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陷危机:盈转亏,月活用户减少近四千万
来源:雪球App,作者: 财经三剑客,(https://xueqiu.com/1166829230/328728511)
,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网文巨头,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2022年起,阅文的收入便开始持续下滑,尽管在2024年有所回升,但依旧未能恢复到2019年的辉煌水平。更令人震惊的是,阅文的活跃用户数量也在大幅度减少,从2.06亿锐减至1.67亿,近4000万用户选择离开了这个曾经陪伴他们的文学世界。
在用户运营和市场策略上的严重失误。是什么导致了用户的大规模流失?是内容的同质化、创新的匮乏,还是用户体验的下降?这些问题无疑都值得阅文集团深思。
的困境并不仅限于用户流失。新丽传媒,这个阅文曾经寄予厚望的影视制作公司,如今却成了阅文的一大累赘。阅文在2018年以高达15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新丽传媒,看重的就是其打造影视爆款的能力。然而,现实却给了阅文一记重击。
新丽传媒在加入阅文后,虽然也推出了一些热门作品,但整体上却未能形成稳定且可持续的爆款输出。特别是最近,《大奉打更人》这部备受瞩目的剧集,口碑却惨遭滑铁卢,豆瓣评分低至5.4分,剧情节奏、角色塑造、制作质量等多方面都饱受诟病。
《大奉打更人》的失败,不仅仅是一部作品的失利,更是新丽传媒爆款方法论失灵的集中体现。从这部作品可以看出,新丽在影视制作上似乎越来越注重流量和噱头,而忽视了内容和质量的打磨。这种“赚快钱”的心态,无疑是对观众和市场的极大不尊重。
更为严重的是,新丽传媒的失败还直接拖累了的财务状况。由于新丽未能完成与阅文的对赌协议中的业绩目标,阅文不得不对其计提了高达11亿元的商誉减值,导致阅文集团在2024年出现了2.09亿元的归母净亏损。这一数字与2023年8亿元的净利润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进一步加剧了阅文集团的困境。
需要尽快调整市场策略和用户运营方式以应对市场变化。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阅文似乎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无论是在内容创新、用户体验提升还是市场拓展方面,阅文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来扭转当前的颓势。
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用户流失、新丽传媒的失败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都使得阅文需要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要想走出困境并重现辉煌并不容易。阅文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市场策略和用户运营方式并寻求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费小说没灵魂?低俗色情和抄袭屡禁不止,番茄小说又想被下架?
近日,首届扬子江网络文学最具IP潜力榜发布。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起点中文网(腾讯阅文)上榜数最多,晋江文学城次之,咪咕阅读(中国移动)、番茄小说(字节跳动)、七猫中文网(百度)和火星(偏中立)仅有1本小说上榜。考虑到与晋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该榜单中“阅文系”独占6席。
虽然如今网文市场的已经趋向成熟,阅文在IP开发上也具备先发优势,但从榜单中可知,网文市场并非一潭死水。字节跳动、百度等巨头都在布局网文市场,试图抢占腾讯阅文在网文领域的市场份额。
在阅文的一众挑战者中,字节跳动的小说最具有竞争力,如今已经稳坐国内免费阅读赛道第一的位置。并且字节跳动还接连推出多款付费阅读APP,试图打造出付费+阅读的产品矩阵去“围剿”阅文。
但番茄小说的免费模式真的能抗衡阅文的付费模式吗?两种模式究竟孰优孰劣?
一、免费VS收费: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2018年,趣头条就推出了米读小说,以免费阅读的模式迅速占领了市场空白。但以阅文为代表的付费阅读生态早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容创作与商业化生态,米读小说对阅文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趣头条也为一众巨头打开了思路,用免费阅读的模式打破阅文对网文市场的封锁。
2020年3月,番茄小说上线,在字节跳动流量和自己的推动下,番茄小说迅速登上了国内免费阅读赛道第一的位置。自此之后,网文市场付费阅读和免费阅读两种模式分庭抗衡。
无论是阅文的付费阅读还是番茄小说的免费阅读,在商业模式上都有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逻辑。
虽然免费阅读的尽头是付费阅读,但两者在地位上并没有优劣之分,免费阅读或收费阅读对于网文平台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以不同的形式赚取收益,哪个赚取的利益更高,哪个就能成为市场的主流。
