指南京八家小吃馆的十六道名点: 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永和园的蟹壳黄烧饼、开洋干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麻油干丝;六凤居的葱油饼、豆腐脑儿;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蒋有记的牛肉锅贴、牛肉汤;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莲湖糕团店的五色小糕、桂花夹心小元宵。
在一个雨后的傍晚,带上相机,一个人游荡到不知来过几次的夫子庙,寻找传说中的“秦淮八绝”。一路行走、一路打听。最后终于找到了所有“八绝”的下落,除了奇芳阁、永和园、蒋有记锅贴、莲湖糕团店还在营业外,魁光阁已经转让给了一家著名的茶庄,仅留下了店头的霓虹;瞻园面馆也早已搬出了夫子庙地区;六凤居更是停业消逝在了记忆中。就算是还在营业的几家老字号,除了蒋有记还在执着的做着自己的锅贴,其他的几家都开始兼营起了其他的风味,尤其是奇芳阁,借着店大而开始欺客,捆绑的高价套餐让我这样的食客望而怯步!可悲呀,传统小吃!
奇芳阁始创于清朝末叶。1917年,由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商界要人李仰超、朱寿仁、刘海如、禹子宽等人合股集资,在当时的奇望街(今建康路)上承思寺附近,开设了“奇芳阁”清真茶社。秦淮八绝中有两个席位出于这家名店,分别是:鸭油酥烧饼、麻油干丝和什锦菜包、鸡丝面。现在的奇芳阁,位置在夫子庙贡院街的街口上,是一座二层的小楼,经营范围仍旧是秦淮小吃。可惜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鸡丝面这里已经不做了,而麻油干丝也不再单点,想要尝到这里的麻油干丝,必须选择一份小吃套餐才可以,看了看标价,最便宜地套餐也要60块,在如此霸王套餐前,也只能作罢,悻悻的在一层的外卖亭要了一只鸭油酥烧饼和一只什锦菜包,第一个收获!

南京地方特色美食
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南京的饮食以金陵菜著名,金陵菜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起源于先秦,战国末期屈原在《楚辞》记载有当时的金陵菜肴,清朝时就已久负盛名,到了民国时金陵菜享有极高声誉,有“京苏大菜”之称。南京小吃,在全国各地都非常有名。南京特色小吃,你吃过几种? 鸭血粉丝汤--“汤色乳白香浓,鸭杂醇厚回味悠长”
鸭血粉丝汤是江苏省南京市的的传统美食,属苏菜、金陵小吃,由鸭血、鸭肠、鸭肝等加入鸭汤和粉丝制成。南京自古喜食鸭馔,盛行以鸭制肴,有“金陵鸭肴甲天下”之美誉。鸭血粉丝汤为迎合各地饮食特色进行改良,在制作时,各地均有不同,不过不论是鸭汤的烹制,还是鸭血、鸭肝与鸭肠的制作,都采用的是传统制作金陵盐水鸭的方法,是金陵菜中重要的代表。 南京桂花鸭--“桂花香下鸭子肥,皮白肉嫩鲜味美”
南京桂花鸭又名南京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属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故而得名桂花鸭。 南京雨花茶--碧绿“松针”挺秀,清幽馥郁雨花台
南京雨花茶是江苏省南京市的特产,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南京中山陵和南京雨花台引种创制,是中国经典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以碧绿的茶色,清雅的香气、甘醇的滋味闻名,冲上开水,水面顿显白毫,茶入水即沉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品饮一杯,沁人肺腑。 芋泥香酥鸭--“酥脆甘香,粉绵柔嫩,唇齿留香,风味浓郁”
芋泥香酥鸭,是南京市的特色风味美食,主料是芋头和鸭子,芋泥填充在卤制过的鸭肉里,充分吸纳了鸭肉的质地,提取精华。而鸭肉在芋泥的吸附下,肉质纤维变得愈加的味美和鲜嫩。经过油炸的高温,两种主料融合,相辅相成,食后唇齿留香,韵味悠长,是深受消费者喜爱菜肴。 鸡鸣汤包--“甜中带着咸鲜的秃头汤包”
