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原创史上最大行星探测器发射,重型猎鹰送它前往欧罗巴星,五年半到达

更新时间: 2025-09-23 19:54:53

阅读人数: 227

本文主题: 木星飞行箱包怎么样

人类迄今为止最大的行星探测器“欧罗巴快船(Europa Clipper)”已经发射,踏上了前往木星第二颗卫星木卫二的征程。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使用马斯克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发射了“欧罗巴快船”探测器,它是一台大型木星探测器,虽然以“欧罗巴快船”命名,但是和欧洲没多大关系,而是和它的探测目标有关,因为木卫二在西方常被叫做“欧罗巴星”。

“欧罗巴快船”由美国航天局位于南加州的由加州理工学院代管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牵头研制,主体由3个模块组成,航天电子设备保护罩模块、射频模块、推进模块,配备直径3米高增益天线。

这台探测器体积相当庞大,高度5米,太阳翼展开长度超过30.5米(包括卫星长度),比篮球场长度还长,太阳能接收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

探测器总重量约6吨,其中设备重量3.24吨,燃料重量2.75吨,是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行星探测器,造价50亿美元,也是史上最昂贵的行星探测器。

为了多送它一程,将它的飞行速度加速到最大,猎鹰重型火箭放弃了回收模式,拆掉回收支撑架并将里面的燃料用完,以求将其加速的最大速度。接下来该探测器将在五年半内飞行约29亿公里,并于2030年进入木星轨道。

“欧罗巴快船”主要目的是研究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是否具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这个星球环绕木星运行,天文学家认为它的表面是厚厚的冰盖,厚度在10~100公里之间,下面是深达50~300公里的液态水,水的下面才是岩石表面,所以一般认为木卫二是一颗极富水星球,其水量甚至要比地球上还多不少,而且是有着丰富的液态水。

因此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木卫二巨大的冰下海洋中,很可能存在着很多种深海生命体,或者说这个巨大的地下海洋中有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

为了将木卫二这颗星球上的情况打探清楚,“欧罗巴快船”探测器搭载了9台科学仪器和1个使用电信通讯系统的重力实验设备。其中有多台光学成像系统、光谱仪、磁力计、质谱仪、粉尘分析仪、重力实验射频硬件、探测雷达和等离子体探测器等。

为了前往目的地,“欧罗巴快船”的飞行轨道也很独特,重型猎鹰火箭虽然推力强大,但也并不能将它直接推向目的地,所以它的飞行之旅还需要经过地球和火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

按计划它将于2025年2月飞越火星,然后于2026年12月返回地球,利用飞掠行星时的引力势能来增加动能。之后它大概会在2030年4月到达木星,一路飞行近30亿公里。

在到达木卫二轨道后,“欧罗巴快船”将在环绕它飞行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探测,其中包括在接近行星表面25公里处飞掠49次,扫描整颗卫星的表面情况,寻找这颗卫星所蕴含的各种生命迹象。

《央视新闻》4月15日报道《美航天局发射“欧罗巴快船”木星卫星探测器》

原创史上最大行星探测器发射,重型猎鹰送它前往欧罗巴星,五年半到达

印军查明“中国无人机”身份:是金星和木星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BBC新闻网站7月26日报道,在持续观测了六个月“中国间谍无人机入侵印度领空”后,印度军队终于查明了它们的真实身份:木星和金星。

由于此前经历的“帐篷对峙”,中印西段边境地区的局势一直处于相对紧张。印度多次声称中国军队和军用直升机“侵犯”其领土和领空。

去年底以来,自驻守中印边境西段拉达克地区的印度安全部队在高空频繁看到不明“黄色球体”后,印度军方首先怀疑中国军队在边界一侧部署高空无人侦察机,与印度玩起“猫和老鼠”的游戏。为此,在两国边防会议期间,印方正式就此与中方进行交涉,但遭到否认。印度一名匿名高官私下透露,中方在会上还建议印军可将飞行物击落,以正视听。但这名印度官员随后认为,由于这些不明飞行物飞行高度太大,印度军方难以击落。

此后,印方开始动用所有手段进行详查。首先,由内政部和国防部组成一个特别工作组抵达事发地,听取当地部队的详细汇报,陆军还部署了移动雷达和光谱分析仪进行侦测,但没有收获。其次,由负责武器研发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牵头。但该组织承认,在穷尽现有科技手段后,也未能辨别飞行物的性质。

最后,军方开始寻求天体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参与调查。调查报告称,疑似无人飞行物虽看起来在高空翱翔,但更像是一种“静止的天体”。现在他们终于有答案了:这只是木星和金星而已。

