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慈欣,不要只知道《三体》和《流浪地球》
说起中国的科幻作家,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他从一个发电厂的计算机工程师,一跃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科幻小说家。
深深影响了众多的年轻读者,“黑暗森林”、“降维打击” 等新奇的概念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除了《三体》三部曲之外,另一个被人常常谈起的作品就属了,因为这部作品是大刘第一部被拍成电影的作品。
很多人说,电影《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影片的大门。虽然后来某一部电影又把这扇大门给关上了,但这个和今天的话题无关。
小灰一直是大刘的铁杆读者,早在几年前就几乎把大刘的作品通读了一遍,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独具匠心,显露出这个科幻天才疯狂的脑洞。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五一假期又快要到了,小灰很希望把心目中大刘的几部最吸引人的作品推荐给大家,对科幻文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趁着假期读一读,领略一下这位中国科幻第一人的风采。
古今中外,世界的秩序都是由稳重老练的成年人所主导。如果有一天,全世界只剩下天真烂漫的孩子,这个世界会成为天堂还是地狱呢?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他们会是什么样子?拥有什么样的文明?恐怕从未有人想象过,一群诞生于星球核心的智慧生命是如何繁衍和发展的。
"我们的原始祖先首先发现和使用的是电磁能,至于你们意义上的火,从来就没有发现过。"
朝闻道,夕死可矣。科学家是全世界最睿智也最富有好奇心的一群人,为了探知宇宙的终极奥秘而献出生命,是否值得呢?
一边是质朴的中国乡村,一边是浩瀚惨烈的星际战争。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微妙联系?
或许有人会问:“《流浪地球》不是已经拍成电影了吗?我已经看过了啊?”
《流浪地球》的电影虽然拍的还算不错,但远远不如原著内容来得深刻。原著当中的许多奇思妙想,比如危难当中人类的残酷秩序,比如“地球派”和“飞船派”的对立,在电影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以上就是小灰心目中,刘慈欣除了《三体》之外最出彩的5部作品。当然,大刘的其他很多作品也十分吸引人,也欢迎小伙伴们推荐自己喜欢的科幻作品。
,里面可以看到小灰的本尊哦!

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阳泉市作协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4年11月,出任电影《三体》的监制。2015年8月23日,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10月18日,凭借《三体》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该等级勋章只有获得国际最高科幻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家有资格获取。
除了刘慈欣,中国还有哪些科幻作家
本文首发于量子学派微信公众号,ID:quantumschool
偶尔走进书店,到处都是读懂股市、马云怎么怎么的、风水啊、厚黑学、包治百病的书,然后就是工具类作品铺满角落,什么《X天让你会说英语》《怎样让孩子考100分》《C#语言决定未来》等等之类。
别看中国每年出十几万本书,总结起来就是两本,一本是《成功学》,一本是《励志学》。
偶尔看到几本科幻作品,藏头露尾的散落在奇幻和穿越文里,显得如此势单力薄。
很长一段时间,写科幻不是一件说得出口的事,当有人问你出的是什么书时,你会略带羞涩低头看着大脚趾,然后用31分贝的声音说是科幻作品,同时以0.1秒的速度抬起头脸红脖子粗解释我这不是写皮皮鲁之类作品,我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没有骗小孩子。
对方会很体贴的说:我知道,这是儿童文学嘛!我会给孩子买一本的。当然,最后人家会选择的是《仙境迷踪啪啦啦小魔仙彩印本》,
“科幻中世纪”在中国持续的时间一直很长,甚至延伸到了现在,也许更远……在最近两代人成长过程中,来自于各个类型的文学作品我们历历在目。
汪国真的诗歌俘获了许多矫情的泪水,
金古的武侠占据着男生的梦想空间,
而女孩在琼瑶奶奶的怂恿下一直寻找着自己的白马王子,
叛逆的一代则被王小波教化成“沉默的大多数”,被王朔蛊惑的一批年青人成了古惑仔,