鸡鸣汤包始于1958年,当时是在老市长彭冲的提议之下,才陆续兴办的一批改善百姓生活的商业设施。其中,鸡鸣汤包由苏州名师居银根师傅来制作,是在原苏式汤包的基础上,运用发面工艺,选用上等猪肉,才研制出甜中带咸、咸中带鲜的一道小吃。 咸肉菜饭--“红绿配菜加白饭,一碗南京老味道”
咸肉菜饭,是江苏省南京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其鲜肉红润有光,米饭晶体剔透,绿色的青菜点缀其中,色彩丰富;咸肉与白米饭的碰撞,食之咸香四溢,风味诱人。 桂花糖米藕--“被誉为金陵南京四大最有人情味街头小食之一”
桂花糖米藕是南京市传统小吃。属于苏菜系。桂花风味浓郁,以莲藕、糯米桂花为料制作。生糯米灌在莲藕中,配以桂花酱,以其甜糯、桂花香气浓郁而享有口碑。同样著名的南京桂花糖米藕更是和桂花糖芋苗、梅花糕、赤豆酒酿小圆子一同被誉为金陵南京四大最有人情味街头小食。 烤鸭包--“位列中华名小吃之一,浓郁的南京风情”
烤鸭包属金陵菜,是南京大牌档独创的烤鸭包,烤鸭代表的浓郁南京风情、小笼包代表的精细江南饮食文化,两相融合,成就了烤鸭包无与伦比的美丽,也让小小包子荣登了中华名小吃的榜单,远近闻名。 赤豆小元宵--“绵密甜糯、暖胃暖心,南京传统名小吃”
赤豆小元宵是南京的传统名菜,属于金陵菜中的金陵小吃,以红豆、小元宵、酒酿、藕粉为主要原料。 雨花石汤圆--“外观酷似雨花石,口感香甜软糯有韧性”
雨花石汤圆是江苏省的地方小吃,属于苏菜中的一个甜点,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一道美食,因加入了可可粉,使汤圆有了多种色彩,美观诱人,深得大家喜爱。 活珠子--“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高”
活珠子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属金陵小吃,是当鸡蛋即将孵成一个生命但是又没有完全成形,蛋里面已经有了头、翅膀、脚的痕迹,这种亦鸡亦蛋的鸡蛋孵化物叫做“活珠子”。“活珠子”是经传统孵化发育而成的鸡胚胎,因其发育中囊胚在透视状态下形如活动的珍珠,故称“活珠子”。 鸡汁汤包--“皮薄馅香鸡汁满溢,南京秦淮八绝之一”
鸡汁汤包是南京的风味小吃,属金陵菜、金陵小吃,也是南京秦淮八绝之一。其汤包皮很薄,但夹起来不容易破。慢慢提起来,放入可口,包子里醇厚的鸡汁就顺势涌入嘴里,味道鲜美回甜。 糖芋艿--“芋头软儒,香甜爽口”
糖芋头是江苏南京的地方传统名点。它选用芋头、红糖 、白糖,甜糯绵软,香郁适口,吃时下沸水煮熟即可,软韧滑爽,馅味鲜洁。 南京地区的美食可谓是物美价廉,没有特别出格的调味料,是符合大众的口味的。
盐水鸭没有一只鸭子能逃得出南京,甚至有人说南京人前辈子跟鸭子有仇。 煮干丝干丝的特别之处在于嫩而不老,干而不脆,是用豆腐特制而成的呢。 如意回卤干南京人烹饪的时候喜欢放入豆芽,豆芽的形状很像是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所以这道菜命名为如意回卤干
什锦豆腐涝如同菜名一样,豆腐为主料,辅料有虾米、榨菜、木耳、葱花、香油、辣油等十多种。 状元豆这是南京夫子庙旅游景点的特色小吃,相传是个很有寓意的小故事,很久之前的一个书生吃了这碗红豆,考中了状元。从此村口的小商贩吆喝“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 牛肉锅贴牛肉锅贴外酥里嫩、肉馅多汁,口味咸中带甜。这也是南京锅贴的最大特色。 臭干炒芦蒿南京人对于芦蒿食材的选择上十分挑剔,一大把扔掉80%,只选取最嫩的部分,清炒出来香气四溢。
鸭血粉丝汤几乎全国各地都能看到鸭血粉丝汤的店,尤其金陵最为出名。 雨花石汤圆它是在汤圆的糯米皮中加入可可粉,包起来的汤圆像雨花石一样,条纹清晰可见。 鸭油酥烧饼这种烧饼是用鸭油制成的,味道香脆可口,选材、火功、质量都十分讲究。 五香蛋五香蛋也是南京的特色美食之一,意想不到吧。鸡蛋是用各种香料卤制而成,就是我们常说的茶叶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老字号的“秦淮八绝”,如今早已不是旧时的模样……
金陵的小吃,就更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1987年,专家们授予了七家店的八类小吃为“
一时风光无比,成为南京代表性的“小吃团伙”
时代铭记一件事情和忘记一件事情的速度越来越一致
老字号的秦淮八绝,如今面貌如何呢?
