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旦中日爆发战争,美国是否会出兵,协助日本呢?
中日之间未来会爆发战争吗?如果按照目前日本野心勃勃,疯狂的各种行径来看,日本率先或者是突袭对中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大,日本在二战之后,万般无奈之下,接受了自己战败的结局。
但实际上从骨子里从来没有,任何真正的忏悔和反思,日本在世界上侵略过30多个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尤其当日本依附美国,不断地暗中扩充自己的军备实力,武装各种杀伤性武器。
把联合国和平宪章置之脑后日本境内有一些学校,表面上是培养学生,实则都是不穿军装的日本军人,这些人的培训方式都是按照军人的要求严格。
进行训练,一旦未来爆发战争,日本表面上的25万军队。只是一个虚报的数字,实际上日本暗中还准备了大量的后备军力。
而且日本一直都在研发各种杀伤性武器,比如主战坦克,比如小型航母,虽然外表上来看排水量级只有2万余吨,但实际上只有发动机的功率一变,就会变成动力很强大的航母。日本一贯在没有准备完成的情况下习惯藏起獠牙,此外佯装一切正常,这种做法具有迷惑性,我国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对日本一定要永远提高警惕和防范。
日本隐藏的野心,估计连美国都不能真正了解。虽然美国对日本也有所忌惮,甚至设置了监控日本的一些军事机构,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和美国形成联盟,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时机成熟,日本和美国之间都可能会翻脸。
只要回顾一下日本是如何偷袭珍珠港,如何和美国之间展开惨烈的争斗,就不难理解,美国对日本又恨又利用的心理。
中日未来一旦爆发战争的话,美国是否会出兵协助日本呢?
目前美国在日本设置了超过90个军事基地,部署了不少于7万的美国士兵,和大量的军备武器,日本还要协助美国承担大半的军费开支,说白了就是日本向美国缴纳的一笔巨额保护费。
日本每年至少要花费7600亿日元,来提供为美国驻日本的军事基地开支使用,对于日本来说认为这已经是天价的保护费了,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认为日本缴纳的费用金额还是比较少。
美日之间的盟友关系其实是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不平等关系,美国和日本之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捆绑利益关系。说白了,美国非常了解日本的残忍本性,利用日本当作一把刀来进行使用,但是绝不会为了日本去付出更多战损。
相反,美国反而希望能够把日本推到前线。代替美国充当炮灰和傀儡的角色,如果美国能够利用日本在战场上实施攻击,美国既能够隔岸观火还能够削弱日本的军事实力,面对自己需要掌控的目标,当然是对方越弱越容易拿捏,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多年来支持日本军备设施,但是从来没有把最厉害的杀手锏提供给日本。
因此有理由认为,日本对中国爆发战争,美国真正出手相助的可能性也并不大,美国没有必要真正为日本付出代价,更没有必要从旁协助日本。因为美国只有置身事外才具有更自由的选择权,否则投入战争当中,美国也将付出战损消耗以及被正义谴责的被动。
网络上很多观点都认为,日本这个国家在本质上擅长发动侵略战争,多年来日本的所作所为。也没有看出有任何的悔改之意,所以未来难以保证,日本不会再次重蹈覆辙,故态复萌。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的军工实力和国防实力,早就和二战时期天壤之别。
中国拥有雄厚的综合实力,也有着高瞻远瞩的防御措施,一旦日本不自量力,疯狂地采取极端的军事行动,我国解放军将会用战略部署的强大战力,摧毁和消灭日本。假设说日本在我国解放军的打击下,岌岌可危矣将要灭亡,美国会不会出手呢?
如果真的到了那种情况的话,美国提供支援和让北约也参与的可能性也是依然存在。如果仅仅是战争爆发后,美国就急不可耐提供支援,单纯为日本出头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面对我国军力的不断提升,外部敌对势力也开始更加忌惮中国的反制能力,因此不排除美国会把日本推在前面,仔细观察一下中国真正具有的作战实力,甚至不排除美国想要在双方争斗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
因此假设日本敢于疯狂地对我国发动战争的话,中国解放军不会给美国坐山观虎斗的机会,更不会给日本露出獠牙肆意侵略的可能,或以最强烈的战斗烈度,快速结束战斗消灭敌人。

假如中日再开战,中国多久能将日本击败?世界版图还会有日本吗?
