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50部名著

更新时间: 2025-05-24 16:51:23

站內所有关于中国历史50部名著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中国历史50部名著有关的所有知识

fm90.0阅读 | 《资治通鉴》及其四种优秀整理版本推荐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篇幅多达294卷的编年体通史。记述内容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前后计1362年。司马光说,撰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即总结历代成败的经验教训,以服务于“当今”。宋神宗肯定了这部史书的价值,以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除历代正史外,还采用多种方式全面搜集史料,参考杂史达300余种,较好地充实了历史记录。在史料的搜集、辑录、鉴别、剪裁和整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资治通鉴》的记录,丰富了我们对政治史的认识。元代学者胡三省注,便于读者对《资治通鉴》的理解。中华书局出版“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的《资治通鉴》,是比较好的本子,适宜于这部史学名著的研习和普及。1.《资治通鉴(繁体本)》,[北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人耗时十九年编撰的编年体史学巨著。1954年至1956年,在主席的倡议下,吴晗、范文澜等组织顾颉刚等12位专家组成标点小组,对《资治通鉴》加以整理。《资治通鉴》标点小组以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作为底本,采用近代学者章钰援据宋刊各本对该版本正文所作的校勘记,分注于相关文句之下,注明“章校”,不另作校勘,主要对《资治通鉴》施加现代汉语标点符号并分段,以便读者使用。分段清晰、断句可信的标点本《资治通鉴》,出版后受到文史学界和普通读者的欢迎,通行海内外六十余年,对现代文史研究有巨大推动作用,这个版本也就成为大家公认的最权威版本。《资治通鉴》标点过程中确立的一系列规范和体例,很多都被后来的古籍点校工作所沿用,对我国的古籍整理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资治通鉴》(中华国学文库),[北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4年至1956年,在主席的倡议下,吴晗、范文澜等组织顾颉刚等12位专家组成标点小组,以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作为底本,对《资治通鉴》进行标点和分段,以方便读者使用。标点本《资治通鉴》1956年正式出版后,成为海内外通行的权威版本。“中华国学文库”版《资治通鉴》,是为充分照顾当代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标点本《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在完整保留原书内容的同时,改用简体横排的形式,降低了大众阅读经典的难度。对于有一定文史素养的非专业读者来说,“中华国学文库”版《资治通鉴》是值得推荐的可信读本。3.《资治通鉴选》(中国史学名著选),王仲荦选注,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字简练,记事周详,是一部史学经典之作,受到从古至今学者的高度重视,但因卷帙浩繁,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阅读难度较大。著名历史学家、魏晋隋唐史专家王仲荦先生选编的《资治通鉴选》,目的在于指引读史、学史之法。所选篇目包括张骞通西域、锢之祸、黄巾起义、北魏孝文帝变法、唐并东突厥、安禄山之乱、黄巢起义、契丹灭后晋等重要史事,眼光独到,颇具特色,并有简要注释。《资治通鉴选》原是20世纪60年代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来学习历史而设计的一套丛书中的一种,由历史学家郑天挺主编,执笔者皆为一时之选。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是一部十分经典的《资治通鉴》选本,适合有志于研究《资治通鉴》的读者以此作为入门读物。4.《资治通鉴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李庆译注,凤凰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选译》,由日本金泽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庆选译,著名文史专家黄永年审阅。该书以1956年古籍出版社整理、1982年中华书局重印的《资治通鉴》为底本,以时间为序,选择各卷中文史兼顾、可读性强、耳熟能详的20个历史事件人物片段进行选译解读,由选译者加上提纲挈领的标题,如《出使西域》《火烧赤壁》《魏徵直谏》等,并配有重点历史背景介绍及详简得当的注释文字,并附全篇的白话翻译。选取故事不仅把华夏1362年间的历史完整贯穿下来,而且可以从中领略泱泱中华的恢宏雄风、诸多王朝的兴衰交替、历史人物的盖世霸业、能臣武将的经略风采,并由此体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该书既可以作为大中学生课外拓展、专题研究的入门阅读,也是中等文化以上文史爱好者了解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及传统历史书写的上选读本。

...