1901年清末的“雪园”茶馆,素有“ ”美称,后来一位名叫卞永生的商人买下并改名为“永和园”,寓意永远和气生财。
原本三家门面,两间对外出租,谁知到了1942年,永和园的烫干丝和酥烧饼已名声大噪,之后永和园翻建成二层楼,成为如今永和园的雏形。
小时候在南京提到夫子庙必提到永和园,家里来个人请到永和园来吃一次,是非常有面的事。
今天再去夫子庙,永和园已经没有了当初雪园的小茶楼面貌,人生鼎沸的游客在这家百年老店里不断更迭。
”。在之后的90多年时间里,蒋家后代不断地失去它再争夺它,直到2011年,蒋玉友与夫子庙饮食公司争夺商标权,最后蒋玉友通过抽签的方式重新得到了“蒋有记”。
蒋玉友的蒋有记在秦虹和老门东先后重新开张,若是追根溯源,这两家才是正宗的蒋有记,贡院西路的奇芳阁的锅贴也在使用蒋有记的名号,也有吃货表示更喜欢那一家。
年,如今已停业,南京地图上还有几家名为“六凤居”的店在营业,门可罗雀,两年前在老门东重新开张的六凤居又一次停业,百年老店的传承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有时会显得格外无力。
1917年,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商界要人李仰超、朱寿仁、刘海如、禹子宽等人合股集资,在当时的奇望街(现建康路)上,开设了“奇芳阁”清真茶社。
,风云际会一时无两,1987年秦淮八绝的评定中,奇芳阁独占两绝。
时间如绸缎缓缓滑过,100年过去,仍然是那个奇芳阁在夫子庙地区迎来送往,宾客不断。
夫子庙的莲湖糕团店生意很好,尤其到了节假日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店面不算大,装修也普通质朴,门牌上的 四个字透着一股骄傲劲,各色糕点琳琅满目,赤豆元宵也备受好评。
桂花夹心小元宵已经绝迹,而赤豆元宵现在是莲湖糕团店的招牌之一,新鲜熬出的元宵粥,小汤圆软糯,莲子脆口,赤豆软儒清香,粥体粘稠清甜,至今仍是莲湖糕团店的招牌美食之一。
90年代中华路拓宽,瞻园面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直到2014年在老门东重新开张,时隔二十年,还是有很多老南京人
。可惜如今已经没有了五香豆和五香蛋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家茶叶店。
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精细和火候,好在仍在夫子庙,生意不错,招牌却不再。
的锅贴可圈可点,却已不像当年傲视群雄。
占据了夫子庙的黄金地带,秦淮小吃种类齐全, 没有了鸡丝浇面,必须按人头点单。
还保持着很高的水准,可惜夹心小元宵无法走量已经不做。
在老门东重新开张,反而是门口的梅花糕卖的更好。
2000年停业后,14年重新开张后却没能维持经营,再次停业。
你对秦淮八绝印象最深的是哪家?
相关资讯
“秦淮八绝”南京夫子庙八种最有秦淮风味到南京不要忘了尝尝
秦淮八绝是指南京八种最有秦淮风味的特色小吃: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
下篇:秦观不出名写的好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