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一种太阳系模型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 2025-09-11 12:40:49

阅读人数: 215

本文主题: 太阳系模型制作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系模型。

地理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文案或者图解的方式授课,而在涉及到一些星系的相关知识时,仅仅是利用文案的形式并不能让学生直观的去理解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例如八大行星系的运动规律等系列知识,如果单纯靠书本的文字讲解,难免会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如何利用简单的教具即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加直观地理解并掌握系列地理知识,提高老师的授课及学生学习的效率是每个老师的共同教学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太阳系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系模型,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上,还包括控制盘,所述控制盘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池,所述控制盘内部设有语音交互模块和喇叭,外部设有按钮和通孔,所述电池为语音交互模块供电,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太阳模型,所述太阳模型内部设有灯泡,所述立柱周围设有横向支杆,横向支杆末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设有八大行星模型,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分别与灯泡、喇叭连接。

优选地,所述八大行星模型包括水星模型、地球模型、木星模型、天王星模型、金星模型、火星模型、土星模型、海王星模型。

优选地,所述控制盘上设有九个按钮。

优选地,每个行星模型对应一个按钮,选择不同行星的语音内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方便使用,便于学生理解八大行星系的运动规律等系列知识,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操作控制盘,发光的太阳和语音播报,并引申出星系的运动轨迹及规律,继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熟知地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授课效率。

(2)提高学习兴趣,利用教具教学的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们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继而在兴趣中不断学习进步,消除了因枯燥的文字而让学生厌倦的现象。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系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系模型的控制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系模型的独立式语音交互模块的框架图。

图中:1太阳模型、2水星模型、3地球模型、4木星模型、5天王星模型、6金星模型、7火星模型、8土星模型、9海王星模型、10立柱、11底座、12控制盘、13按钮、14通孔、15灯泡、16电池、17喇叭、18语音交互模块。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太阳系模型,包括底座11和立柱10,立柱10设置在底座11上,还包括控制盘12,控制盘12设置在底座11上,底座11内设有电池16,控制盘12内部设有语音交互模块18和喇叭17,外部设有按钮13和通孔14,通孔14设置在喇叭17的正上方,用于散播声音,电池16为语音交互模块18供电,立柱10顶部设有太阳模型1,太阳模型1内部设有灯泡15,立柱10周围设有横向支杆,横向支杆末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设有八大行星模型,语音交互模块18分别与灯泡15、喇叭17连接。

其中,八大行星模型包括水星模型2、地球模型3、木星模型4、天王星模型5、金星模型6、火星模型7、土星模型8、海王星模型9。

控制盘12上设有九个按钮13,每个行星模型对应一个按钮13,选择不同行星的语音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控制盘上的按钮来控制各个行星,且太阳模型内部设有灯泡,在晚上也可以清楚的演示,便于学生观看,更加实际生动,同时语音播报各个行星历史探测、名称来源、质量、半径等相关信息,更加便于学生理解。

本实用新型方便使用,便于学生理解八大行星系的运动规律等系列知识,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操作控制盘,发光的太阳和语音播报,并引申出星系的运动轨迹及规律,继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熟知地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授课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利用教具教学的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们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继而在兴趣中不断学习进步,消除了因枯燥的文字而让学生厌倦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太阳系模型,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盘,所述控制盘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池,所述控制盘内部设有语音交互模块和喇叭,外部设有按钮和通孔,所述电池为语音交互模块供电,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太阳模型,所述太阳模型内部设有灯泡,所述立柱周围设有横向支杆,横向支杆末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设有八大行星模型,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分别与灯泡、喇叭连接,所述控制盘上设有九个按钮,每个行星模型对应一个按钮,选择不同行星的语音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系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八大行星模型包括水星模型、地球模型、木星模型、天王星模型、金星模型、火星模型、土星模型、海王星模型。

一种太阳系模型的制作方法

简易太阳系模型

此简易太阳系模型实现了日地月的二维运行轨迹,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wt.Image; import util.Constant; import util.GameUtil; import util.MyFrame;

public class MySolarSystem extends MyFrame { Image bg = GameUtil.getImage("images/bg.png"); Star sun = new Star("images/s.png",Constant.WIDTH/2,Constant.HEIGHT/2); Planet earth = new Planet("images/e.png",sun,200,150,0.05); Planet moon = new Planet("images/m.png",earth,50,40,0.15,true);

import java.awt.Image; import util.GameUtil; import java.awt.Graphics;;

public class Star{ int width,height;

import java.awt.Color;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wt.Image; import util.GameUtil;

public class Planet extends Star { double longAxis; double shortAxis;

import java.awt.Image; import java.awt.image.BufferedImag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URL; import javax.imageio.ImageIO;

public class GameUtil {

import java.awt.Frame;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wt.Image; import java.awt.event.WindowAdapter; import java.awt.event.WindowEvent;

public class MyFrame extends Frame {

public class Constant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WIDTH = 80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HEIGHT = 800;

此程序在高淇老师教学视频下完成

地球备胎找到了!具备多种生命存活的条件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电影《星际穿越》中的末日变成现实,那么哪里才是人类的宜居地?或许现在不用担心了,英国科学家们近日确认超级地球“格利泽581d”的存在,它也成为了人类潜在的太空移民基地。

