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是射雕三部曲前传吗?相同处咋那么多?金庸这么想的
《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都是金庸的著名武侠小说。这几部小说中都讲到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掌法“降龙十八掌”,在《天龙八部》中,乔峰依靠这种掌法几乎无敌于天下,《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洪七公和郭靖也依靠这种掌法屡挫强敌,但是在《天龙八部》中,会这套掌法的乔峰最后却自杀了,那么这套掌法又是如何传到了洪七公那里的呢?
很多金庸迷都喜欢将《天龙八部》与《射雕英雄传》等小说串联起来解读,有些人甚至将金庸的所有小说放在一起解读,其实这是毫无道理的,每部小说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剧情、武功的威力等设定也都不一样,无法进行实际的比较,拿《书剑恩仇录》《鹿鼎记》等和《天龙八部》《侠客行》去比较,各方面都差得很远,每个人在这方面的解说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罢了。
金庸小说中能比较的只有一些系列小说,比如《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碧血剑》和《鹿鼎记》,再就是被称为“射雕三部曲”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些小说都是有某些剧情可以产生一些联系的,不过联系的紧密程度也不相同,比如《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联系就很紧密,《倚天屠龙记》联系就很少,金庸在写到《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就已经在书的后记中明确指出这部小说是单独成篇的,和前两部关系不大。
《射雕英雄传》创作于1957-1959年,以宁宗庆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这段历史为背景,《神雕侠侣》无论是创作时间(1959-1961)还是历史背景都比《射雕英雄传》要晚一些,《倚天屠龙记》则更晚(1961-1962),时代背景已经到了元末明初。然而《天龙八部》的创作却比这三部书更晚,金庸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四年才完成这部小说,讲的主要是北宋哲宗年间的事情,那么我们将《天龙八部》看作射雕三部曲的前传吗?金庸从来没有这么说过。
乍一看,《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都讲到了降龙十八掌,还有大理段氏,一阳指,丐帮、少林等帮派,好像是有联系的,但是它们之间却根本找不出什么传承关系?比如《射雕英雄传》中丐帮还有36路打狗棍,但是《天龙八部》中就没有讲到乔峰也会这种棍法;还有《天龙八部》中出现的逍遥派,以及逍遥派的多种武功如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天地不老长春功,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慕容家的斗转星移等等,《射雕英雄传》中全不见踪影,而且《射雕英雄传》虽然距离《天龙八部》的历史时代背景并不是很遥远,却也没有任何关于《天龙八部》剧情的蛛丝马迹,也没有一些英雄人物的传说流传下来,但相比之下,《倚天屠龙记》虽然距离《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很遥远,却是有着很多那时候的江湖传说,有些剧情也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因此将《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硬生生地联系起来是不切实际的。
金庸在创作《天龙八部》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让这部小说和射雕三部曲产生联系,他只是借用了一些《射雕英雄传》中讲到的武功和门派的名称而已,但小说的联系必然要靠剧情,恰恰在剧情方面两部小说基本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其实金庸本来也是把《天龙八部》作为独立的小说来写的,只是读者们也许因为已经看过《射雕英雄传》等小说的原因,非要把两部小说联系在一起,后来或由于读者经常询问为什么《天龙八部》中会降龙十八掌的乔峰在北宋时期已经死了,何以南宋时期的洪七公还会降龙十八掌?这问题想必问得金庸也是哑口无言,所以后来在《天龙八部》修订版中,金庸让乔峰在灵鹫宫和虚竹探讨武学的时候,把降龙十八掌传给了虚竹子,这套掌法本为二十八掌,乔峰删繁就简将其改成了十八掌,这样一来读者朋友就能根据这一点展开想象,认为是虚竹又将降龙十八掌传给了丐帮,也算是间接弥补了这个漏洞,如此而已。
但是由于金庸仍然并没有指出是怎么传承的,两部小说之间还是没有基本的剧情联系,因此将两部书一同比较还是没啥实际意义的。

原创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主要写了八种人,他们分别是谁?