假如中日再开战,中国多久能将日本击败?世界版图还会有日本吗?
距离抗日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七十余年,中日之间也没有再爆发战争。那么,如果中日再开战,我们多久能将日本击败?
毫不夸张地说,一旦中日再开战,日本很有可能从地图上被抹去。军事上,日本压根就没有自己的国防力量,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只有自卫队,没有军队,更不能发展自己的军事科技。他们没有自己的武器,都是买别人的。而我国的国防力量,在世界上属于前列,并且自主研发了各种武器,很多都是高科技,可以说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因此,从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我国碾压日本。
当然,打仗不光是看武器,还要看双方的经济。这一点,我国依旧碾压日本,它虽然是亚洲少有的几个发达国家,但是日本经济早已经步入暮年。当年的广场协议戳破了日本的泡沫经济,从此之后他们一蹶不振。日本人最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日本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希望。”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济就是现代战争的粮草。日本的经济无法支撑他们开展什么重大的战事,所以这方面,我国还是完胜!
但是,有人会说,日本的背后站着美国,我们和日本开战,美国一定会帮助日本的。这句话对,但是也不完全对,美国是在扶持日本,但也不可能百分百支持。要知道,美国的本质是商人,它卖武器给日本,但是不会全部卖给他们,也不会把自己最好的给他们。也就是说,日本手里的武器,很多本身就是淘汰品。再者,美国一般都是逐利而行,如果他们发现日本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也不会再将支持日本。
日本想要美国全力支持他们,就得拿出表现,但是以日本现在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它哪一点能说服美国对它进行长期支持?再者,美国对于和我国交战存在心理阴影。不管是解放战争他们支持老蒋,还是抗美援朝他们支持南朝,无疑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如果支持日本再输了,那就坐实了美国,站在谁那边,谁就倒霉的魔咒。综合来看,美国只会支持日本一点点,不多。
虽然我国对于现在的日本是完全碾压的,但是战争是残酷的,受苦受难的始终是老百姓。我国当年淋过雨,所以想要给世界撑一把伞,我们爱好和平,不会随意开战。关于中日再战,大家还有什么看法?
二战时,如果没有美国参与,中国抗日战争会提前结束。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美国参与,没有那两颗原子弹,日本是不会投降的。事实真是这样吗?
实际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这十年时间里,美国一直都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
如果没有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和纵容,抗日战争很可能在1940年之前就已经取得胜利,根本不会拖到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
在1938年5月4日的洛杉矶五千人集会上,美国议员斯科特发表言论:“请大家铭记,日本在中国战场每夺走一百万人的生命,其中五十四万四千人的死亡,都与美国帮凶日本有着直接关联。”
美国前国务卿史汀生也曾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实际上是日本在华侵略战争的重要同盟。任何人心里都会毫无疑问地相信,我们正在积极地参加日本在华进行的战争。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绝大部分原材料都需要进口。
当时,爱国学者陶行知和经济学家胡敦源,曾在华盛顿深入研究美国战略资源输往日本的严重性。他们收集美国官方资料后发现,七七事变后,日本进口的战略物资中有54.4%来自于美国,其中包括93%的铜、91%的汽车及零件、61%的油料、60%的废钢铁、49%的各种机械和发动机以及42%的铸铁。
与1936年相比,193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钢铁量激增了1530%,车床增长了250%,飞机及备用零件增长了150%,石油、汽油和铜的进口量也分别增加了50%和140%。
美国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的数量相当惊人。美议员斯科特所说的被杀害的中国人里有54.4%是由美国助纣为虐造成的,美国是日本侵华最大的帮凶,一点都不为过。
从1931年开始,在中日问题上,美国就表现出对日本的妥协和纵容态度。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美国总统胡佛宣称:日本为保卫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进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提出异议。1932年美国官方又表态,美国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
这种态度并非偶然,而是基于美国的自身利益考量。一方面,1929年美国经历大萧条后,国内经济陷入困境,美国希望通过发展美日贸易来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方面,美国希望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后,继续进攻苏联,祸水东引。由此美国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满足日本的侵略的计划。