据报道,天文学家几年前发现一颗距离地球约20光年、环境如地球般符合孕育生命条件的行星“格利泽581d”,为科学界搜索“宇宙生命”带来鼓舞。虽然俗称为“超级地球”的“格利泽581d”的存在一度受到质疑,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近日证实,天文学家此前探测到的神秘讯号,确实是来自这颗近似地球的行星。

“格利泽581d”是围绕红矮星“格利泽581”运行的行星之一,公转周期约67天。科学家2010年探测到疑似由“581d”发出的神秘讯号,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去年发表研究报告,认为讯号只是恒星磁爆产生的杂音,断定“581d”及其姊妹行星“581g”不存在。

不过,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及赫特福德郡大学近日反驳“杂音”说法,认为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研究“对数据分析不足”,称对方所用技术只适用于识别大型行星。英国科学家声称在现存数据上使用了更准确的模型,显示“581d”确实存在。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史蒂芬·奥戴利等人,于2007年4月24日发现“格利泽581d”——它也是科学家首次在太阳系以外星系的“适居带”中,发现与地球最相近的星球,不仅有利于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也可能成为适合人类未来移居当地。一开始,科学家认为“格利泽581d”的轨道位于理论的适居区外。但2009年4月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该行星确实位于适居区内。

多年来,“格利泽581”星系引发天文爱好者无限幻想——比如有纪录片制作公司在2008年便通过社交网站,收集500多条“来自地球的信息”,经乌克兰的巨型望远镜向其发射,当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布什等名人及伦敦眼等地标的照片。目前这些信息仍在遥远的宇宙旅程中,估计要到2029年才能送抵当地,假设“对方”还未发展出超越光速的传送技术,那么地球最快也要到2049年才能收到回复。

经测算,“格利泽581d”大小约是地球的两倍,质量则估计约7倍。由于它距离地球仅20光年,以宇宙规模来说非常接近,跟地球称得上是“星际邻居”,加上其表面环境不太热也不太冷,允许液态水存在,具备支持生命的条件,因此也被称为“超级地球”。

想“串门”有多难? 最快飞行器飞8万年才能到

在2014年卖座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科学家们费尽心力,耗时多年,派出多个探险小组,到达了指定星球,然而却没能找到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超级地球”。如今,现实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宜居星球。是否接下来就能尝试移民外星球?

科学家表示,探索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如何从地球到达目标星球。以“旅行者一号”为例,作为离地球最远的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经过38年的飞行,仍然没有飞出太阳系;而它以现在的速度要到达离太阳系最近的另一星系则还需要4万年的时间。此次发现的“格利泽581d”类地行星,距离地球20光年,即便是目前人类制造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也需要飞行8万年才能到达。

根据人类现有的科学理论基础,星际移民的最大问题是我们无法超越光速,而电影《星际穿越》却向我们展示了探险家利用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了人类对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

电影中,主角通过虫洞这样一个时间隧道,观测到几年前地球的样子,但同样穿越回地球,可能会需要地球时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所以说,这种穿越其成立的前提是存在四维或五维空间。

在四维空间里,我们可以观测到未来或过去的任意时间段,甚至到达另一星球,但肉体并不能真正地到达那一空间,因此电影中父亲穿越到了书架后,却无法与女儿交流。

其实,虫洞就是一个宇宙隧道,可以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但根据现有的科学成果,虫洞这一概念还只是一个纯数学的理论,基于虫洞的进一步探索,还要建立在黑洞的进一步研究基础上,人类还需要对浩瀚的宇宙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征程。据央视、《信息时报》等

是在其所处恒星“宜居带”发现的首颗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兄弟”,距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

距太阳约20光年,质量约为地球的两到三倍,公转周期30天。

位于天蝎座,距地球22光年,质量至少比地球大4.5倍,公转周期28天。母星质量是太阳的1/3。

位于天鹅座,距太阳600光年,大小是地球的2.4倍。如果具有与地球类似的温室效应,表面温度约22摄氏度。

位于绘架座,距地球42光年。距离其母星9000万公里,这个距离比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半稍长。

位于船帆座,距太阳35光年,质量是地球的4.6倍,发现于2011年。研究人员希望有朝一日能确认表面是否有水。

2012年发现,距地球11.9光年,质量是地球的4.3倍。温度可能微热,适宜简单生物的存活。

质量是地球的7倍,可能由岩石或气体构成。公转周期26天,距地球50光年。

质量约地球的7倍,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行,距太阳20光年。这颗行星或有较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

和它的兄弟天仓五e一样,处于恒星天仓五周围的“宜居带”。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6倍。如果它的大气层能够留存足够热量,这颗“超级地球”就可能存在生命。

与地球相比,在其他4颗人类已知的宜居星球上看日落,各自景象是怎样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在开普勒-22b上所看到的日落,色彩及大小酷似地球上见到的景象,因为开普勒-22b围绕着一颗和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

格利泽667Cc和581d上的日落景象看上去色彩红润,这是由于它俩都围着一颗红矮星绕行。由于格利泽581d距离红矮星更远,所以天空显得更红。

虽然格利泽667Cc的体积在四颗类地宜居星球中属最大,但亮度最高的还是HD85512b。

标签: 手机新民网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