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更新时间: 2025-09-06 21:38:23

阅读人数: 564

本文主题: 历史人文频道

为进一步擦亮贵州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文化名片,打造阳明文化高地,3月26日至28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19:22播出。

该纪录片共 3 集,每集 25 分钟,分别为“山水引路”“洞见天地”“此心光明”,重点展现了他从浙江踏上启蒙之路,奔赴贵州探寻真理的过程。“山水引路”以“王阳明初遇贵州的困顿与开悟”主题,讲述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以及面临两次生死威胁后,毅然决然奔赴贵州的历程,层层展示了王阳明的心路变迁和历经风雨不改初心的坚韧信念。“洞见天地”以“王阳明与贵州相融相和,龙场悟道”为主题,以王阳明谪居龙场遭遇生存危机的现实困境为切入点,讲述他与当地民众互助互敬,最终与这片土地与文化相融相和,大彻大悟,洞天悟道的故事。“此心光明”以“王阳明与贵州相互成就,心学生生不息延续至今”为主题,讲述在贵州人的包容与支持下,王阳明从民间传道扩大到官办讲学,将自己的开悟蜕变实践到贵州文化思想之变,传承至今。

纪录片《阳明悟道》拍摄历时一年多,主创团队穿越贵州多个市(州),从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创办书院以及践行知行合一等几个方面,精彩呈现阳明心学思想在贵州萌芽诞生,促进贵州文化教育发展,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

据了解,本片汇集中央文史研究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从不同维度对“阳明悟道”进行深度解读,王阳明在逆境中历经思想的磨砺与升华,实现哲学探索的深刻觉醒,就此开启心学新时代,再现王阳明的思想蜕变历程。

来 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宣传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自然自在黄果树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纪录片《收藏里的光阴》

原创 导演管理部 纪实人文频道

32年前的今天,1991年10月16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者、导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时发表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讲话,这段珍贵的录音被永久镌刻进了一张薄薄的唱片之中。如今,在收藏爱好者的庇护下,我们得以通过声音感受钱老赤诚的爱国情意。

2023年10月16日周一晚17:57,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继续播出《收藏里的光阴》系列,为您展示黑胶唱片中的历史回响。

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音乐载体如此丰富的当下,本以为会被历史洪流淹没的黑胶唱片却备受发烧友的喜爱?作为收藏界比较小众的一个门类,黑胶唱片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

在民间收藏爱好者中,有不少是致力于老唱片收藏的,他们收集梳理各种声音资料,很多还是独家绝版。在收藏家冯玗先生家中,我们不仅真切地聆听了钱学森的讲话,还记录了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一代京剧大家谭鑫培录制的经典唱段,感受到百年前梨园大师的风采;还有黑胶唱片还原了鲜为人知的中国第一首电影主题曲,默片明星杨耐梅演唱的这首主题曲,堪称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有人说一张黑胶唱片被播放一百次,会得到一百种不一样的声音。伴随着唱片的磨损,岁月的更迭,那些藏在时间里的声音,终将化作独一无二的记忆,也成为传播历史的重要载体。

那就让我们拿出黑胶唱片,轻轻放下唱针,请时光机器带我们回忆岁月中的那一段段精彩吧。

作为2023年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收藏里的光阴》系列短视频通过展示和发掘海派民间收藏,反映收藏者的审美趣味,讲述收藏品里的光阴故事。

10月16日 周一 晚17:57

原标题:《纪录片《收藏里的光阴》| 展示黑胶唱片中的历史回响》

国际友人到湘西开展学术交流和历史人文研学考察

卢克萨娜教授一行在三潭书院合影留念:卢克萨娜教授(右四),谭必友教授(左四),吉信完小田景祥校长(左三),吉信完小原副校长向宽松(左二),程林盛博士(左一),卢克萨娜教授助理(右三),三潭书院校友龙海俊(右一)。

( 通讯员 张鹏)小满时节,万物始茂。5月20日至21日,国际友人、历史学家、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卢克萨娜教授应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沙文创职院田野规划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谭必友教授邀请,到访湘西,进行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和历史人文研学考察。在凤凰县的行程中,考察组一行分别前往吉信镇三潭书院、栖山书院、满家村农耕文化园和凤凰古城进行学术访问和参观考察。

卢克萨娜教授一行参观三潭书院。

朗的读书声中,卢克萨娜教授一行来到吉信镇中心完小参观具有150年历史的三潭书院。吉信镇中心完小校长田景祥、原副校长向宽松老师为卢克萨娜教授一行介绍了三潭书院的发展历史。三潭书院位于凤凰县吉信镇,始建于1874年,今年恰逢书院创建150周年纪念。三潭书院是中国苗族地区现存最大的书院,目前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当今研究湘西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文物。书院自建院以来,培养了数十名进士举人、博士硕士。

卢克萨娜教授在三潭书院留言簿上留下美好祝愿。

访问三潭书院后,卢克萨娜教授一行来到吉信镇满家村进行访问考察。满家村位于吉信镇郊,距凤凰古城20公里左右,万溶江和209国道穿村而过,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满家村也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从这里走出了清末教育家、著名诗人、苗族举人龙骥先生等先贤。

卢克萨娜教授一行在栖山书院旧址座谈交流。

栖山书院位于满家村内,是龙骥先生于1885年创建的民族书院,这也是中国苗疆地区由个人独资创建的第一座民办书院。令人惋惜的是,因历史原因,栖山书院遭到损毁,目前仅存书院旧址和龙骥先生故居。栖山书院旧址现为龙骥后人的居住之地,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在这座古色古香、风景优美的园林式宅院里成立了彩砂画工作室,通过艺术的形式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卢克萨娜教授参观了栖山书院旧址、龙骥故居之后,对龙骥先生的伟大创举由衷敬佩,并表示后续会在巴基斯坦对龙骥先生及栖山书院做广泛推介。卢克萨娜教授还饶有兴致地跟着年轻画师体验了彩砂画制作,对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赞不绝口,她希望这门艺术能走出这个小山村,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卢克萨娜教授一行在栖山书院旧址体验彩砂画制作。

随后,卢克萨娜教授一行到访了满家村农耕文化园。考察组参观了园区的场馆布局,体验了研学教育、团建娱乐项目,并了解该园区的项目建设。卢克萨娜教授对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连连称赞,她表示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也值得巴基斯坦学习和借鉴。

卢克萨娜教授一行到访满家村农耕文化园。

当晚,卢克萨娜教授一行还考察了凤凰古城的夜市经济和文旅项目。卢克萨娜教授说:“我多次受到中国专家学者的邀请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也去过中国很多地方,但从来没有像凤凰古城这样令人沉醉,流连忘返。”

卢克萨娜教授一行参观凤凰古城。

卢克萨娜教授表示,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将积极促进与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长沙文创职院等院校机构之间的联系,巩固两国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合作交流。并将以此次学术交流合作为契机,共同努力弘扬中巴友谊,向世界传播中国湖南和湘西凤凰的灿烂文化。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