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技术浸润中国风国风滋养游戏人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01:56

阅读人数: 673

本文主题: 十大中国风游戏

王薇,游戏行业报道者、资深游戏玩家,在游戏新闻领域耕耘13年,致力于研究游戏产业的发展。目前供职于关注游戏、动漫等文创行业的媒体《有饭研究》。

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持久地滋养着游戏人。中国游戏行业自创业之始就带有国风的基因,中国游戏从业者也无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1995年,26岁的姚壮宪把自己的情感经历写进单机角色扮演游戏《仙剑奇侠传》;1997年,33岁的求伯君做出金山软件的第一款游戏《剑侠情缘》,成就了国产游戏里名声响亮的游戏研发工作室“西山居”;1999年,29岁的蔡明宏在《轩辕剑三:云和山的彼端》里,用一位欧洲人的视角探寻大唐强盛的秘密。这“三剑”分别从仙侠、武侠和中国历史中取材,造就了从那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三个知名品牌。

2000年左右的网络游戏时代,台湾地区率先推出《网络三国》;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在2002年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游戏《大话西游2》,以“三国”“西游”为代表的国风文化,在这个时代,仍然是网游的首选题材。

当下,在全世界网络游戏特别是移动游戏领域里,拔得头筹的中国游戏,在运用“中国风”方面继续开辟着新的境界:在国内推出和运营的游戏中,研发团队们尝试把游戏中现代的、数字化的、更强代入感的叙事方式,与故宫等实体化场景做结合。那些普通玩家认为距离自己生活很远的文物,生动地呈现于眼前;中国的审美和文化韵味,自然地流露于细节、释放于感官。

过去,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在“出海”的进程中,曾为了适应外国人的喜好和接受度,题材上大量汲取西方文化。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风开始风靡海外。除了传统的三国、西游,仙侠也成了外国游戏领域研究的对象。有一款由90后团队研发的修仙游戏在国外上线后,虽没有英文版,却引发了外国玩家自发寻求“炼丹”“元婴”等用语汉英互译的风潮。

新突破、新发展的背后,是日渐强盛的国家和自信的民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大大增强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喜爱,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中国、亲近中华文化。中国青年群体对自己国人身份的强烈认同,让他们对追寻中华文化有了更大的需求,他们是游戏最直接的受众,同时年轻的游戏行业从业者们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年轻的中国游戏行业从单机时代至今,不到30年。虽然我们的网游收入在全球已位居前列,但世界上仍有一些声音在质疑我们的游戏品质,甚至质疑国产游戏整体的创新能力。作为“青年”的中国游戏行业,依然在不断进化,仍有高峰待攀登,仍有任务要担负。

如何才能让国产游戏与其他国家的游戏产品区别开来,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国风”,就是一个好的答案。它催促着中国游戏人怀揣理想、吸收文化、提高审美、磨炼技能,努力创造令世界信服、欣赏、青睐的好作品,让游戏本身不只以商品的价值留存于世,更以文化价值传播于世。

技术浸润中国风国风滋养游戏人

游戏出海,“中国风”吹向世界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上海成功登顶“全球电竞城市影响力”榜首。《报告》显示,上海、洛杉矶、首尔凭借长期的投入以及业态聚集优势,位列前三;北京、深圳、成都也成功入围榜单前十。

这不仅是对上海电竞产业发展成就的肯定,更折射出中国在全球电竞版图中“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跃升,中国的游戏产业正进入发展快车道,迎来“收获期”。

近段时间,国家政策层面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游戏出海、发展电竞行业的措施。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特别提出:“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

在地方层面上,6月10日,浙江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提出20条具体措施,支持游戏出海。6月19日,北京发布了《关于促进北京市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提出优化审核服务,构建高效审批通道,打造顶级赛事IP矩阵等11项措施。

上海对游戏、电竞行业的发展布局更早,措施更成熟。早在2019年,上海就出台了促进电竞产业健康发展20条意见;去年7月,又印发了《上海市支持游戏电竞产业健康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上海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电竞之都”和“游戏创新之城”的城市大IP,坚持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去年,上海成为全球首个举办三大国际顶尖电竞赛事的城市,众多顶级电竞赛事正向上海聚集。今年2月,黄浦世博园区内的上海KPL电竞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与“无畏竞技场”仅一墙之隔,共同打造线下沉浸式体验空间,电竞热潮正在带动全域消费、文旅商体展的融合发展。