从结果上来看,当下付费阅读比免费模式的市场竞争力高,具体原因有三:
2.读者随着阅读时间的拉长,阅读审美能力也在提高,免费阅读模式的商业逻辑限制了内容质量,读者为了追求优质内容会逐渐向付费平台转移。
3.免费阅读模式内容治理更难,内容创作者为了获得更大的流量,导致其在内容创作时容易打擦边球或者直接抄袭主流作品,一旦被相关部门约谈或被读者抵制,将限制平台扩张的步伐。
比如在2019年7月16日,中国扫黄打非网发布了一则《晋江文学城、番茄小说和米读小说被约谈整改》的新闻资讯。因传播网络淫秽色情出版物等问题,番茄小说移动客户端被责令停止更新、停止经营性业务3个月。
事实上不仅仅是番茄小说,其他新创的小说平台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歪路。
网文小说也可以理解为吸睛小说,无论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报酬,创收的第一步是先吸引读者,因此,小说内容打擦边球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也不排除部分平台在早期阶段为了快速扩张,睁一眼闭一眼助长擦边球现象“成风”的可能。
问题上,尽管番茄小说会定期下架并公示确认抄袭的作品,但内容创作者的违规成本较低,抄袭问题屡禁不止。极大地损害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存在读者流失、平台体量下降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番茄小说除了加强内容管理外,还在去年3月开展了“魁星计划”,通过补贴的方式刺激创作者们提高新书创作质量,如今,番茄小说的“魁星计划”已经开到了第十期。
免费阅读模式内容质量稍差的主因在由商业逻辑造成的,番茄小说或许很难通过一系列“补丁”从根本上解决作者内容创作“功利化”的弊端。
至于字节跳动旗下的“抖文小说”、“久读小说”、“冰壳小说”和“新草小说”等一系列付费模式的APP,虽然也在付费模式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遗憾的是,这几个付费小说平台的体量和知名度相对来说并不高,很难与阅文正面抗衡。
付费阅读只是网文领域的2.0阶段,如果字节跳动不能给予创造者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从根本上刺激创作者自主提高小说内容质量,可能很难迈入网文IP深度开发的3.0阶段。
二、网文IP开发带动流量运转,巨头们野心初显
巨头们之所以会扎堆网文市场,主要看重了网文市场的流量和IP价值。
在互联网流量消退的当下,任何互联网企业都亟需挖掘新的流量弥补自身流量的整体下滑,而网文市场是为数不多尚待挖掘的市场。据《2020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早已达到了4.60亿人,日均活跃用户约为757.75万人。
网文市场拥有如此大的流量价值,自然会引起巨头们争相涌入,但对于字节跳动这一不缺流量的平台而言,网文的IP价值或许更有吸引力。
俗话说堵不如疏,一味地补充流量池还不如将已有的流量进行梳理。在当下互联网大环境下,不应该再以MAU和DAU为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企业的价值,而更应该看重单位流量能够爆发出多大的价值,这也是后互联网时代巨头们的主要发力方向:市场开始割裂,赛道越来越“细”,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强。
网文IP就可以充当流量流转、业务联动的连接点,IP的强大衍生能力能够快速地帮助企业建立IP全产业链的可持续生态闭环,将漫画、动漫、影视、游戏等不同属性的流量打通,从而爆发出巨大的价值。阅文集团2021年能够转亏为盈,IP的连接作用功不可没。
无论是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人世间》,还是春节档的两大黑马《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以及《你好,李焕英》,都是阅文网文IP开发的成果。除此之外,《赘婿》、《雪中悍刀行》、《大奉打更人》《斗罗大陆》等热门影视/动漫,也是基于网文IP创作而来。
并且,网文IP爆发出巨大商业价值后,受益的不仅仅是阅文集团,腾讯影业和腾讯视频也因此受益良多。
因此,网文IP能促进集团生态内各个业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或许才是字节跳动入局网文最想追求的价值。但网文生态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IP的打造也非一日可成,字节跳动要想通过IP的驱动激活自身流量,或许还为时尚早。
深眸财经:《IP还是好生意吗?》
刘旷:《字节跳动“乱拳”斗腾讯阅文》
全网都是“王心凌”,微信能点开淘宝了
过去一周,是被《爱你》洗脑的一周,让广大网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死去的青春突然攻击我”。在文娱行业整体缺乏新增量的时节,“复古”成就了最大的网红效应,各路产业都试图借助复古流量再时兴一把。而“凌疯狂”之外,还有一些你或许没有注意到的变化正在发生。
尽管在《乘风破浪第三季》开始前,王心凌就被普遍认为是种子选手,但谁也没想到初舞台之后,她居然可以火成这样。
上周的中文互联网世界,被围绕王心凌的一切所占领:微博热搜几乎每天都有她,六大音乐平台全部被她的歌曲霸榜,抖音、B站等平台上与王心凌相关的选题多如牛毛,从最基本的翻唱翻跳,到台偶台乐的考古科普,再到鬼畜二创,成为了几乎所有创作者都不能错过的热点。
