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诗歌题材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5-06-28 12:33:49

阅读人数: 140

本文主题: 适合投稿的诗词题材

诗歌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题材,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题材。1.爱情:探讨爱情的美好、痛苦、欢乐和悲伤。2.自然:描写自然景色、季节变化、动植物等自然元素。3.社会:关注社会现象、人际关系、社会问题等。4.存在:关注人的存在状态、生活的哲学思考。5.历史与传统:探讨历史事件、传统文化、文明遗产等。6.思考和哲学:表达作者的思考、思绪、人生感悟等。7.心理与情感: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情感状态等。8.文学与艺术:探讨文学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等。9.宗教与信仰:关注宗教信仰、神秘体验等。10.道德与伦理:探讨道德观念、伦理道德问题等。这只是一些常见的题材,实际上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涵盖几乎一切人类生活和思考的领域。

诗歌题材有哪些

作文素材丨25句读完很燃的诗词,用在作文中超高级(附适用主题)!

作文素材丨25句读完很燃的诗词,用在作文中超高级(附适用主题)! 2024-02-28 17:58 发布于:山西省点击上方“语文合唱团”可以订阅哦1.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增广贤文』 适用主题: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珍惜时光、描述豁达的情怀等。 2.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唐·白居易《简简吟》 【译注】世上好的东西大多数都不坚固牢靠,彩云绚烂却容易飘散,琉璃明丽但质脆易碎。 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孔融 适用主题: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奋斗等。 4.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适用主题:人生短促,且行且珍惜。 【译注】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匆匆远行的过客。忽:急速。 5.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了凡四训』 适用主题:活在当下,旷达豪迈等。 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 适用主题:回忆青春,珍惜时光等。 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 适用主题:讨论设立目标的重要性,成功的必备条件等。 8.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 适用主题:经历磨难,才能成长;要经受漂泊,才能有所作为。 9.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 ——辛弃疾 适用主题: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等。 10.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代诗人龚霖《老学庵笔记》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意思说,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个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登山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11.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资治通鉴』 适用主题:提高自我修养等。 12.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墨子』 适用主题: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多元思想,拥抱多样的人生等。 13.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 适用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原诗为元朝方景山写的《杂咏》:“昆鹏奋云霄,尺鷃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适其天,即适应其本能,也就是遵循客观规律。鹍鹏和尺鷃相比,大小之别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鷃“腾跃而上,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和鹍鹏展翅数万里无法相比,可是它也是“飞之至也”。它尽了主观上最大的努力。这首诗可以启示我们,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各尽所能,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发挥最大的人生价值。 14.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适用主题:保持适度,把握分寸。 15.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适用主题:历经磨难等。两句可以分开分别做标题。 【译注】璞玉经过琢磨大多会变成玉器,铁剑从泥土的埋没中拔出来便能成为倚天长剑。沉埋:埋没。倚天: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语出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此处指好剑。 16.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适用主题:人生态度、豁达、不纠结、离别感慨、享受生活等。 17.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适用于志向,自信,自强等。原诗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 1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适用主题:在顺利的时候保持谨慎。 【出处】唐·杜荀鹤《泾溪》,又见罗隐同名诗。全诗为: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译注】泾溪中石头多,水流急,十分危险,过往的人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也没听说有谁落水。倒是那水流平稳,没有石头的地方,常常听说有人溺水。 19.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管子·正世』 适用主题:创新、与时俱进等。 20.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陶渊明《赠羊长史》 适用主题:阅读,传承等。 陶渊明认为,他从“古人书”中可以得到知识和娱乐。读书,既要有继承性,又要有目的性,还要有选择性,把这三者融会贯通,变为自己有用的知识。“古人书”是可贵的。它是后人认识古代社会的窗口,也是借鉴前人经验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同时还要学习世界文,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要有目的读书,还要有计划读书,既要博览群书,又要精读好书,择善而从,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总之,欲知千载上,必读古人书!21.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孔尚任 适用主题:由盛转衰,世事无常,慨叹今昔变化等。 22.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东周列国志』 适用主题:坚持真理,得失与成败,以理服人等。 23.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周易』 适用主题:多种视角,开拓思维等。 24.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等。这句选自诗歌《书扇示门人》,作者是范仲淹,原诗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首诗明白如话,但哲理深刻。一派青山风景恬静幽美,这是前人的田地为后来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还有想占有这田地的人在后面呢。山河依旧,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远不变的。今天的得会转化为明天的失,事物总是按着这样的辩证规律发展着的。 相似的有: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选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25.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刘向 适用主题:品德高尚、讨论大国的影响力等。 主编:肖文 责编:张剑 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作文素材天天读”。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END—— 作文素材备考系列图书热售中!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订阅作文素材备考系列图书 开学季享“买五赠一”优惠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 进入商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素材 | 超实用古诗词作文素材!都给你准备好了!

素材 | 超实用古诗词作文素材!都给你准备好了! 2024-06-23 17:31 发布于:山西省1.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 【适用话题】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志士为祖国大业前仆后继。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面乐。”一代名臣文天祥亦有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赓续先辈的精神与寄望,当下的你我仍谨记“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的家国情志,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时代使命,以天下为己任,与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共脉搏,勇破波涛汹涌的时代浪潮,顽强拼搏、砥砺前行,延续新世纪民族发展的希望火种,成为新时代担负民族复兴伟大重任的栋梁之材。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适用话题】兴趣与热爱;热爱阅读 正如古诗所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论是晨光微熹,还是夜幕降临,书都是我们不离不弃的伴侣。兴趣是心灵的导师,热爱则是前行的动力。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无数文人墨客以书为友,以读为乐。热爱阅读,就是热爱生活的美好,热爱智慧的火花,热爱心灵的自由翱翔。把书卷当成挚友,我们便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地汲取营养,拓宽我们的视野。 3.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陈子昂 【适用话题】不忘初心;坚定信仰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此般坚贞,是于名利前不动摇,是于生死前不变色,古往今来,有太多这样的赤子,闻之无人不为之动容。古时有文天祥拒绝降元,摒弃利禄,决然就义,吟咏“人生白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代有谭嗣同放弃匿于外国使馆,无惧流血,敢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现代有钱学森不为利诱心系祖国,克服险阻,直言“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此间最难的从来不是立下志向,而是在实现途中做到坚贞不移。4.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三国演义》 【适用话题】坚持不屈;保持初心;人生价值 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守节,意味着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轻易因外部因素而改变。屈原忠心耿耿,面对猜忌,以死明志,苏武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坚守汉臣节操,不动摇一分一毫;陶渊明志在高洁,不为五斗米折腰。正如《三国演义》中关羽面对劝降时说的:“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无论是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还是面对暴力和压迫,自己内心应如磐石一般,始终不会动摇,这正是自古以来有志之士的精神原则,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的崇高气节。 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适用话题】淡泊名利;追求理想;高尚情操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人追逐名利,有人则独守淡泊。正如古诗所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无论是年少轻狂,还是白发苍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爱好的热爱都应超越年龄的界限。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淡泊与超脱不因岁月而减;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自信与豪情也未曾因岁月而褪色。淡泊名利,坚守理想,让我们的人生如同丹青,历经岁月洗礼,依旧色彩斑斓。 END 今日责编:马润琪 微信编辑:李雅惠 欢迎购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标签: 古人书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