1937年9月,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华北局势岌岌可危。宋美龄发表《令人失望之美国态度》一文,痛斥美国政府向日本出售大量汽油、轻重武器及军用物资,支持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恶劣行径。
美国政府深知其出口的战略物资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推波助澜作用。美国国会议员约翰逊直言不讳地指出:若没有美国给予东京的帮助,中日战争可能在两个月内宣告结束。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即使在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犯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后,美国政府依然冷漠旁观,没有采取任何干涉或制裁措施。相反,美日贸易规模竟然提升至56%,无疑是在助纣为虐,加剧了中国的苦难。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日本因长期战争消耗,资源储备已近枯竭,难以再发动大规模战役。
日本历史学者、东亚历史文化学会会长纐纈厚曾在《何为中日战争》中描述:日本当时的处境是,面临注定的战败,虽然想要撤军,但已深深陷入泥沼,不能自拔,最终陷入了持续损兵折将、加剧国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战争自九一八事变开始,经卢沟桥事件发展为全面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主要战力和国力。
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拥有1800亿外汇储备和388吨黄金储备,然而这些钱在短短不到两年内便消耗殆尽。到1938年底,仅剩下25吨黄金储备。为了应对战争带来的物资短缺,日本国内在1938年4月至1939年3月期间实施了“第二次军需动员”计划,压缩非军事产业的物质供应,并对金属物质进行节俭使用和回收。
据日本防卫省编纂的史料记载,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日本政府和军方逐渐认识到,到1938年武汉会战时期,日本所有的外汇资源都已被消耗殆尽,全部用于进口战争所需物资。即便停止进攻,由于经济物资的极度匮乏,国内生产已陷入混乱状态,米荒、电荒等问题层出不穷。日本的综合实力急剧下降,战争局势愈发不利。
如果此时,美国停止向日本供应战略物资,日本很可能因为资源枯竭而难以维系战争,甚至连1938年都撑不过去。然而,事实上,美国对日本的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直到1941年,世界格局发生巨变,苏德战争即将爆发。苏联为确保远东安全,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这使得美国期望的“祸水东引”、引导日本进攻苏联的算盘彻底落空。
此时,日本的经济状况已经极其严峻,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全部耗尽,无力向美国偿还贷款和货款。在这种绝境下,日本抱着“解决不了债务,就解决债主的心态,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紧接着的12月8日,日本又向东南亚发起进攻,迅速占领了美国的菲律宾殖民地。
美国最终养虎为患,被日本反噬。
美国无法承受战败后带来的后果,开始有限度的向中国提供援助。此时距离日本侵华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我们也不必因为美国提供了援助就感恩戴德。
根据《美中关系白皮书》统计,至抗战胜利时,美国对华援助和租借的物资总计是8.46亿美元,甚至还没有海外的华侨捐款的13亿美元多。而同时期,美国给苏联的援助是90亿美元,给英国是290亿美元。
所以,“美国是中国最坚定有力的抗日盟友”之说,简直荒唐至极。
到1945年,随着欧洲战场的结束,意大利和德国相继投降。此时的日本,战争物资匮乏、经济崩溃,已经无力继续战争。美国的两颗原子弹的爆炸只是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已经在亚洲战场上单独抗击日本长达10年之久,极大的消耗了日本的战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中国依旧履行着同盟国的义务,不仅在国内坚守阵地,还调集军队入缅作战,解救被围困的英军,延缓日本南进侵略亚太地区。
抗日战争十五年,中国超过3500万军民丧生,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0余万劳工被强掳,20余万中国妇女沦为慰XX。
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历史,不要哈美精日媚欧。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来讲,靠的是英勇的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和巨大牺牲。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抗侵略的坚固防线,将日本拖入了战争的泥潭,用十五年的时间彻底耗尽了日本的国力。
抗日战争的结局,实际上从战争爆发之初就已经注定。毛主席在1938年撰写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早已剖析的很清楚,日本资源匮乏,以战养战的失败结局无法扭转,日军全面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那段充满血泪的过去我们不能忘记!
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我们不敢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