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5-20 15:20:01
从秦国到秦朝、秦帝国是一部令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史,很多前辈学者都写过秦史,但是纠结于意识形态和历史教训的心情一直未曾平息。这部著作给世人展示的是一个新的历史画卷,远不是我们过去讲的商鞅变法、军功爵制、长平之战等等熟悉的画面描摹,而是在苟刻严密的社会结构下,隐伏着一个随着统一六合却快速走向崩溃的宿命。 这个历史叙事值得夜灯下一读。 ——葛承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谭嗣同接续贾谊《过秦论》的观点,说两千年之制皆秦制也,抨击秦朝苛政暴政。这是两千年来中国历史学主流观点。但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为百代皆行秦政制,一方面认同谭嗣同的判断,另一方面肯定秦政制并不只是消极、负面。那么,秦政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究竟如何评估?青年学者刘嵩依据传世经典及最近几十年出土文献,对秦政制方方面面给予全新解读,新见迭出,言而有据。特别是作者丰富的媒体生活,凤凰网历史频道运营经验,让这部书不仅具有丰厚的专业学术含量,而且好读、有趣,令人不由自主地接续作者思索。 ——马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本书借助社会科学理论视角,以大量出土文献资料为依托,对“秦制”具体内容和秦朝兴亡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富有创见,值得重视。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解谜的钥匙有两把,一把叫作传世文献,一把叫作地下文物。结合起来使用,就是当年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二重证据法。 《秦砖》这本书就是力图通过一系列埋藏两千年之久的地下文献——秦简,来钩沉一个极重要而又极遥远的王朝,这个王朝既有“大秦帝国”的美誉,也有“暴秦”的恶评。这个王朝的运作方式,常常被人用“汉承秦制”的方式一语带过,它的挣扎与迷惘也因此被淹没在“雄汉”的严整与恢宏中,成为一个模糊而残破的背景。 回到最初的话题。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无人能知道全部内容。但是,每个人的努力都仿佛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借助这一扇又一扇的窗户向历史深处眺望,窥知自己的来路。也让那些斑驳残缺的秦砖不只能激发思古之幽情,更具备构筑的力量,构筑我们的知识世界,也构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根基。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