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7-26 15:11:14
为确保2025年田径运动会顺利进行,体育教学部于3月25日下午在科创楼414召开裁判长、教练员第一次联席会议。本次会议由部门主任王珍主持,全体裁判长、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全面部署了运动会赛前准备工作,重点解读了竞赛规程、裁判工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王珍强调,全体裁判员和教练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竞赛规则,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同时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与管理,注重赛风赛纪,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会议还对运动会期间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赛事组织有序、安全可控。通过此次联席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为运动会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体育教学部对运动会筹备工作的高度重视,展现了全体工作人员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
1978年亚运会叶佩素五项全能金牌1982年亚运会叶佩素七项全能金牌1986年亚运会叶联英七项全能金牌1990年亚运会马苗兰七项全能金牌1998年亚运会沈盛妃七项全能金牌……这些响当当的亚运冠军获得者的背后,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那就是洪延庆。这位中国田径的功勋教练曾任职金华体校,他带领“洪家军”参加了6届亚运会,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毕业就到金华工作1968年,洪延庆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金华工作,任职安地小学。当时,他任教的并不是体育学科,但依然非常认真地教学。1973年,金华地区体委向地区革委会报请,要求恢复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获得同意。同年6月开始筹备,校名为金华地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9月开学,首批学生招收初一、高一两个班,共61名学生,设田径、篮球、排球三个项目。洪延庆在上海体院学习期间就是个多面手,体操是体院两届夏季运动会冠军,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也都很拔尖。洪延庆来到当时的体校,成为一名田径教练。那时候学校刚筹建,校舍、操场都是临时借用的,条件不好。洪延庆带着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训练,带出了一批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包括后来参加亚运会的金学卫。1974年省第五届运动会,金华地区代表队田径总分夺得第二名。1974年,在金华体校当十项全能运动员兼教练的洪延庆被一纸调令召进了省体工队,备战三运会。调入省队担起重任初到省体工队,运动项目个个在行的洪延庆是运动员兼教练员。但随后洪延庆提出,要么专心做运动员,要么当专职教练,兼两样一个也做不好。权衡再三,大队领导决定让洪延庆做教练,带女子七项全能组的队员。七项全能是指100米跨栏、跳高、铅球、200米、跳远、标枪和800米。在田径比赛中,七个项目必须在两天内比完,两个项目之间最多间隔45分钟,技术要求全面,没有超人的意志、体力根本难以承受。三运会上,刚起步的浙江队七项全能项目拿了倒数第一。不过,洪教练有股“钉子”精神和韧劲,他对自己的队员非常有信心。他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从早到晚都泡在操场上。洪延庆凌晨4点就起床,逐个敲队员的房门,4点半至少要练到7点半;别的队刚吃早饭,他们已大汗淋漓地回来了。洪延庆还喜欢和队员打成一片,每周两次、每次十几公里的越野跑,他都跟着跑……教练全身心投入,队员们刻苦训练,成绩突飞猛进。1979年四运会,叶佩素首次夺得五项全能冠军。从此,这块金牌就没有旁落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浙江女子七项全能,在洪延庆的带领下,全组七八个人,一出去比赛就能包揽全国前六名。洪延庆和他的女子七项全能组在全国延续了近30年的垄断地位。铸就浙江田径辉煌由于浙江女子七项全能在全国的绝对优势,洪延庆带队出征了6届亚运会,从第八届到第十四届亚运会(除了第十二届)。从1978年曼谷亚运会开始,连续七届亚运会的女子七项全能项目,中国队包揽了六金,其中5枚来自浙江队。尤其是叶佩素,她在七项全能项目上几乎所向披靡。第9届新德里亚运会,我国运动员发扬拼搏精神,获得61枚金牌,居亚洲首位,这是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的一次大突破,其中全能组取得了特别突出的成绩。当时,国家队奖励全能组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留在印度参观三天。“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洪延庆现在说起来仍然非常自豪,这是对全能组的肯定和奖励。后来,根据第9届亚运会而拍摄的纪录片《夺标》中,也记录了这一历史。洪延庆的诸多徒弟中有不少金华籍健将。在金华体校时,洪延庆就带过撑杆跳名将金学卫,后来他获得过全能项目亚运会第三名。洪延庆麾下最出名的金华籍运动员就是马苗兰。练短跑出身的马苗兰是东阳人,13岁时个子从1米61猛蹿到了1米73,当时跳远和跨栏都不错的她,听从洪延庆的建议改练七项全能“试试”。在洪延庆等人的训练下,马苗兰的运动成绩提高迅速。1990年,马苗兰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一场国际大赛——北京亚运会,并以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拿下冠军,比亚军高了足足876分。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马苗兰除了以6750分的高分拿下七项全能冠军,同时还兼项拿下了那届全运会的跳远冠军和三级跳远第三名……马苗兰曾回忆那段时光说:“当时国内的田径比赛,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几乎就是被浙江队狂扫,当年的浙江队就是国家队。”这也是中国田径历史上独属于浙江的女子七项全能时代,洪延庆功不可没。杭州亚运会,一定会看如今,80岁的洪延庆居住在杭州。虽然不是金华人,洪延庆教练之路可以说是从金华起步的。“金华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说起金华,洪延庆很有感情,还会时不时用金华话调侃两句。离开体校后,他偶尔也会回金华和老朋友聚聚,与金华田径圈的同行们交流。“其实说到底,我们练全能的传家宝就是全面的身体素质,这是一切的根本。其他运动也是一样。”如今已经八旬的洪延庆说话中气十足,对运动依然有着自己的见解。退休后,他也关注着国内田径运动员的表现,期待着新的优秀田径运动员涌现。由于身体原因,洪延庆现在很少出门,不过他仍然感受到了浓厚的杭州亚运氛围。“我住的附近就经常能看到亚运会的宣传,还有电视上经常看到各种活动,非常期待。”他说,或许自己没法到现场观看精彩的比赛,但电视转播一定会看,期待本土作战的中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85169582023-04-20 09:01:45:0记者 赵晓参加6届亚运会的功勋教练 曾是金华体校的教师2205781协办城市协办城市https://www.hangzhou.com.cn/hzyyh/content/content_8516958.htmlnull金华日报1/enpproperty-->
...