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生命意识与文化传播》:一部视角独具新意的研究专著

更新时间: 2025-07-25 14:35:28

阅读人数: 280

本文主题: 现代通俗小说代表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钱振刚

本书的作者张艳丽200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我是她的指导教师。从那时起,她从硕士到博士,再到走上大学讲堂,成为一名青年教师和学者,每一步路都走得很踏实。2020年,艳丽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消遣与启蒙之间——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出版时邀我写序。我在序中写道:“此书是作者十年学术生涯的总结,我从这个总结中看到了作者的辛苦和成长。希望艳丽再接再厉,继续有新的成果贡献出来!”五年后,艳丽果然为学界捧出了又一部新鲜厚实之作。

这部专著选择以生命意识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其视角具有新意。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从思想启蒙角度的研究著作已经很多,而从生命意识角度的研究尚有待深入。首先,关于生命意识这个概念就需要厘清。在绪论中,作者结合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生命意识作出了自己的界定:“生命意识应该是具有意识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对自我生命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据此她将人之生命意识分为身体、心理及灵魂三个部分,并考察了三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又互相抵牾的复杂关系。其次,作者探讨了生命意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复杂体现。从20年代鲁迅和许地山的小说及徐志摩的新诗,到3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和曹禺的戏剧,再到4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散文,生命意识如一股潜流深藏在现代文学创作中。作者对其进行了由点到线的挖掘。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选取了50后作家叶兆言、60后作家罗伟章、70后作家石一枫的代表作进行探讨。这几位作家都是当代文学中的实力派。在对这些作家作品的研究中,作者也能够从生命意识这个切入口纵向深入,细致解剖,达到见微知著之效果。重视生命意识的研究特点,形成了作者独特的学术风貌。

本书有对单篇作品的解读,也照顾到了小说类型的考察,并且还向文学作品的当代影视剧改编方面进行了扩展研究。作者选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受众群体较多的社会言情小说类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改编的影视剧传播历史,综合评估这类作品影视剧改编的可行性与社会价值。这种将民国通俗小说类型的影视剧改编纳入研究范围的做法开拓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这一研究具有创新性却也要克服不少困难。作者勇于探索的勇气值得肯定。

这部结集除绪论之外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辑选择了五位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以讲稿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作者对这些作家的理解。作者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引导大学生爱上经典阅读,所以第一辑以讲稿的形式出现。这一部分以生命意识为切入点分析作家创作心态及其代表作品,其中有许多新的发现与诠释。比如对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解读,作者将其与英国作家 C.S.路易斯的小说《魔鬼家书》进行比较,指出鲁迅小说中蕴含的“质疑启蒙”的思想在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特殊地位。第二辑选取了现当代在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解析,揭示现代人心灵深处的生命渴望、精神困境及其出路探寻,其中有许多独得的见解。第三辑中的文章多与民国通俗小说的当代影视剧改编及传播有关,并重视探讨生命意识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其中以《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电影改编与传播路径探讨——以张恨水小说电影改编为例》《冲破宿命的生命突围——河北籍导演王宝强的<八角笼中>热播根源探析》为代表。这些探讨也很有学术意义。

作为曾经的导师,看到学生的学术成果即将结集面世,心中自然有欣慰之情。同时我也相信这部著作能如作者所愿,使广大读者受益,为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生命意识与文化传播》:一部视角独具新意的研究专著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晚清至民国,中国社会处于新旧思想的回旋激荡之中,改良和革命成为时代强音。晚清民国的文化精英为推进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变革尽心竭力,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化变革的利器,二者互动更为频繁。“五四”前后,由于现代新文学的兴起,小说和戏曲开始出现通俗和严肃的分化。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不少文化改良者发表了一种观点,即戏曲归属于小说,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1897年,《国闻报》发表了严复、夏曾佑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文章把《三国演义》《水浒传》和戏曲《长生殿》《西厢记》、“四梦”都列为小说。1902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把《水浒》《红楼梦》和戏曲《西厢记》《桃花扇》相提并论,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既是小说改良的宣言书,又是戏曲改良文献。

1903年,由梁启超等十人合撰的《小说丛话》认为,“中国小说界,仅有《水浒》《西厢》《红楼》《桃花扇》等一二书执牛耳,实小说界之大不幸也。”

晚清民国初年,文化改良者使用“韵文小说”“曲本小说”“传奇体”“戏剧之体”等称法,取消了戏曲(包括弹词)文体的独立性,拓宽了小说的内涵,戏曲、小说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合成了一种文体。

明清多数作家对戏曲、小说两种文体原本区分得很清楚,但到了晚清以及民国初年,严复、梁启超等人采用了实用主义的宣传方式,致使小说与戏曲被混为一体。他们主要受欧美和日本文学思想的影响,极力推崇小说。小说能包容各种文体,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要远强于一般的学术书籍以及诗文等,再加上小说和戏曲关系密切,影响也几乎相当,故合二为一,以便宣传。因此,小说在清末民初逐渐占据了文学的中心位置,并延续至今。1918年以后,戏曲和小说不分的混乱局面消失,实用主义的宣传终究要让位于科学的认识。

晚清民国除了像四大名著、《施公案》《彭公案》等经典小说被改编成戏曲以外,一批新的通俗小说的问世,给剧坛和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些通俗小说作家是两面手,既创作小说,又编写剧本,如还珠楼主(李寿民)、徐卓呆等,他们的小说和戏剧在当时拥有众多读者和观众。还珠楼主酷爱戏曲,1921年,他与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义结金兰,并建议尚小云“文戏武唱”,此后长期为尚小云编写剧本,陆续编写了《北国佳人》《卓文君》《林四娘》《青城十九侠》等剧目,为尚小云的艺术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小说和戏曲的互动关系来看,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有三部,即包天笑《一缕麻》(1909)、张恨水《啼笑因缘》(1930)和秦瘦鸥《秋海棠》(1941—1942)。这三部通俗小说屡次被改编成戏曲或话剧剧本,戏曲又促进了小说的传播。