不仅如此,商业世界也因“新晋顶流”的诞生带来了一些次生效应。
最直接的当然是芒果TV的股价上升。5月24日,芒果超媒股价一度涨超9%,冲高至39.05元/股,创2022年1月26日以来新高。在一季度业绩下滑的情况下,王心凌给芒果TV带来了为数不多的股价增长点。
CD、磁带这些旧时代的产物,也借着王心凌的热度“重回荣光”。闲鱼数据显示,最近一周,被挂上闲鱼的王心凌磁带、CD、签名照等周边,数量较节目开播前增长了近6倍。据中新经纬报道,一张王心凌05年的CD,当时标价13元,目前二手平台已涨至280元,溢价超20倍。
同时,也有从业者盯上了老剧翻拍的生意。据新浪娱乐报道,由王心凌、张栋梁主演的《微笑pasta》将被翻拍,昨日公布了组讯图。
这波“凌疯狂”的热潮之下,让文娱行业从业者意识到“复古”的受欢迎程度,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势必还会有类似的“复古流量”出现。只不过,复古终究只能是权宜之计,来得快去得也快,CD买了也不会一直播放,老剧翻拍了也很难超越原作。要真正满足人们的文娱生活需求,还是需要有创新的新内容出现。
谈到视频号直播,或许很多人的主要印象还停留在线上演唱会,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视频号直播的商业化要提速了。比如这周,视频号直播宣布首次加入传统电商节日618。
本次“6.18 视频号直播好物节”将于5月31日20点正式开幕。视频号直播为商家们准备了“商家奖励计划”——活动期间,商家单场直播完成指定的销售金额目标,即可获得平台相应的流量激励。在单场直播结束后,平台将以流量券形式发放给商家,为商家直播补充平台公域流量。
可以看出,目前视频号正在加大流量扶持力度,帮助商家跑通直播带货模式。目前的视频号直播商家,更多还是通过视频号内容先建立起私域流量,再将这部分用户转化为直播带货消费者的模式。而平台正在通过618这样的大型品牌活动,试图从公域流量中往商家私域导流。
2021年年末,视频号直播带货的销售金额较年初增长超15倍。在这样的成绩刺激下,今年年初,视频号团队就曾发布过相应的目标,全年计划通过流量激励扶持不少于10万个优质商家。
目标很远大,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视频号已经是直播电商的后来者,不论是拼直播间流量还是拼电商平台的信誉和供应链,相比于淘宝、京东、抖音、快手这些头部玩家们,视频号尚未明确优势可言。对于消费者来说,钱包就一个,想卖货的平台却这么多,即便有消费欲望,最终选择也是相对有限的。
5月26日,中国版权协会、20家网络作协、12个网文平台,《斗罗大陆》作者唐家三少、《全职高手》作者蝴蝶蓝、《庆余年》作者猫腻、《雪中悍刀行》作者烽火戏诸侯等522名网文作家多方联手,共同发起反盗版倡议,这是网文行业20年余来首次声势浩大的抗击盗版行动。
当天,还发布了《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据报告,报告指出,网络文面临着盗版侵权的“三座大山”——盗版平台、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为62亿元,同比上升2.8%,保守估计约侵占网络文学产业17.3%的市场份额。
如今在百度输入任意名字的网文小说,首先关联到的都不会是其连载网站的正版链接,反而是各类盗版网站——无论这网文小说是已经被影视化改编的“经典”,还是尚未完结的新作。
“笔趣阁”是盗版网文的重镇。2012年,其创始人因盗版网文迅速实现财务自由,移居新加坡,并将笔趣阁相关网站的开源代码、建站程序刚开,让盗版网站如燎原的星星之火,屡禁不止。能在这些盗版网站上轻易看到更新的内容,也就影响到了以会员收费、打赏为主要营收模式的网文。
对网文作家来说,维权更是一条漫漫长路。网文盗版具有传播速度快、源头难追查、范围广泛等特点,互联网技术降低了网文的盗版成本,却提升了维权成本。作家“会说话的肘子”就对每日经纪新闻表示,他的作品频繁被盗,“很烦。但维权成本太高,不是一个小作者能承受的。”
在这桩“一本万利”的盗版生意面前,很难说联合声明能制止什么。它更像是一次表态和号召:别只用“看”来支持你爱的东西,而是从正规的渠道,用真金白银来证明。如此,好作品也才能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
曾经为彼此建立森严壁垒的巨头们,近日却在微信这片“土地”上,有了松动的痕迹。
5月25日,微信也和网易云音乐“甜蜜官宣”,微信官方账号 " 微信派 " 与网易云音乐互相发文“表白”,通过《@网易云音乐,谢谢你的歌》和《@微信,谢谢你的状态》两篇文章,宣布网易云歌曲可以一键分享至微信状态。而就在不久前,网易云还就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部分不正当竞争行为正式提起诉讼。
巨头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腾讯对淘宝、网易云音乐开放了窗口,实现双方共赢,目前唯一严防死守的,似乎只有抖音。
倒不是说着就是“携手抗敌”,毕竟这两次开放也仅是小幅度开放。这种联动,是大势所趋,符合2021年后国家在互联网公司反垄断领域的一系列举措。
相关资讯
全网都是“王心凌”,微信能点开淘宝了
过去一周,是被《爱你》洗脑的一周,让广大网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死去的青春突然攻击我”。在文娱行业整体缺乏新增量的时节,“复古”成就了最大的网红效应,各路产业都试图借助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