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审判史(豆瓣)
本书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性审判案件为引导,向读者展现了整个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最为真实的一面,同时亦清晰地呈现了西方法律的发展轨迹。
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审判结果,实则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乃至人的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反映着西方各个国家在各个不同时期中的真实社会形态和人民生活现状,甚至对当今牵涉到性案件的审判,都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和借鉴作用。
埃里克•伯科威茨(Eric Berkowitz)
毕业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后供职于美联社,并在《洛杉矶时报》、《洛杉矶周刊》上发表过文章。还曾担任过西海岸第一的法律刊物——《洛杉矶新闻日报》的法律编辑。
1956年,在北罗德西亚(今赞比亚)的一个村庄里,一个绝望的妻子向由部落长辈组成的村庄法庭求助,希望法庭可以拯救自己的婚姻,因为他们的夫妻关系岌岌可危。几个月前,她和丈夫都被诊断感染上了性病。丈夫坚称是被她传染的,但是她矢口否认,说自己并没有出轨,他才是始作俑者。有一次,丈夫威胁说要捅死她,更糟的是,他还施展巫术对付她。然而,如果不是发生了更可怕、更令人..

帝国的命运
我们不得不问世界的开端在哪里,历史的开头在哪里?是在神话中的英雄那里,还是在编年体历史著作那里;是在共和政体的开创者们那里,还是在帝国的揭幕人那里;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命运那里!我不知道,因为从这些开头我看不到世界和历史的结尾在哪里。
我们像历史中的任何一位过客在经历历史,我们应有信心号称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并试图让它名副其实。是的,历史的开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对我们而言,我们知道我们故事的结局。
韩满春,毕业于清华大学,罗马史研究者,文化评论人。
肮脏的政治
这不是一本关于战争或者战争史的书,与之前看过的关于二战的部分书籍,如对比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最寒冷的冬天》更多的是记述了关于朝鲜战争前后的世界政治环境,以及因为这场战争前后涉及到的主要人物的思想。比如写麦克阿瑟,看本书的大约前三分之一的时候,恍惚产生了在看麦克阿瑟的传记的感觉。但这样的描写过后,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麦克阿瑟会如此自负,如此固执,导致美军在北上时遭遇到的失败才是必然的结果。本书对于战争本身的细节则着墨不多,对于喜欢战争细节以及考究战争史的读者而言可能会有些失望。这可能也是由于作者是记者出身,更多的是采用了部分战争参与者的采访记录,以深度新闻报告的形式撰写了本书。
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方面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目标,比如说朝鲜。中共可以做到,我当然也可以做到。不过,小国总归要看大国的脸色行事。在得到苏联的默许和中共模棱两可的态度后,金将军信心爆棚,认为自己南下后会像中共度过长江后,南韩的十万穷苦人民就会揭竿而起响应朝鲜人民军。而另一阵营的超级大国美国,在错误的给了南韩并不在美国的亚洲防御范围内的信息之后,更进一步的错误判断了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以及中国是否会出兵援朝。但是否整个美国政府高层都是这么认为呢,本书不厌其烦地描述了诸多人物在这一时期前后的思想以及行为,作者的高明之处就体现出来了。读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政府之间的不同观点以及之后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就导致朝鲜战争一步一步地迈入众所周知的阶段,双方都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毋庸置疑,战争是残酷的,但时至今日,不仅美国人对这场战争讳莫如深,好莱坞拍过如此之多的经典战争片,一战二战,越战,甚至索马里内战,伊拉克战争,但很少有人记得有什么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在中国,虽然历史书上有这段历史,但是关于这场战争的原因以及详细经过却是一笔带过,国人只知道这场战争的荣光和有名有姓的英雄,却对战争中难以想象的残酷知之甚少。比如书中记载的邸平里战斗中美军炮轰志愿军行军队伍,冷冰冰的伤亡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有名有姓的人。在作者看来,志愿军是敌方,志愿军的损伤一笔带过,联合国军重获战场优势则是重点描述。而李奇微的绞杀策略也是得到了作者的赞许态度。但作为国人读者,看到这一段时还是有说不出的感觉。不管是哪一方,战场上的人绝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符号,这些符号有时在政治背后候微不足道,一个不经意的政治决定就可能让成千上万的符号一夜之间消失。不管是美军北上,还是志愿军南下,书中都记载着军方和政府的不同意见。将士的伤亡与政治决定是如此密切关联,却又如此轻描淡写。几个人的意志就决定了成千上万的人的命运,即使是在号称自由灯塔的美国,也是一而再地重复这种错误,这让普通人觉得政治真是肮脏和黑暗。
本书中稍微有意思的是作者花了不少笔墨讨论了美国是如何失去中国的,两个二战时期的重要盟友在中国内战后分别归属了不同的冷战阵营。这为当时的中国是否会援朝这个论点在美国军方和政府间的分歧提供了基础。同样,这些历史上的转变,作为当前意识形态下的国人,应该也是绝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的。作为个体,我也希望能再找一些相关的书籍来了解。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了,中国和美国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美双方从全面的盟友变成了敌对状态,再回到蜜月期,再变成了现今的状态,不能说全是某一方的责任。政治家应该考虑的是普通国民的幸福感,而不仅仅是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