另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又被余秋雨骗上了文化苦逼这条路,
80后一代则被韩寒和郭敬明瓜分,
还有更多的散兵游勇被穿越与奇幻作品教育成“种马”或者“花痴”……
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文学作品里,从来没有看到科幻文学的影子。可以说,科幻不要说进入主流阅读空间,就是在类型文学里面它一直非常弱势。
但再现实和商业的时代,总有一部分人在仰望星空。
“未来+”是一个具有天然吸引力的磁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投影到星空世界,才能获取量子在跃迁过程中所释放的快感。
在这些人的世界里,真实的宇宙比任何文学勾勒的空间都要完美,因为这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理性闭环,虽然神奇瑰丽但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兴奋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在原子的世界和比特的世界自由穿梭,用三维双眼寻找四维视界。
如果认为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是一片飘渺不可揣度的广袤夜空,那么这些人,他们就是夜空最闪亮的星星。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科幻世界》的“银河奖”,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银河奖”向社会推出1300多篇优秀中短篇科幻小说,先后有120位作者登上领奖台。
在这些人中间,既诞生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星空、柳文扬这样的科幻先行者,
也涌现了江波、索何夫、燕垒生、吴岩、钱莉芳、长铗、阿缺、陈虹羽、夏笳、刘维佳、拉拉、吴岩、张冉、罗隆翔等无数新生代作者。
银河奖”是中国科幻爱好者最后的“锡安”,在这里坚守阵地的是那些“一直在理性地想象”的圣徒,而这套丛书选取的系列作品,就是从这“银河”里拾取最美丽的贝壳。
拉长视线纵观整个“银河系”,可以说群星璀璨,刘慈欣当然是其中特别闪亮的一颗,但远远不能掩盖其它星星的灿烂,如果说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科幻的话,那中国式的科幻大片,这才刚刚揭开序幕。
王晋康的作品,在哲学思辨力上独树一帜,他“防火防盗防科学”的思想在《替天行道》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对社会的反思更加贴近现实,你能感觉到他所描述的场景就在你身边而非未来,你不看他的作品哪天就会被数学给干掉?
而何夕的软科幻具有诗性风格,干净而美好,忧郁且悲伤,《人生不相见》和《亿万年后的来客》这样的作品给读者人文和科学上双重体验,甚至弄哭了很多粗线条的理工男。
韩松的作品里一直隐藏着一种难以描述的瑰丽和诡异,恍惚之间你不知道科幻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现实世界是科幻的,听说这是吸毒的深度反应。
江波的作品充满硬科幻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位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从事的是硅系半导体研发,但一直在担心碳基生命的前途。
燕垒生是一个从容跨越奇幻和科幻两大领域的双栖怪兽,
夏笳是一只千年后穿越回来的黑色蝙蝠,
长铗这是科幻界不可忽视的异类,
阿缺这个90后的科幻作品再次说明思考者不会断代……
当然科幻无需正名,它天生就是文学类型作品里的王者。
好的科幻必然是深邃而理性的,天然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科幻的读者,它需要你自己去用心去感受粒子流的风暴,用手去触摸一直真实的隐藏在虚拟世界的0和1。
对于一些真正的科幻爱好者来说,近年来奇奇怪怪的披着科幻外衣的作品让人跳脚。
《长江七号》这样的文艺卖萌片成了科幻经典
一个游戏公司加一个网络作家敢开拍《三体》
《来自星星的你》竟然成了国际进口的优秀科幻电视剧?
这一切让人心生绝望,我们是一个不愿意面对真相的族群么?希望这些真正的科幻作品让人开开脑洞。
也有人说,中国并不欠科幻什么。
是的,谁都不欠科幻什么,但一个传闻“水变油”的国家,一个连鱼都被传成转基因的国家,一个认为数学只要学到买菜会算账就够的国家,是不是特别需要科幻来恶补一下?理性和科学,是多么珍贵的财富。
不管有多少人有告诫我们要“面对现实”,但总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是夜空里甘愿被点燃的火柴,为渴望真理的人类带来些许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