游戏创新、游戏出海已成为贸易发展的“必答题”,也是城市在数字时代的新动力所在。

——从行业营收上看,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在2024年达到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在国际货物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游戏作为服务贸易有更多的突破空间,游戏正在激活数字贸易新动能,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增长极。

——从技术升级上看,电竞产业的技术需求(如AI对话、虚拟现实)正倒逼数字经济企业加速创新。源于游戏行业的AIGC内容生成技术,已向工业仿真、数字孪生等领域输出,形成新质生产力。

——从文化输出上看,游戏出海让“中国风”吹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掀起“东方美学”热潮,《王者荣耀》国际服引进了敦煌壁画、川剧变脸等元素,《原神》的“璃月地区”向世界演绎中国山水之美:中国游戏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全球化叙事。

电竞,正成为Z世代的“社交新语言”。中国已成为全球电竞产业的“超级市场”,在全球数据主权、数字技术探索、文化输出的复杂博弈当中,游戏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游戏出海、电竞登顶,“中国风”正在吹向世界。

技术浸润中国风国风滋养游戏人

王薇,游戏行业报道者、资深游戏玩家,在游戏新闻领域耕耘13年,致力于研究游戏产业的发展。目前供职于关注游戏、动漫等文创行业的媒体《有饭研究》。

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持久地滋养着游戏人。中国游戏行业自创业之始就带有国风的基因,中国游戏从业者也无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1995年,26岁的姚壮宪把自己的情感经历写进单机角色扮演游戏《仙剑奇侠传》;1997年,33岁的求伯君做出金山软件的第一款游戏《剑侠情缘》,成就了国产游戏里名声响亮的游戏研发工作室“西山居”;1999年,29岁的蔡明宏在《轩辕剑三:云和山的彼端》里,用一位欧洲人的视角探寻大唐强盛的秘密。这“三剑”分别从仙侠、武侠和中国历史中取材,造就了从那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三个知名品牌。

2000年左右的网络游戏时代,台湾地区率先推出《网络三国》;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在2002年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游戏《大话西游2》,以“三国”“西游”为代表的国风文化,在这个时代,仍然是网游的首选题材。

当下,在全世界网络游戏特别是移动游戏领域里,拔得头筹的中国游戏,在运用“中国风”方面继续开辟着新的境界:在国内推出和运营的游戏中,研发团队们尝试把游戏中现代的、数字化的、更强代入感的叙事方式,与故宫等实体化场景做结合。那些普通玩家认为距离自己生活很远的文物,生动地呈现于眼前;中国的审美和文化韵味,自然地流露于细节、释放于感官。

过去,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在“出海”的进程中,曾为了适应外国人的喜好和接受度,题材上大量汲取西方文化。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风开始风靡海外。除了传统的三国、西游,仙侠也成了外国游戏领域研究的对象。有一款由90后团队研发的修仙游戏在国外上线后,虽没有英文版,却引发了外国玩家自发寻求“炼丹”“元婴”等用语汉英互译的风潮。

新突破、新发展的背后,是日渐强盛的国家和自信的民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大大增强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喜爱,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中国、亲近中华文化。中国青年群体对自己国人身份的强烈认同,让他们对追寻中华文化有了更大的需求,他们是游戏最直接的受众,同时年轻的游戏行业从业者们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年轻的中国游戏行业从单机时代至今,不到30年。虽然我们的网游收入在全球已位居前列,但世界上仍有一些声音在质疑我们的游戏品质,甚至质疑国产游戏整体的创新能力。作为“青年”的中国游戏行业,依然在不断进化,仍有高峰待攀登,仍有任务要担负。

如何才能让国产游戏与其他国家的游戏产品区别开来,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国风”,就是一个好的答案。它催促着中国游戏人怀揣理想、吸收文化、提高审美、磨炼技能,努力创造令世界信服、欣赏、青睐的好作品,让游戏本身不只以商品的价值留存于世,更以文化价值传播于世。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