提起金庸先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每一部都叫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而金庸先生由于学识渊博,所以在作品中暗藏了大量的信息。唯有仔细研读,方能领会到他的用意。
比如大家熟知的《天龙八部》,很多人以为主角是乔峰、虚竹和段誉三兄弟,但事实上,金庸的书中并没有明确的主角。
他的小说名《天龙八部》,其实便透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他在书中借8种人,描绘了天下芸芸众生。
那具有代表性的8人是谁呢?爆史君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天龙八部”一词,其实出自《佛经》。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就曾说:“
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而“天龙八部”又叫八部天龙、龙神八部、八部众,八部天龙包括八种神道众生,因为“天众”和“龙众”最重要,所以称之为“天龙八部”。这八部包括:
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一一能找到对应。
天众在八部众生中地位最高,其领导者为帝释天。
相比其他群体,天众能享受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也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而小说中的乔峰前期为丐帮帮主,在他的带领下,丐帮由一群被人鄙视的叫花子帮派,变成了人人敬仰的天下第一大帮。
乔峰的江湖地位也远超常人。后来他又做了辽国的南院大王,同样是统治者的角色,身边所有人几乎都围着他转。
当然,乔峰并没有摆脱天众临死前“天人五衰”的命运,最终悲壮去世。
在佛经中,除了天众外,最重要的便是龙众。他们有各种形态,有守天宫的天龙,有守龙宫的海龙,有守宝藏的藏龙。
而在小说中,段誉作为大理镇南王的世子,同样属于“龙子龙孙”。
在小说中,段誉相貌不凡,英俊潇洒,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他的成长过程。且他是乔峰的结拜兄弟,在江湖中备受尊敬。
一直以来,夜叉在中国人心目中就不是什么好词,比如“母夜叉”就和“母老虎”差不多。
而佛教中的夜叉其实分善恶两类,恶夜叉喜欢吃人,善夜叉则护持佛法。
在小说中,四大恶人前期穷凶极恶,干了很多坏事,为江湖众人所不齿。但自从少室山事件之后,叶二娘自杀,其他三大恶人似乎也有所觉醒,特别是在南海鳄神岳老三被杀时,即便是云中鹤那样的恶人,在他身上也找到了“兄弟之情”。
四大恶人无一例外,在死前都进行了悔悟。
乾闼婆—阿朱。乾闼婆是帝释天座前的奏乐神,每当帝释天想听音乐,只需在屋内点燃一支香,乾闼婆便会赶来为他奏乐,直到帝释天不想听为止。
所以乾闼婆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服侍帝释天。而小说中的阿朱同样如此,她精通琴棋书画和易容,活色生香,善解人意,是乔峰的唯一伴侣。她出现的唯一作用,似乎就是让乔峰感受一下爱情。
阿修罗是个极其好战的种族,男的极丑,女的极美。
他们最大的特质就是疑心重,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轻信别人。
而慕容复虽然长得英俊,但却心机阴沉,为了实现自己的复国大业,可以出卖任何人。同时,他视乔峰和段誉为死敌,一直想除之而后快。
迦楼罗,又名金翅大鹏鸟,一生以龙为食。
而小说中的鸠摩智,从一出场便与作为龙众的段誉过不去,却始终奈何不了段誉。
他为人贪婪狡诈,做事无所不用其极,最后也因修炼武功而走火入魔。后来是段誉吸走了他的内力,才避免他爆体而亡,他也从此大彻大悟,成一代高僧。
紧那罗—阿紫。同乾闼婆一样,紧那罗也是帝释天座前的奏乐神。但乾闼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乐,而紧那罗奏的却是法乐。
紧那罗头生一角,给人一种是人非人的感觉。而在小说中,与乔峰有关系的两个女人,除了阿朱外,便是阿紫。而阿紫同样也喜欢乔峰。但由于她从小生活在星宿派,所以心思歹毒,还给游坦之戴上了铁面具,将他打扮成怪物。
如此歹毒的心肠,与她的美貌实在不相匹配,也正好契合紧那罗身上“是人非人”的特质。
摩侯罗伽—虚竹。摩侯罗伽在中国被译为大蟒蛇神,形象为人形蛇首。
在佛教中,摩侯罗伽受观音菩萨点化,顿悟成佛。
而小说中的虚竹,在外貌上也是其貌不扬,一生与佛法结缘
,最后却在因缘际会下拥有了爱情和完美的人生。对于这八人的匹配,大家还有什么其他想法么?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主要写了八种人,他们分别是谁?
