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词解释小说的文体特征

更新时间: 2025-09-13 15:18:57

站內所有关于名词解释小说的文体特征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名词解释小说的文体特征有关的所有知识

现代小说的“杂”文学特质

文备众体或文体互渗是中国现代小说作品突出的形式现象,既有传统的文体形式(史传、诗词、戏曲等)向现代小说的渗透,也有外来的文学样式(话剧、速写、报告文学等)与现代小说的融合,彰显了小说与生俱来的“杂”文学特质,构建了现代小说复杂多样的文体面貌和价值意义。新近,学者王爱军的专著《诗性的浮沉: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从文体自身形式特征和现代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等层面系统化考察了文体审美现象,并以形式互文内容,揭示了现代小说文体互渗形式现象的文化精神旨归,首次系统化探讨了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生命“诗性”“合理性”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互文性”问题,具有独特的文体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王爱军在作品中认为,现代小说有别于传统小说之处在于“文体互渗”胜于“文备众体”。即是说,现代小说文本中的另一种主要文体与小说相互渗透与融合,在整体上影响着小说面貌并产生新的文本结构,比如叙事视角的变化与重组,相同的故事以不同的角度讲述就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和意义,这主要体现在诗意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童话体小说、散文体小说之中。此一时期,第一人称内视角叙事大行其道,叙述者等同于小说中某个人物形象,凭借人物形象的感知去传递一切,话语的亲历性、亲切性和可信度优越于全知叙事,完全合乎现代人的接受心理。另外,第一人称内视角往往使得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形象交织缠绕,主导文体(小说)与互渗文体(诗歌、散文、书信、日记、传记)难分难解,从而造成主导文体的模糊化,如郁达夫的《迟桂花》既像小说又似散文,谢冰莹的《女兵自传》既像小说又如传记,等等,这种文体互渗的形式现象互文了创作主体独特的人生经验、心灵情感和审美创造力。

...
相关标签:
后三杰是哪三个人 后宫文十大巅峰排行 后宫文小说推荐 后宫现代都市小说 后海不是海的大概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