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
12月5日,首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心书城举行。征文历时两个月,吸引了近700部作品参赛,经专家多轮评审,最终7部作品脱颖而出,其中,以两代深圳人的命运与生活理念碰撞为线索,展现深圳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关内关外》获得特等奖。
2024年是深圳建市45周年。为生动书写深圳故事,展现深圳现代化成就和独特魅力,推动深圳文学创新与发展, 在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指导下,于今年8月16日-11月30日期间开展了“深圳故事:书写奇迹之城”第一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鼓励广大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深圳城市为蓝本,挖掘深圳独特的开放型文化,从不同类型和视角讲述深圳故事。
自2015年以来,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进入了持续稳步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目前,阅文集团已有超过30万作家参与现实题材创作,作品主题和叙事手法不断丰富,开拓出“现实+悬疑”“现实+科幻”等细分赛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数据显示,2023年阅文现实题材作品的阅读人数同比增长21%,其中95后、00后读者合计占比超八成。
据悉,在阅文集团主办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约三成大赛获奖作品成为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馆、 的永久典藏书目,更有7部获奖作品摘得 、“中国好书”或入选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等国家级荣誉,进一步加速了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进程。
二等奖《烟云华强北》《情定大亚湾:核电筑梦者》
三等奖《逐梦深圳湾》《海拔六十米》《制梦之城》
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阅文集团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代表性作家,厦门大学新闻学本科及硕士,日本早稻田大学市场营销硕士。现居深圳,曾在大型高新企业营销领域工作十余年,见证中国高科技产品在海外声名远播的历程。代表作有《破浪时代》《一路奔北》等。《破浪时代》获第六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一路奔北》获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两本作品均已授权出版。
故事介绍:作品以两代深圳人的命运线索与生活理念的交织碰撞,深刻展现了 建立以来,城市的高速发展,将在深圳土地上奋斗的个体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宏大的背景和幽微细节编织贯通,精准地捕捉了城市与人相互依存、互为动力的现实意义,兼具历史纵深感和时代厚重感。
微纪录片《书写时代》三位主人公之一,创作“科技出海”三部曲,该系列前两部作品均已出版上市,《与沙共舞》获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与她共舞》作为收官之作,突破原有框架,从女性视角出发记录出海奋斗的故事。
故事介绍:作品生动复现了在全球化的惊涛骇浪之中, 企业出海的风云十年。故事聚焦职场生活和婚姻家庭,以职场精英女性视角构建深圳当代故事,极具感染力的笔触,将时代困境与机遇具象成勇于做出选择的普通人群像,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树下小酒馆,擅长年代行业故事。代表作品《冷链二十年》《山河灯火》《潮海人间》,多部作品获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奖项。《山河灯火》已授权出版。
故事介绍:作品通过“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具象描摹,再现了 初期的深圳生活图景,主人公直面商海浮沉,与命运相搏击,普通人的创业故事与 的转型升级相呼应,深圳的经济活力与创新精神相交织,达成了对时代细节的精准捕捉。
二等奖《情定大亚湾:核电筑梦者》
作者:我是黑猩猩,核电行业从业者,在能源行业从业十余年。曾参与岭澳二期核电厂、 、神华国华台山、北海电厂等多个项目工作。
故事介绍:作品讲述两个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伴随中国核电国产化进程,攻坚克难建设 、直面技术挑战和实现个人蜕变的故事。作者凭借其能源行业从业经验,深入描绘了一线核电工作者的职场生活和精神追求,生动反映了深圳铸就大国重器的雄厚产业基础和先进创新能力,青年建设者的赤诚之心跃然纸上。
作者:逍遥的大鹏,现居深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硕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客座教授。20年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曾在多家银行、金融公司担任高管。
故事介绍:作品以个体的职场奋斗历程呈现了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时代腾飞之下个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作品取材于作者职场经验,基于现实,再现了深圳蕴含的活力与机遇,几个人物构成了金融行业的群像,不同人物的选择与结局,凸显了对人性、理想的追问和思考。
作者:昆玺,现居深圳,已在深圳生活二十年,一直在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故事介绍:作品聚焦都市青年的内心迷茫与自我探索,巧妙融合乡村文旅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讲述了沉迷网络的“躺平青年”,在觉醒后携手朋友共筑海边民宿的故事,鼓励青年朋友勇敢地拥抱改变,追求梦想。作品以深刻的洞察力,达成了关于爱情与亲情、青春与梦想、 与个人成长的议题探索,回应了人们对于山海连城的美好向往。
作者:和晓,代表作品《上海凡人传》《大城小家》《眺望时光里》等。多部作品获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奖项。《上海凡人传》入选2022年新华·文化产业IP改编潜力价值榜·影视, 2022-2023年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入选作品,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2年度)网络小说榜上榜作品;已授权

中国网络文学现象值得关注
“很人心目中把‘网络文学’与玄幻、修真等题材绑定起来,其实这只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很网络文学作者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时,追求题材差异化的选择。”11月28日开幕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上,研究网络文学20年的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网络文学”的特点再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许苗苗认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样题材广泛,除了备受大众喜爱的玄幻、穿越、修真等类型,近年来现实题材的创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比如说《大国重工》这部作品是带着幻想、穿越的形式来写我们重工业的发展过程,虽然题材是针对当下现实的,但它是非常典型的网络文学创作模式。”许苗苗表示,还有一类典型的“学霸文”是针对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小说,写的是通过做题改变命运,也是运用穿越等手法描写现实生活,属于现实题材。
“现实题材的作品放在网上或者网下读起来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文本创作过程。网络文学是在网络上创作、首发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考虑到读者的评价、会根据读者的反映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把问题或逻辑漏洞补上等,它关乎作家本身的创作过程。”许苗苗表示,20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从一个弱小的争议性概念壮大成如今备受关注的当代文化现象,从网络文学发展中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文化变革、技术进步和产业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其发展远超想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徐宗福 李新华 摄
首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揭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12月5日,作为深圳读书月的一部分,首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揭晓,80后作家“人间需要情绪稳定”的作品《关内关外》获得特等奖。
本次大赛以“深圳故事:书写奇迹之城”为主题,鼓励广大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深圳城市为蓝本,挖掘深圳独特的开放型文化,从不同类型和视角讲述深圳故事。征文历时两个月,吸引近700部作品参赛,经专家多轮评审,最终7部作品脱颖而出。
特等奖《关内关外》展现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转变。一等奖《与她共舞》以两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科技企业为背景,讲述了分别就职于两家企业的一对闺蜜,在企业从“你死我活”到“共克时艰”的过程中相爱相杀的职场故事。
自2015年以来,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进入持续稳步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数据显示,2023年阅文现实题材作品的阅读人数同比增长21%,其中95后、00后读者合计占比超8成。
相关资讯
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集结令丨麦苏:希望创作出更好的现实题材作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2日讯(记者 廖慧文)3月1日,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仪式将在长沙举行。这将是一场中国网络文学盛典,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作家将汇聚一堂,共襄盛举。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