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今夜星象,知天下大事!你知道怎么观吗!?
上面那句话说的就是武侯诸葛亮!诸葛丞相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多智而近妖”,主要就是因为他会“观星”啊!
虽然他通过观星进行预测,判断司马懿进攻方向、蜀国走势、邓艾偷渡阴平以及二士争衡;利用天象借东风;利用北斗七星做七星灯续命等事情可能是小说演绎。
但是丞相在现实中也确实是懂天象的,他成功预测到太阳食、月食等天文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军事行动。并将天文与气象观测融为一体,为蜀国的农业发展和稳定以及水利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天文的观察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记载了,出土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鸟”“火”等恒星或星座名,这个“火”就是落向西方的恒星“大火”,在《诗经· 豳(bīn)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个火也是恒星“大火”…
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漆箱盖上,描绘着龙、虎图案和一个巨大的“斗”字,斗字周围书写着二十八宿名称,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出现完整二十八宿的文物…如果说到二十八宿,在我国可是至关重要的!
古人将太阳经过的路径称为“黄道”,西方这这条“黄道”上建立了“黄道十二宫”,而我们则观察到了月亮公转的周期为27.32天,古人凑了个整,就有了二十八宿,后面因此还产生了“农历”和“闰月”,并创立了以二十八宿为基准的赤道坐标系统。
二十八宿又被分为了东南西北四组,分别对应了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块是不是很熟悉!这也就是常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的四象!)
古人经常观测二十八宿、日月及五星的运行,测定岁时季节甚至揣测年成丰歉、战争胜败、人事祸福等。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奥秘感兴趣,欢迎来看这部荣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的作品《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书中会更详细的为你讲解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以及南极诸星,并附赠了《天文图》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

遥望星空,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不知你曾是否注意到,在这夏日暑气褪去的傍晚时分,天气若尚好,我们共同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和霓虹污染的郊野,一呼一吸间是夏日独有的泥土与植被芬芳气,你若尚在场,共同抬头仰望满眼是星空银河,这一切不正是生活中难有的,且其实就在你我身边的浪漫。
今日今时,抬头仰望,内心中那些彷徨、烦躁、不安一瞬消失,被星空的浪漫与美好填满,甚至从口溢出,不禁的唱到“遥望着宁静的夜空,苍穹斑斓的银河,你心里有我你身边是我,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多么疯狂的是我,多么真挚的是我”;唱到“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靠近你”;唱到“如何能再见到在星空里的你,游弋在银河里在苍茫的星际,银河中亿万星只想与你相依”。
而穿越时空,跨越千年,古时的先民与今时的你我,仰望的还是那同一片天空,但我也很好奇,那时没有今天的天文望远设备和科学研究基础,那时的人在“夜凉如洗”日,仰望的“银河星汉”,会有何感何所思,会有怎么样的想象怎样的理解。为一解此惑,我找来了天文美术家、天文科普作者徐刚老师与北京天文馆科普工作者、副研究员王燕平老师一同所著的《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一书,试着去追寻古代的中国人面对浩瀚星空时,他们“看到”了什么。
不读不知,一读便惭愧,原来那些我们每周都要看看的星座运势,是舶来品,怪不得那么多人说不准,作为一个华夏儿女,你怎能不知这中国古人创造的恒星世界,天上繁星与地上山河一样,三城“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衍二十八星宿,颇有古人帝国之治光景。我看到的是一种对浩瀚星空的敬畏,是一种惶惶五千载文化的魅力。全书讲解细致细节,文化魅力大显,科学严谨地将古时之星,和今时之识,以吟诵中国星象的《步天歌》为线索,串起中国星宿的文明传承。
中华文化灿若繁星,繁星漫天也饱含中华文化,在书中很明显地感受到自古以来,星空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就有着崇高的地位,诸多美好的神话,令人敬畏的启示,让人自省的更替,这说明这份文化也如同天上繁星,岁月流转一直在变化,从未静止和停歇。中华先民也从未停止过对星汉、苍穹、宇宙、无垠的探索。从《诗经》《史记》到《步天歌》,从星图到浑象,中国古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描绘星空,仰望星空,既是来自人类探索未知的本能;亦是因为星空本身灿烂瑰丽,不单是引发了先贤无数浪漫诗意的想象,更体现出先民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弘扬这份独特的星空文化。
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一书大显热爱遥望星辰银河的这份浪漫,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广博的中华文化都蕴含其中,书中涵盖了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书画碑拓等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又融合现代天文知识,许多熟悉的如牛郎织女、北斗九星、斗为帝车、马王爷三只眼尽在其中,更是有牵牛河鼓、八骏如风、南天后补、农祥晨正等所不了解的,中华文化色彩突出,同时结合了严谨的天文科学,引申许多生动有趣的知识,是一本丰富自我或引发孩童兴趣点的不二之选。
来星空帝国探索古代天文奥秘吧
抬头仰望星空,璀璨群星跃入眼帘。你看到了什么?是牵牛织女星的相会,还是大熊小熊座背后的神话,或者是明灯般为你指路的启明星。严格意义上,我们认知里的星辰星座不仅仅是星球天体,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经过千年百载的演变,它们更是化为一面面映着不同民族独有脸孔的镜子。其中,中华「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下的星空则像是一个「大一统」的星空帝国。
这个星空帝国的雏形源自唐宋年间的《步天歌》。《步天歌》始于唐代,是一部以诗歌形式介绍中国古代全天星官的著作,它首创三垣二十八宿的星官分组,将全天星官划分为31组进行系统介绍。这本《星空帝国》则是以《步天歌》为线索,配以作者首创的中国星官形象,图文并茂地对中国古代星官体系进行解析:
是天帝气势恢宏的宫殿,其间有天帝、正宫娘娘,还有天帝的御用车马及诸多辅佐辅星。我们熟悉的二师兄天蓬元帅也住在这里。
是喧闹的朝堂议事厅,有禁卫军常陈、郎将,有参与国政的诸侯、九卿三公,还有天帝行走的台阶三台以及发布政令的明堂。
是略带人间烟火的天上街市,有卖布的帛度、屠宰的屠肆,有交易金银珠宝的列肆,还有管理市场的市楼,更有测量的容器斛与斗。
二十八星宿分组归入三垣之中,就像人间一般各司其职:既有帝王将相、后宫嫔妃、宦官仆从、兵卒庶民等各色人物,也有宫殿、车库、库篓等建筑,以及田地、沟渠、仓库等农业设施,辇道、幅路等交通设施,市肆、帛度等商业设施,以及斛斗等日常器具,枪棒等武器,还有龟、鱼狼等动物,匏瓜、八谷等植物,甚至连水井厕所都可以在其间找到身影......
这些耀眼的星宿以及它们的故事传说,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但却鲜有人可以说清楚这个美丽的星空帝国。大概率是因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远离农耕生活太久太久了;当然现代天文学中星宿的理论也影响了我们对传统天文知识的吸纳。所以,阅读这本《星空帝国》时,我非常讶异作者的用心。他在解析古代天文知识的同时,纳入西方星宿知识,进行中西星宿对照解说,然后在现代天文知识的指引之下「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逐一带着我们认识春夏秋冬舞台上的二十八新宿。然后,透过一系列的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书画碑拓中,带我们重新仰望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星空帝国,感受着御驾亲征北方战场的雄威、感叹天河岸边千顷田的好一派田园风光,惊叹昂日鸡的威猛与霸气、傅说这泥瓦匠的辛劳;然后的然后,再端起《步天规中国星座盘》,一点点认识这个美丽的全新星空、探索古代天文奥秘、慢慢读懂这星空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