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刘姥姥进大观园》知识梳理
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初三语文<刘姥姥进大观园>知识梳理》,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含义。
2.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作者尚有争议 )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送来些野菜瓜果。恰巧贾母听得此事,请刘姥姥过去陪她说话。刘姥姥便说村里的故事,贾母甚是爱听。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看什么都新鲜,闹出不少笑话,鸳鸯更施小计捉弄,众人行酒令,所说词句颇有寓意,黛玉不经意说了几句《西厢记》中的句子,引起宝钗的注意,刘姥姥的令词又引发哄堂大笑。
径(jìng) 潇(xiāo) 蓼溆(liǎo xù)
戗(qiàng) 漱(shù) 麈(zhǔ)
撮(cuō) 楞(léng) 怔(zhèng)
掀(xiān)岔(chà) 斋(zhāi)箸(zhù)
楠(nán) 促狭(cù xiá) 筵(yán)
相干:指相互间有联系,有关系、有牵涉,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蓼溆: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
岔气: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
摄丝戗金:把捏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金丝嵌在器物上。
促狭鬼儿:爱作弄人的人。促狭,爱捉弄人。
第一部分: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答: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2.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答: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3.这场笑剧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4.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1)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2)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3)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4)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5)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6)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5.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答: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位来自农村的善良纯朴、言谈风趣、饱有见识,又趋炎附势、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刘姥姥的形象。
7.拓展延伸:作者想通过刘姥姥这位形象,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答:这一普通的农村穷老婆子形象衬托了一些像宝玉、凤姐、妙玉等大人物。她对于升华小说主题,拓展其思想内涵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刘姥姥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还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俗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排名前几十名作家之我见
中国当代文学排名前几十名作家之我见【文学评论】
本篇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前十名作家之我见】。我们喜欢阅读当代文学作家的作品,有一大批好的作家以及很好的作家。我们推出前十名的现代作家以及其代表作。我们将时间限定在:1920年至2024年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作家诗人。二十大现代文学家。每一个喜爱文学的朋友,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张这样的排名榜。这是不足为奇的事情,这个仅供大众参考之。这个并不是什么标准答案。文学批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1. 鲁迅:代表作:【呐喊】;【徘徊】;【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 老舍: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3. 沈从文:代表作品:[边城];[长河];[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
4. 张爱玲: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
5. 曹禺: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被誉为“四大名剧”。
6. 巴金:代表作:[家];[春];[秋]。
7. 钱钟书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
8. 茅盾代表作品:[子夜]、[林家铺子]、[蚀]等。
9. 张恨水:代表作品:[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10.张贤亮。张贤亮,他的作品影响着一代人,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作家,他出版过许多在文坛上令人津津乐道的作品。【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部分作品改编成了电视剧。国家一级作家,他收藏古董,是近代有名的土豪收藏家。
11.陈忠实。【白鹿原】。陈忠实(1942—2016),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1997年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陈忠实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终年73岁。
12贾平凹。【废都】。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延河】,【美文】杂志主编。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废都】, 【秦腔】, 【古炉】,等长篇小说16部。中短篇小说【黒氏】 及散文【丑石】等。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施耐庵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50余次;作品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30多个语种,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20余种。
13.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先锋代表作具有一种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精妙的叙事技能,尤其是后期作品,充满了的悲悯情怀和朴素诚实的文风。
14.孙犁:发表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受到广泛赞扬。浓郁的风情化,使他的作品饱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15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简洁,朴素,诗意化与人性化交融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16.北岛:朦胧诗派的创始人之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成为多数人的格言。对时代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洞见力。
17.张承志:回族作家,代表作[黑骏马];[金牧场]。对心灵的纯洁性和理想的诗意性从来不做丝毫的放弃。
18.史铁生:[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名作,充满了受难意识,对生命的存在有着自身独特而尖锐的体悟。
19.余光中: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个不败的文化偶像,一个充满了感伤气息的文化表征。
20.王安忆:短篇小说《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近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的作家,一个总是要寻找的作家。
A.其他著名作家名单如下【知名作家排命不分先后】【1920-2024】:蒋子龙。丛维熙。曲波。苏童。冯骥才。铁凝。麦家。李敬泽。刘震云。池莉。施战军。白庚胜。刘慈欣【流浪地球】。石悦【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本名以下单省略三百多名。】
宋韵文化,是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识之一。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在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却创造了南宋开创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开辟了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创造了古代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巅峰。然而,我们今天讲“宋韵文化”,不应局限于“宋”这个时间符号,而要放在更大的历史经纬中去、去认识、去体会。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公务员国考考试题答案解析
宋韵文化,是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识之一。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在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却创造了________的高度——南宋开创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开辟了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创造了古代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巅峰。然而,我们今天讲“宋韵文化”,不应局限于“宋”这个时间符号,而要放在更大的历史经纬中去________、去认识、去体会。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处破折号后面的“开创了……新时代,开辟了……新纪元,创造了……巅峰”可知,横线处应填入体现“之前没有到达过的高度”意思的词语。A项“前所未有”指以前从来没有过。符合文意。B项“无与伦比”指没有能够比得上的。词义程度较重,不符语境,排除B项。C项“前无古人”指指空前未有的,前人从未做到或达到的。符合文意。D项“空前绝后”指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词义程度较重,不符语境,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横线处后面“……去认识、去体会”可知,横线处应填入“从认识到体会的认知阶段第一步的行为”。A项“发掘”是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深入搜寻。符合“发掘-认识-体会”的认知逻辑,符合文意。C项“理解”指顺着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一定的认知上了解,明白。用于此处与“认识”语义重复,逻辑不当,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