在近现代报刊市场和演艺市场的推动下,从通俗小说的出版,到戏曲改编本的出现,时间愈加短促。在古代,从小说到剧本大部分要间隔较长时间,如《聊斋志异》康熙年间问世,到乾隆年间才有剧本出现。《红楼梦》前八十回作者曹雪芹约在1763年去世,程伟元刻120回《红楼梦》于1792年问世,孔昭虔编单折戏《葬花》剧本是在1796年,仲振奎编《红楼梦》剧本是在1797年。古代小说创作和戏曲改编主要是文人发愤遣心之所为,到了晚清民国,随着现代出版业和演艺市场的繁荣,出版界、演艺界和作家之间形成了利益链,通俗小说的创作、改编和市场紧紧连在一起,作品的传播速度大增。当时的演出团体强调剧目创新以吸引观众,因此,剧作家在小说还在连载的时候就将其改编为戏曲。《孽海花》1907年连载,1908年被改编成京剧。《啼笑因缘》连载于1930年3月17日至11月30日《新闻报》,沪剧《啼笑因缘》于1930年5月21日首演于中南剧场,很快河北梆子、粤剧、越剧都竞相改编。还珠楼主《青城十九侠》于1935年在《新北平报》开始连载,并不断结集出版,一直到1943年,而尚小云于1936年12月首次将《青城十九侠》搬上京剧舞台。《秋海棠》于1941年1月1日至1942年2月13日连载于《申报》的副刊《春秋》,1942年6月8日,文滨剧团在大中华剧场首演沪剧《秋海棠》。1942年12月24日,由石挥主演的话剧《秋海棠》问世,红极一时。受话剧影响,1943年4月9日由商芳臣主演的越剧《秋海棠》搬上舞台,1947年由尹桂芳主演的越剧《秋海棠》上演。

通俗小说给戏曲改编者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为戏曲的改良和话剧的民族化作出了贡献。包天笑文言小说《一缕麻》包含了反对封建婚姻的主题,但小说刊发后反响平平,1916年《一缕麻》被改编成京剧,由梅兰芳主演,引起轰动,成为戏曲改良的一个代表作。1946年越剧名角范瑞娟、袁雪芬将《一缕麻》再改编成越剧,《一缕麻》后来成为越剧经典剧目之一,上演不辍。《啼笑因缘》和《秋海棠》为沪剧、越剧的改良作出了贡献,也推动了话剧的民族化,至今这些剧目仍在排演,培养了数代戏曲演员。

戏曲改编者一般能把握小说的精髓,通过舞台的呈现向观众传播小说的精华。一些小说家会根据演出实践修改小说。《一缕麻》在梅兰芳搬演之后,包天笑在1944年将其改成1.8万字白话小说,成为1946年范瑞娟、袁雪芬主演的越剧《一缕麻》的蓝本。话剧《秋海棠》取得了较大成功,根据观众和评论家的反馈,1957年小说《秋海棠》修改再版的时候,其结尾与话剧变得相同,这种互动关系在文学史上是少有的。

经过一代代编剧和演员的精心打磨,根据小说改编的剧目出现了很多优美动听的唱段,使得剧目自身有了独立的艺术价值,越剧《一缕麻·洞房》中“新娘子真好看”成为范派名段。越剧《秋海棠·心心相印》成为尹派名段。小说《啼笑因缘》提及了《四季相思》的曲名,而无曲文,《啼笑因缘》的戏曲、电影和评弹改编本把《四季相思》编演出来,但版本不一。1957年,北京曲剧名家魏喜奎融合了南北音乐曲调,将《四季相思》编成曲文唱出,曲剧《啼笑因缘·四季相思》“春季里相思艳阳天”遂成为经典唱段。

现代作家张恨水的通俗小说被称为“通俗小说绝响”,他著名的“三最”是

现代作家张恨水的通俗小说被称为“通俗小说绝响”,他著名的“三最”是:( )-刷刷题APP

现代作家张恨水的通俗小说被称为“通俗小说绝响”,他著名的“三最”是:( )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多选题】Windowd XP的“媒体播放机”可以播放 ( )

【多选题】在windowd XP环境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能进入MS—DOS方式,但必须先退出windows方式

能够进入MS—DOS方式,但不能返回windows方式

能够进入MS—DOS方式,也能返回windows方式

【单选题】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 )

【单选题】搜索引擎一般分为分类目录索引类和关键词索引类,下列网站不属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是( )。

【多选题】以下哪些操作是通过单击鼠标左键完成的 ( )

从“开始”→“菜单”中启动某个应用程序

【多选题】Windowd XP的“媒体播放机”可以播放 ( )

【多选题】在windowd XP环境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能进入MS—DOS方式,但必须先退出windows方式

能够进入MS—DOS方式,但不能返回windows方式

能够进入MS—DOS方式,也能返回windows方式

【单选题】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 )

【单选题】搜索引擎一般分为分类目录索引类和关键词索引类,下列网站不属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是( )。

【多选题】以下哪些操作是通过单击鼠标左键完成的 ( )

从“开始”→“菜单”中启动某个应用程序

标签: 学院 现代 古代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