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1 07:42:34
从初学写作到今天,我写的作品都是关于军营和军人的。说得具体一点,写的几乎都是戍守戈壁大漠的基层官兵。有时候,我也会感觉题材有些单一,想去尝试写点别的主题。可一旦准备动笔,脑海中浮现的,必定仍是那些伫立荒原的营盘,仍是那些熟悉的军人面孔,仍是漠风中的河西走廊和巴丹吉林沙漠。
作为一名军旅作家,身处今天的中国和今天的军队,应该去书写什么?我想,这不仅与时代有关,与文学有关,更与和平年代军队的意义与军人的价值有关。我一遍遍地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去思索、追问这些意义与价值。
从军30年,我先后在基层和机关工作过,带过几茬兵、见过许多人、走过不少地方,拥有无数难忘的回忆。军营的生活与记忆充实了我的生命,塑造了我的性格,也提供给我丰厚的写作素材。我想写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更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生活。在我看来,辽阔的戈壁大漠不仅是很好的武器靶场和战术演训场,同样也是绝佳的文学现场和心灵试验场。在这样的环境里,更能清晰看到军人的相聚与别离、坚守与抉择,感受和平年代不为社会所熟知的军营生活与军人内心。我试图在作品里探究年轻军人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实现精神成长,如何在时光和风沙的磨砺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如何在不为人知的环境中坚守职责。这听上去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但未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生活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