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和平共筑未来
——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记者手记
热烈、热忱、热情,这是记者在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现场的直观感受。围绕“共筑和平、共享未来”的主题,来自10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及专家学者和各国观察员等1800余名嘉宾齐聚于此,畅所欲言。
9月13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军网记者 孙悦 摄
穿梭在各个会场,能看到老友重逢的喜悦熟络,也能聆听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在这场盛会中,大家共同找寻和平发展之道。
9月13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图为与会代表进行交流。武炎洲 摄
9月13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图为与会代表进行交流。武炎洲 摄
从“全球南方”到中美关系,从安全合作与亚太繁荣稳定到多极化国际秩序走向,从新兴技术向善到国际军控的未来……四场全体会议,内容广泛的平行分组会议,极具特色的高端访谈、青年军官学者对话会等活动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香山论坛的开放包容。
从2006年开办至今,每届北京香山论坛的议题虽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对当下国际事务的深邃思考。
全球安全倡议为解决全球安全困境提供可行良方
会场上,“全球安全倡议”依然是高频词。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也是习主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两年前,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各方携手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
9月12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举办“高端访谈”专题研讨会,图为全球安全倡议会场。中国军网记者 陈竹青摄
“北京香山论坛开办至今已有18年,我每届都会参加。”谈及参加历届北京香山论坛的感受,军事科学院李抒音表示,北京香山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得益于我们国力的增强和论坛“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理念的正确性,它遵循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倡议的精神,适应了“和平发展”这个时代主题。
9月12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举办青年军官学者对话会,图为青年学者谢思强。中国军网记者 孙悦 摄
“凝聚国际共识,为破解全球安全赤字确立了理念原则;指明行动方向,为解决全球安全困境提供了可行良方。”青年学者谢思强表示,全球安全倡议自提出以来,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响应和广泛认同,国际感召力充分彰显,理念引领力日益增强,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赞赏,写入多份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交往合作的双多边文件。
“当下,对抗与冲突频发,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克服挑战以实现共同安全。”斯里兰卡前海军司令贾亚纳特·科隆巴哥说,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能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
以合作成果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
这个9月,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北京香山论坛,接连举行的国际性会议,让世界又一次看到了日益开放自信的中国。
本届北京香山论坛围绕“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发展”广泛设置议题,“全球南方”国家代表踊跃参与,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提供了平等对话、集体发声的平台。
9月12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举办“高端访谈”专题研讨会,图为“全球南方”会场。中国军网记者 孙悦摄
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秘书长约瑟夫·卡哈玛在交流时说:“中国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我非常清楚这一点。”他表示,中国一以贯之地帮助非洲国家,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跟南方国家在一起。前不久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总结了中非友好历史经验,明确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将继续引领“全球南方”的奋进方向。
近年来,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全球南方”国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影响国际格局演进的重要力量。深刻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的“全球南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被视作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和希望所在。
军事科学院童真说:“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更加强调包容与创新。中国在快速发展、分享发展经验等方面,都发挥着引领作用。”
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综合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创公享繁荣。
共同为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贡献力量
“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风险挑战,希望各方能够加强合作,找到解决方案。”东盟和平与和解研究所执行主任伊·古斯帝·阿衮·维萨卡·普加表示。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研究员莎拉·齐尼里斯在青年军官学者对话会上发言。中国军网记者 孙悦 摄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研究员莎拉·齐尼里斯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她说:“比如国际恐怖主义、气候危机问题,是需要各国携手才能解决的。”
“东盟与亚太地区安全架构”“维护东北亚安全稳定”“欧洲安全走向”“中东和平愿景”……在内容丰富、议题广泛的8场平行分组会议上,众多与会代表在交流时说,各国命运与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全球性挑战。
本届论坛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声平台的基础上,也邀请了很多西方国家的代表,加强“南南合作”的同时也提倡“南北对话”,旨在通过这个平台让西方国家更多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各国之间固然有理念、文化、体制等诸多差异,但在追求共同发展的正道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合作共赢,成就彼此,各国之间架起合作桥梁就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北京香山论坛的标识极具中国特色:最上方是3个向上的箭头,组成“山”字图形,象征着北京香山论坛是一个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对话平台;下方的橄榄枝象征和平;左边的红色印章是繁体的“论”字,有论坛、论道之意。
这座“山”,是大自然的纪念碑,也能成为世界迈向和平繁荣的里程碑。

北京香山论坛搭建国际防务安全有益平台
今天(10月30日)上午,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来自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参会。自2006年创办以来,北京香山论坛的层级、规模、影响力在逐步提升,成为很多专家学者交流国际防务安全和智慧碰撞的有益平台。
