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3 20:44:39
在创作武侠小说的过程中,原本的构思和框架经常会被现实推翻和干扰。这就像我们写作文时,虽然在脑海中有了大致的构思,但动笔的时候却往往发现想法和实际写作有很大差距,难以顺利进行。武侠小说创作中也不例外,这种“想”和“做”的差距,常常会让作者困惑。
以古龙为例,在他创作《多情剑客无情剑》时,最初的构想是以阿飞为男主角,阿飞符合书名,他年轻、擅剑,正是闯荡江湖、成就传奇的好时机。然而,当古龙真正开始写到阿飞与林仙儿的感情时,才意识到阿飞已经深陷情感漩涡,陷入了温柔乡,无法再继续作为男主角。于是,他改变了主意,把李寻欢从配角推向了男主角的位置。李寻欢年纪稍长,江湖早有声名,这样的角色转变,也在古龙的作品中是第一次。
而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创作过程。金庸原本打算让郭襄与张三丰担当男女主角,但写了两个章节后,这个设定被弃用了。接着,他考虑让张翠山与殷素素成为主角,这对年龄约二十的正邪人物,本具话题性。然而,故事写到张三丰百岁寿宴时,张翠山和殷素素接连自杀,无法继续作为男女主角。最终,关于《倚天屠龙记》的男女主角设定,令许多读者始终摸不着头脑,难以预料,堪称金庸小说中的一大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