提起金庸先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每一部都叫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而金庸先生由于学识渊博,所以在作品中暗藏了大量的信息。唯有仔细研读,方能领会到他的用意。
比如大家熟知的《天龙八部》,很多人以为主角是乔峰、虚竹和段誉三兄弟,但事实上,金庸的书中并没有明确的主角。
他的小说名《天龙八部》,其实便透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他在书中借8种人,描绘了天下芸芸众生。
那具有代表性的8人是谁呢?爆史君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天龙八部”一词,其实出自《佛经》。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就曾说:“
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而“天龙八部”又叫八部天龙、龙神八部、八部众,八部天龙包括八种神道众生,因为“天众”和“龙众”最重要,所以称之为“天龙八部”。这八部包括:
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一一能找到对应。
天众在八部众生中地位最高,其领导者为帝释天。
相比其他群体,天众能享受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也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而小说中的乔峰前期为丐帮帮主,在他的带领下,丐帮由一群被人鄙视的叫花子帮派,变成了人人敬仰的天下第一大帮。
乔峰的江湖地位也远超常人。后来他又做了辽国的南院大王,同样是统治者的角色,身边所有人几乎都围着他转。
当然,乔峰并没有摆脱天众临死前“天人五衰”的命运,最终悲壮去世。
在佛经中,除了天众外,最重要的便是龙众。他们有各种形态,有守天宫的天龙,有守龙宫的海龙,有守宝藏的藏龙。
而在小说中,段誉作为大理镇南王的世子,同样属于“龙子龙孙”。
在小说中,段誉相貌不凡,英俊潇洒,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他的成长过程。且他是乔峰的结拜兄弟,在江湖中备受尊敬。
一直以来,夜叉在中国人心目中就不是什么好词,比如“母夜叉”就和“母老虎”差不多。
而佛教中的夜叉其实分善恶两类,恶夜叉喜欢吃人,善夜叉则护持佛法。
在小说中,四大恶人前期穷凶极恶,干了很多坏事,为江湖众人所不齿。但自从少室山事件之后,叶二娘自杀,其他三大恶人似乎也有所觉醒,特别是在南海鳄神岳老三被杀时,即便是云中鹤那样的恶人,在他身上也找到了“兄弟之情”。
四大恶人无一例外,在死前都进行了悔悟。
乾闼婆—阿朱。乾闼婆是帝释天座前的奏乐神,每当帝释天想听音乐,只需在屋内点燃一支香,乾闼婆便会赶来为他奏乐,直到帝释天不想听为止。
所以乾闼婆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服侍帝释天。而小说中的阿朱同样如此,她精通琴棋书画和易容,活色生香,善解人意,是乔峰的唯一伴侣。她出现的唯一作用,似乎就是让乔峰感受一下爱情。
阿修罗是个极其好战的种族,男的极丑,女的极美。
他们最大的特质就是疑心重,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轻信别人。
而慕容复虽然长得英俊,但却心机阴沉,为了实现自己的复国大业,可以出卖任何人。同时,他视乔峰和段誉为死敌,一直想除之而后快。
迦楼罗,又名金翅大鹏鸟,一生以龙为食。
而小说中的鸠摩智,从一出场便与作为龙众的段誉过不去,却始终奈何不了段誉。
他为人贪婪狡诈,做事无所不用其极,最后也因修炼武功而走火入魔。后来是段誉吸走了他的内力,才避免他爆体而亡,他也从此大彻大悟,成一代高僧。
紧那罗—阿紫。同乾闼婆一样,紧那罗也是帝释天座前的奏乐神。但乾闼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乐,而紧那罗奏的却是法乐。
紧那罗头生一角,给人一种是人非人的感觉。而在小说中,与乔峰有关系的两个女人,除了阿朱外,便是阿紫。而阿紫同样也喜欢乔峰。但由于她从小生活在星宿派,所以心思歹毒,还给游坦之戴上了铁面具,将他打扮成怪物。
如此歹毒的心肠,与她的美貌实在不相匹配,也正好契合紧那罗身上“是人非人”的特质。
摩侯罗伽—虚竹。摩侯罗伽在中国被译为大蟒蛇神,形象为人形蛇首。
在佛教中,摩侯罗伽受观音菩萨点化,顿悟成佛。
而小说中的虚竹,在外貌上也是其貌不扬,一生与佛法结缘
,最后却在因缘际会下拥有了爱情和完美的人生。对于这八人的匹配,大家还有什么其他想法么?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参考资料:《天龙八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相关资讯
原创《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的关系:金庸笔下的两个联系和传承
这些相似的姓名或者外号,也许是金庸在创作时的一种巧妙的安排,也许是他在暗示两部剧之间的某种联系。 除了以上这些联系之外,《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都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