北京香山论坛创办于2006年,原为每两年举办一次。自2014年第五届香山论坛开始,论坛的层级由“二轨”升级为“一轨半”,并改为一年举办一次。
军事科学院 童真:香山论坛实际上最开始只是民间的学术界的交流,而且学者并不多。2014年,香山论坛由“二轨”升格到“一轨半”,也就是各国的官方代表团参加。我想这也侧面体现了香山论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我们看到,很多国家派了防长或者是总长参与,这个规格就非常高了。
平等、开放、包容、互鉴,一直是北京香山论坛的宗旨,也正因为这八个字,才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以及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在这里探讨安全议题,交流安全信息,寻找和平方案。
巴基斯坦学者 贾瓦莉亚·塔琳:国家安全不会是西方国家的主题,它甚至是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人的主题。我相信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已经在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他们已经说过,我们不应该有更多的战争。因此我坚信,世界需要参与,需要进行更多的对话。世界必须团结起来,这样我们才能拒绝这些战争和冲突。
白俄罗斯学者 阿森尼·西维茨基:这是我第二次来参加论坛,我真的很感谢能有这个机会来讨论重要的发展问题。无论是对于全球,还是对于我所属的地区——欧洲,我们的讨论并不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努力寻求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正在经历全世界范围内的紧张局势。我参加过关于全球安全的许多活动、国际会议和论坛,我想强调一点,香山论坛是最好的一个。
以对话促合作以合作促和平以和平保发展
10月21日,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举行开幕式。习主席向论坛致贺信,引发与会代表热烈反响。与会代表认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主席的贺信强调和平与合作,体现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和平是人类的永恒期望。中国坚持以对话促合作、以合作促和平、以和平保发展。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江新凤说:“当前国际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大国关系出现重大调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国际秩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习主席的贺信,体现出对世界大势的深刻洞察。”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张弛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世界和平发展方面,担负起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例如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问题、努力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相信今后,随着自身继续快速发展,中国将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所长施万通认为,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为世界作出了表率。中国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成功实现了8亿多人脱贫,极大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这对全人类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我相信,不断发展的中国,在致力于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将一直是世界和平的促进者和维护者。”
阿富汗发展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哈迪姆·伊提扎尔说:“当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让世界变得非常糟糕。和平,正是阿富汗人民最大的期盼和追求。中国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为世界其他向往和平与发展的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哈迪姆表示,“习主席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令人印象深刻。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望让阿富汗走向和平与发展。”
江新凤表示,当前,国际安全理念迫切需要创新。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促进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这些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为改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面对复杂的安全威胁,各国要紧密团结起来,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推动构建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安全架构,更好促进亚太地区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童真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当前,各国面临的很多安全问题实际上都是全球性的威胁、挑战,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的,需要各国携手共同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争端,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林协理说:“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很难通过单打独斗来解决,应该通过团结合作来应对。”林协理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为世界各国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史文认为:“单边主义是阻碍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美两国应该对话而非对抗,应该建立互信、加强危机管理,共同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张弛认为:“习主席的贺信,为北京香山论坛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提出‘以对话促合作、以合作促和平、以和平保发展’。这可以说正是北京香山论坛通过促进对话交流所要达到的目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习主席的贺信特别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但是不能把和平视为理所当然,和平是需要去争取的。”阮宗泽说,目前,世界面临的问题单靠一个或几个国家解决不了,需要各国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共迎挑战。“北京香山论坛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为维护世界和平建言献策。”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抒音认为,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增加的情况下,各国特别是大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防科技大学学者朱启超表示:“习主席的贺信,向与会各国和国际组织代表发出了通过安全对话、务实合作,共迎复杂挑战、共创持久和平的呼吁,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和平的一贯主张。”朱启超说,“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要做到维护国际秩序,共筑亚太和平,需要我们积极担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解放军报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李莞梅、徐琳、邵龙飞,通讯员马玉彬、刘雄马、王迪、刘昭、董晓巍、欧翔、张俊睿、姚琼、林涵、王丽珊采写)
下篇:青励青为心心向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