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两大化工巨头同日宣布:关厂、裁员

更新时间: 2025-08-25 13:56:10

阅读人数: 72

本文主题: 两大化工巨头同日宣布裁员

欧洲石化行业掀起的“去产能潮”仍在持续。欧美两大化工巨头英力士和西湖公司同日宣布,将永久关停各自旗下位于欧洲的一家工厂并裁员。

西湖公司将关闭荷兰佩尔尼斯工厂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6月17日披露的文件,西湖公司(Westlake)将停止在其荷兰佩尔尼斯(Pernis)工厂的所有业务,预计将裁员230人。

文件显示,西湖公司将关闭该工厂的双酚A和液体环氧树脂装置,且不会重启2024年7月已停产的氯丙烯和环氧氯丙烷装置。

资料显示,佩尔尼斯双酚A装置的年产能为15万吨,液态环氧树脂装置的年产能达到10万吨。

Westlake表示,欧洲业务“恶化”是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工厂将在2025年关闭。预计将承担总计1.9亿欧元的税前成本,其中约3000万欧元用于员工遣散安置,约1.6亿欧元用于环境修复和其他关停费用。

英力士将关停德国格拉德贝克工厂

全球最大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公司6月17日宣布,打算永久停止德国格拉德贝克(Gladbeck)工厂的生产。

英力士表示,欧洲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惩罚性”的碳税政策,使得欧洲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英力士于2023年6月首次透露,正在审查其欧洲芳香烃业务,最初集中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

英力士表示,在进行了详细的战略审查后,打算永久关停格拉德贝克工厂,具体日期待定。

资料显示,格拉德贝克建于1954年,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苯酚和40.9万吨/年丙酮,是英力士单套最大的苯酚工厂。

“这是欧洲完全没有能源竞争力,以及盲目推出碳税的后果,导致整个欧洲大陆的大规模去工业化,”英力士集团主席兼创始人吉姆·拉特克利夫警告说:“格拉德贝克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监管者清醒过来,采取行动。”

英力士表示,格拉德贝克工厂直接雇佣了279名工人,并间接支持了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该公司计划与员工委员会、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协商,以确保“有序和负责任地退出”。

两大化工巨头同日宣布:关厂、裁员

美妆个护原料市场反弹,国际巨头裁员背后的新机遇

在全球化工行业遇冷的同时,美妆与个人护理原料市场却显现出蓬勃生机。近期,美国化工巨头陶氏化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00人,紧随其后,赢创集团也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计划,裁员人数超7000人。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传统化工企业在应对市场萎缩与成本压力方面的紧迫之举。虽然整体业绩增长停滞,传统化工企业却在美妆与个护领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以巴斯夫为例,尽管其2024年整体业绩预计下滑5.3%,但营养与护理部门的EBITDA却实现了41.8%的同比增长。此外,瓦克化学与陶氏化学的美妆相关原料业务同样在逆境中取得显著增长,显示出这一市场的潜力。

国际前四大香精香料企业中,帝斯曼-芬美意与奇华顿在香氛和个护业务的拉动下,均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尤其明显。中国香妆协会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化妆品原料市场将保持年均5%的复合增长率,远超全球市场的增速。很多国际原料企业正在加快在中国的布局,推动本土化研发与投资。

路博润、奇华顿及德之馨等公司在中国市场新启用研发实验室,加深了对当地市场的理解与挖掘。禾大爱伯馨的新厂正在建设中,显示出其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原料商们必须关注消费者对化妆品功效的提高期望,积极研发更加优质的活性物原料,以顺应市场需求。

在应对行业挑战的同时,许多企业也在通过重组与科技创新谋求新的发展。德之馨和帝斯曼-芬美意正在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高增长领域。同时,原料企业们的科技创新如绿色植物提取物、生物合成新材料等,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总结来看,尽管全球化工行业仍面临挑战,但美妆个护原料领域的反弹为国际巨头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市场分化的环境中,那些能够紧跟消费者需求与技术革新的企业,或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美妆市场逆势增长:化工巨头裁员背后的新机遇

国际化工巨头面临利润压力,裁员潮席卷多个知名企业,但美妆与个护领域却展现出强劲增长。近期,美国陶氏化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00人,这一措施是该公司自2023年以来的持续行动。与此同时,赢创也启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重组计划,裁员预计超过7000人。

尽管业绩停滞成为化工行业的普遍现象,在美妆原料业务上,诸多企业却逆势而行。以巴斯夫为例,其2024年整体业绩预计下滑5.3%,但营养和护理部门的EBITDA却同比增长41.8%。同样,瓦克化学与陶氏化学在美妆相关原料方面也都实现了显著增长。

根据财报,传统化工企业的整体表现大相径庭。巴斯夫2024年销售额为653亿欧元,已连续三年下滑,而业务转型显然是关键。对此,瓦克总裁指出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在汽车和建筑行业的需求疲软下,客户生产规模缩减。

与传统化工企业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精香料企业的稳健表现,尤其是帝斯曼-芬美意与奇华顿在美妆和个护领域中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帝斯曼-芬美意在合并后首次迎来年度增长,2024年销售额达到127.99亿欧元,EBITDA增长19%。奇华顿亦获得74.12亿瑞士法郎的营收,同比增长7.2%。

中国市场依然是国际原料企业关注的重点,预计到2026年,将持续保持5%的年均增长率。国际原料巨头如禾大和德之馨等正在加码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以满足本地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高增长的个护美妆行业中,这些原料供应商的积极改革与技术创新将助力未来增长。

总的来看,尽管国际化工巨头面临重大的市场挑战,但在美妆及个护原料业务的刺激下,行业内部的分化及适应新市场的策略调整或将为它们创造新的机遇。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