通往梦想的倒计时

今天偶然间看了一句话,一下子就感慨了:“梦想这东西,就是用来幻灭的吧”。 我忽然想起我已经很久没有提到过梦想这个东西了,不论在我的文字中,还是在我的生活中。 最近好不容易在东跑西颠的周末空隙里,战战兢兢地读完了九把刀的《后青春期的诗》,一边读一边捧腹大笑,然后笑着笑着就流下泪来。那本书里的故事,一下子刺痛了我。 其实我从小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的第一个梦想是成为一个天文学家。我还记得是如何缠着爸爸给我买了那个700多块钱的“熊猫牌”望远镜。很多个夜晚,我一放学后的唯一乐趣就是把望远镜搬到阳台上,然后对着一本翻得褶皱起来的星图找那些星云、星系,或者看带着光环的土星,有一只大眼睛的木星,还有月球上坑坑包包的环形山。那个时候,我曾经对星座和星的位置如数家珍。 那个时候,我从没想过这也是我第一个放弃的梦想。 我的第二个梦想是成为一个业余作家。大学的时候,虽然每天面对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些各种把数学公式扭曲到变态的科学。然而我仍然花很多时间在图书馆看文学的书籍。曾经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我喜欢他利剑一样铿锵的论说文。可是上了大学后,我却痴迷上了席慕容的文字。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了个博客,却不是记录流水账一样的生活琐事,而是模仿起席慕容的诗来。我几乎读过席慕容的每一首诗,每一篇散文,我抄下她的那些美丽的忧伤的句子,时不时地吟哦起来。 “不是所有梦想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疚恨总要根植在离别后的心中/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很多很多。我至今都认为我对文学最热爱最努力写得最好的时候,就是大学的那几年。不过现在看来,那些忧伤的诗句,不过是对席慕容的拙劣模仿。我知道我是一个努力却没有天赋的人。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会不再以成为“什么什么家”作为自己的梦想。我学会了修正自己的梦想,把梦想分割成一些小小的,可能实现的碎片。 记得刚刚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一堂英语课的作文题目是《The Bucket List》(遗愿清单),听着挺吓人的。其实就是老外们说的“人生要实现的梦想清单”的意思。那是我第一次自愿或者被迫地梳理自己的梦想。我始终记得那上面的为数不多的几行文字。那个时候,班级里没有一位同学写过“我要成为宇航员”或者“我要成为总统”之类的屁话。我知道,在这个年纪的我们,都学会了修正自己的梦想。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有一句话,我一直都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可是,我已经不是二十一岁的我了。 现在的我,距离二十一岁已经有了七个年头,离开学校都已经超过一年了。我开始学会沉默,学会合适的微笑,学会不再太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开始学会受伤的时候自己舔舔伤口,然而我更开始学会小心翼翼地慢慢地走不让自己受伤。作为一个标准的屌丝,作为一个战战兢兢地在帝都生存的北漂,我开始知道我谈论梦想是个多么奢侈的事,最多只能作为让大家笑不出来的冷笑话。 ——“我的梦想,能在帝都6环以内买个50平的房子,就好了啊。”小A抠抠鼻。 ——“我的梦想,娶个还能凑合的老婆,赶紧结婚,就好了啊。 ”小B推了推眼镜。 ——“我的梦想,下次跳槽薪水能翻翻,就好了啊。 ”小C耸耸肩。 虽然我也学会在别人问我的时候,哈哈大笑地说:“我的梦想很简单啊,我就想赚很多钱,买个大房子,娶个老婆在帝都生活下去。” 可是,妈的,我连自己都知道这不是我的梦想,我连自己都骗不了。 “我的左手放在口袋里,轻轻揉着那张考试卷纸。 “十八岁的我,比现在的自己勇敢。 “正在挖洞、弄得灰头土脸的那个自己,还幼稚地幻想可以改变世界,而且毫不畏惧认为自己担当得了那样的梦想。 “ 对不起啰,十八岁的我自己。” 九把刀的书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忽然觉得故事里的陈国星是幸福的。至少他还有一帮吵吵嚷嚷的朋友,不情愿或者不耐烦,但是最终还是跟他走了一场梦想的旅程。可是,故事只是故事。如果我像故事里的陈国星一样和我的朋友们说:“你看你们大腹便便,你看你们整天加班风尘仆仆,你看你们除了钱、房子、车、女人就没有别的梦想了吗?想想你年轻的时候,趁着还来得及,我们一起去实现它吧!”我估计我毫无疑问地会被送到精神病院。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和我的朋友们一样,他们又何尝不是和我一样。我们都有梦想,只是地心引力太沉重,我们没法让它飞起来。 故事里,他们把梦想埋在学校的树下,每隔十年就翻出来看看。十年,是他们的倒计时。 我也想这样做,可是我没有这个勇气,我怕十年后的自己,看到那个时间胶囊的时候,剩下的除了感叹就是无奈。可是,我还是忍不住翻出2008年的时候,英语课写过的“遗愿清单”。我翻拣起那些梦想的碎片,我知道很多梦想我可能一生都无法实现,但是我想其实我也可以去偷偷地努力实现其中的一些。 4年已经过去,通往梦想的倒计时丝毫没有停歇。希望2018年的自己,如果还没有忘记的话,能够记得再次看这篇文章,然后顺便对得起这里说过的一些话。 “十年后的我们又将挖开这里,展开新的冒险。 “在这十年间,我们还有好多的快乐要拥有,好多的困难要战斗。 “好多人要相遇,好多人要道别,好多人会帮我们,好多人会害我们。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想起那天晚上登峰造极的烟火,什么都不怕了。” ——BY 九把刀《后青春期的诗》 http://blog.skylook.org/the-countdown-to-the-dream/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