中国古典名著有哪些 中国十大古典名著-万年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典文学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化的宝库中,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那你知道中国古典名著有哪些?现在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十大古典名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国十大古典名著1、《水浒传》《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编著的长篇小说,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或罗贯中或两人皆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未署作者姓名,鲁迅、董作宾等人根据《淮安府志》“吴承恩《西游记》”的记载予以最终论定“吴承恩原著”。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并被许多国家翻译阅读,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4、《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由高鹗、程伟元整理。《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对后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虚构杂剧,成书于元朝。该书文辞优美生动,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6、《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7、《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年间。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后人对其评价甚高,鲁迅和胡适都对其有过佳评。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对世界文学有着卓越的贡献。8、《牡丹亭》《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虚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朝时期。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一说《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9、《离骚》《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金瓶梅》《金瓶梅》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

最全的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大全.pdf-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从2008开站以来,已有超数十万网友上传了数亿文档,原创力文档定位于“知识资源平台、知识服务平台”;本网站为内容提供方提供“创作营收”解决方案:你只需要简单地上传及管理你的内容,而后续的宣传/推广/内容分发/售出下发/发票开具/知识增值创收都由我们完成,让你无后顾之忧!本网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上传,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24小时智能客服,如遇紧急情况请联系侵权客服QQ:2885784724(客服上班时间为9:00-18:30);若您有其他疑问或建议,可点击此处联系我们,上传者QQ群:751299218

50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2018-08-20 11:16 “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品读文化经典,不仅是了解过去,也是了解现在和未来。今天,小编推荐50本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果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这50本书。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本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随心看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 《诗经·魏风》二首:《伐檀》、《硕鼠》。 《楚辞》是《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以屈原的作品为主。《楚辞》的名称起于西汉。编者刘向是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涉江》(选自《九章》)。 《左传》传说是左丘明著。《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 详备的编年史,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是史书,也具有很高文学价值。《曹刿论战》、《崤之战》。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叔向贺贫》。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西汉刘向编。《战国策》 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策,共33篇。 《唐睢不辱使命》、《触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儒家经典之一。它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南宋朱嘉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 、《中庸》 合称”四书”。《子路、 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二章》。《墨子》墨家弟子和后辈学生编著,其中也有墨子自作的。墨子,名翟,鲁人,一说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家创始人。《公输》 。 《庄子》庄子及其门人和后辈学生编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寓言,文学性强,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通过这些故事表现出来。庄子,名周,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疱丁解牛》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编著,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这部散文,比起语录体的《论语》有明显的发展,说理畅达,发挥详尽,常用譬喻,更具文学意味。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优患,死于安乐》、《齐桓晋文之事》 、《鱼我所欲也》 、《庄暴 见孟子》。 《荀子》荀子及其弟子编著。荀子,名况,战国时人。古代著名思想家。《劝学》。 《韩非子》韩非子及其后辈学生编著,战国法家代表著作。韩非,韩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郑人买履》、《扁鹊见蔡桓公》。 《吕氏春秋》吕不韦的门客编。《吕氏春秋》一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吕不韦,战国人,曾为秦相。《刻舟求剑》 、《察今》。《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的作品,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内容驳杂,但包含一定唯物主义观点。列御寇,郑人。《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包括1362年的编年体通史。司马光编撰这部书的目的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乐府”原指汉武帝设立的采诗制乐的官署,东晋以后渐渐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乐府诗集》辑录了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歌谣。《陌 上桑》、《孔雀东南 飞》(这篇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四书集注》”四书”是《论语》、《孟子》 、《大学》 、《中庸》 的合称,由宋朝理学家朱赢编注。 《十三经》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种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指上面所说的"四书”和《易经》、《书经》 (即《尚书》)、《诗经》 、《礼》 (即”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的合称)、《春秋》 。”五经”加上已经失传的《乐经》合称”六经”,亦称”六艺”。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名称。分别指儒家经典、史学著作、诸子百家著作和文学作品。这种分类是从儒家观点出发的,因而上述”四书五经”、”十三经” 中的著作一概归入”经部”。 《唐宋传奇集》鲁迅编。”传奇”的字面意思是传述奇事,指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即唐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书》(唐李朝威著)。 《礼》、《乐》、《书》、《诗》、《易》、《春秋》统称为六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礼、乐、射、御(驭)、书、数,也称六艺,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内容。 《七略》指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继续做这个工作。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系统分明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著的。在该书中许慎提出”六书”之说。《说文解字》共分14篇,收录字9353个,全书按文字的偏旁,分为540部,这是许慎创造性的发明。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书的合称为春秋三传。这三部书又分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所以合称《春秋三传》(为经书 《春秋》作注释)。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为指先秦时的六部书,后世奉为经典。 《世说新语》记载魏晋时期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作者刘义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 《文心雕龙》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南朝宋、齐、梁时期著名文学理论作家刘勰著。 《诗品》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钟嵘品评诗作的专著。 《水经注》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给《水经》所写的注解性的地理志、民俗风土录、山水游记。《水经》相传是西汉(或三国)人所写、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 《四库全书》是清代官修的规模宏大的丛书。纪昀等编。全书十年完成,收书约3500种,计79000卷。分四部分:经(先秦经典)、史(历代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人诗文集)。 《康熙字典》清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收字47035个,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大型字典。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共22937卷,装成11095册, 370000万字。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被毁。

...
相关标签:
中国历史书籍推荐 中国历史十大长篇小说 中国历史名著 中国历史听书免费听 中国历史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